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cyclo(L-Trp-L-Nle) | 403696-4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cyclo(L-Trp-L-Nle)
英文别名
c(-L-Trp-L-nLeu);(3S,6S)-3-Butyl-6-[(1H-indol-3-yl)methyl]piperazine-2,5-dione;(3S,6S)-3-butyl-6-(1H-indol-3-ylmethyl)piperazine-2,5-dione
cyclo(L-Trp-L-Nle)化学式
CAS
403696-41-3
化学式
C17H21N3O2
mdl
——
分子量
299.373
InChiKey
RNNPUHQUEBHFTE-GJZGRUSL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1
  • 拓扑面积:
    74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甲基丁-2-烯基膦酰磷酸氢酯cyclo(L-Trp-L-Nle) 在 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aq. buffer 为溶剂, 生成 C22H29N3O2
    参考文献:
    名称:
    底物许可二酮哌嗪反向异戊二烯基转移酶 NotF 的数据科学驱动分析:在蛋白质工程和 (−)-Eurotiumin A 的级联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异戊二烯转移是一种早期碳氢键 (C–H) 功能化,普遍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真菌、植物和后生动物二酮哌嗪 (DKP)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中。为了开发异戊二烯化 DKP 吲哚生物碱生物催化构建的统一策略,我们试图鉴定和表征底物允许的 C2 反向异戊二烯基转移酶 (PT)。作为细胞毒性诺托酰胺代谢物生物合成中的第一个剪裁事件,PT NotF 催化短维胺 F 的 C2 反向异戊烯转移。解析 NotF 的晶体结构(与天然底物和异戊烯供体模拟物二甲基烯丙基 S-硫代二磷酸 (DMSPP) 形成复合物)揭示了一个大的,暴露于溶剂的活性位点,提示 NotF 可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为了评估 NotF 的底物选择性,我们合成了一组 30 种空间和电子分化的色氨酸 DKP,其中大部分在合成有用的转化(2 至 >99%)中被 NotF 选择性异戊二烯化。该底物库的定量表示和描述性统计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对
    DOI:
    10.1021/jacs.2c06631
  • 作为产物:
    描述:
    N-叔丁氧羰基-L-色氨酸甲酸三乙胺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8.33h, 生成 cyclo(L-Trp-L-Nle)
    参考文献:
    名称:
    底物许可二酮哌嗪反向异戊二烯基转移酶 NotF 的数据科学驱动分析:在蛋白质工程和 (−)-Eurotiumin A 的级联生物催化合成中的应用
    摘要:
    异戊二烯转移是一种早期碳氢键 (C–H) 功能化,普遍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真菌、植物和后生动物二酮哌嗪 (DKP)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中。为了开发异戊二烯化 DKP 吲哚生物碱生物催化构建的统一策略,我们试图鉴定和表征底物允许的 C2 反向异戊二烯基转移酶 (PT)。作为细胞毒性诺托酰胺代谢物生物合成中的第一个剪裁事件,PT NotF 催化短维胺 F 的 C2 反向异戊烯转移。解析 NotF 的晶体结构(与天然底物和异戊烯供体模拟物二甲基烯丙基 S-硫代二磷酸 (DMSPP) 形成复合物)揭示了一个大的,暴露于溶剂的活性位点,提示 NotF 可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为了评估 NotF 的底物选择性,我们合成了一组 30 种空间和电子分化的色氨酸 DKP,其中大部分在合成有用的转化(2 至 >99%)中被 NotF 选择性异戊二烯化。该底物库的定量表示和描述性统计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对
    DOI:
    10.1021/jacs.2c0663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ree Types of Induced Tryptophan Optical Activity Compared in Model Dipeptides: Theory and Experiment
    作者:Jana Hudecová、Jan Horníček、Miloš Buděšínský、Jaroslav Šebestík、Martin Šafařík、Ge Zhang、Timothy A. Keiderling、Petr Bouř
    DOI:10.1002/cphc.201200201
    日期:2012.8.6
    dipeptides c‐(Trp‐X) (where X=Gly, Ala, Trp, Leu, nLeu, and Pro) a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spectra and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 computations. The result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conformational and spectroscopic behavior of Trp. Whereas the ECD is dominated by Trp π–π* transitions, VCD is dominated by the amide modes, well separated from minor Trp contributions. The
    手性基质中的色氨酸(Trp)芳香族残基通常表现出较大的光学活性,因此可提供有价值的结构信息。但是,它也可能掩盖其他肽部分的光谱贡献。为了更好地理解含Trp的环状二肽c-(Trp-X)(其中X = Gly,Ala,在实验光谱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Trp,Leu,nLeu和Pro)。结果为Trp的分子构象和光谱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ECD主要由Trpπ-π*跃迁控制,而VCD主要由酰胺模态控制,与少量Trp贡献区分开。ROA信号最复杂。-1表示本地χ 2在该残基的角度值时,根据前面的理论预测。光谱和计算还表明,肽环是非平面的,具有较浅的电势,因此非平面性主要是由侧链引起的。色散校正的DFT计算比普通DFT提供更好的结果,但与实验的比较表明,它们高估了折叠构象异构体的稳定性。分子动力学模拟和NMR结果也证实了在非水溶剂中分散DFT模型的准确性有限。因此,手性光谱学与理论分析
  • Data Science-Driven Analysis of Substrate-Permissive Diketopiperazine Reverse Prenyltransferase NotF: Applications in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Cascade Biocatalytic Synthesis of (−)-Eurotiumin A
    作者:Samantha P. Kelly、Vikram V. Shende、Autumn R. Flynn、Qingyun Dan、Ying Ye、Janet L. Smith、Sachiko Tsukamoto、Matthew S. Sigman、David H. Sherman
    DOI:10.1021/jacs.2c06631
    日期:2022.10.26
    functionalization prevalent in the biosynthesis of a diverse array of biologically active bacterial, fungal, plant, and metazoan diketopiperazine (DKP) alkaloid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of a unified strategy for biocatalytic construction of prenylated DKP indole alkaloids, we sought to identify and characterize a substrate-permissive C2 reverse prenyltransferase (PT). As the first tailoring event within the biosynthesis
    异戊二烯转移是一种早期碳氢键 (C–H) 功能化,普遍存在于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细菌、真菌、植物和后生动物二酮哌嗪 (DKP) 生物碱的生物合成中。为了开发异戊二烯化 DKP 吲哚生物碱生物催化构建的统一策略,我们试图鉴定和表征底物允许的 C2 反向异戊二烯基转移酶 (PT)。作为细胞毒性诺托酰胺代谢物生物合成中的第一个剪裁事件,PT NotF 催化短维胺 F 的 C2 反向异戊烯转移。解析 NotF 的晶体结构(与天然底物和异戊烯供体模拟物二甲基烯丙基 S-硫代二磷酸 (DMSPP) 形成复合物)揭示了一个大的,暴露于溶剂的活性位点,提示 NotF 可能具有非常广泛的底物范围。为了评估 NotF 的底物选择性,我们合成了一组 30 种空间和电子分化的色氨酸 DKP,其中大部分在合成有用的转化(2 至 >99%)中被 NotF 选择性异戊二烯化。该底物库的定量表示和描述性统计模型的开发提供了对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