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 | 67187-04-6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
英文别名
1-(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1,2,3]triazole-4,9-dione;[(2R,3R,4S,5R,6R)-3,4,5-triacetyloxy-6-(4,9-dioxobenzo[f]benzotriazol-3-yl)oxan-2-yl]methyl acetate
1-(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化学式
CAS
67187-04-6
化学式
C24H23N3O11
mdl
——
分子量
529.46
InChiKey
GUGGKUWTWCDRPI-RSEYPYQ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38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2
  • 拓扑面积:
    17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3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甲醇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反应 1.0h, 以99%的产率得到1-(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溶剂控制分散合成三类芳基N-糖苷
    摘要:
    芳基糖苷代表了一组具有巨大生物学应用和意义的分子。虽然已经广泛研究了芳基C-糖苷和O-糖苷的合成,但是相对未开发芳基N-糖苷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经历[3 + 2]环加成反应的1,4-萘醌和糖基叠氮化物,我们开发了一种便捷的方法来构建包括N在内的三类不同的芳基N-糖苷-通过溶剂控制将糖基化的2-氨基亚甲基-1,3-茚满二酮,苯并ze庚因-1,5-二酮和9,10-蒽醌衍生物。发现在DMF中进行环加成仅形成9,10-蒽醌衍生物,而极性较小的溶剂如甲苯提供所有三个芳基N-糖苷。N-糖基化的9,10-蒽醌衍生物的合成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因为没有已知的例子被记录。这些氮的合成使用传统糖基化方法的β-糖基化杂环化合物可能具有挑战性。因此,我们面向多样性的协议可以看作是一种替代性的实用糖基化方法。另外,我们还证明了烷基叠氮化物也可以经历相同的环加成,进一步扩大了可用于更广泛兴趣的结构库。最初的抗癌检测表明19f和19k分别产生17
    DOI:
    10.1021/jo8020133
  • 作为产物:
    描述:
    1,4-萘醌1-azido-1-deoxy-β-D-glucopyranoside tetraacetate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48.0h, 以67%的产率得到1-(2,3,4,6-tetra-O-acetyl-β-D-glucopyranosyl)-1H-naphtho[2,3-d]triazole-4,9-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溶剂控制分散合成三类芳基N-糖苷
    摘要:
    芳基糖苷代表了一组具有巨大生物学应用和意义的分子。虽然已经广泛研究了芳基C-糖苷和O-糖苷的合成,但是相对未开发芳基N-糖苷的制备方法。通过使用经历[3 + 2]环加成反应的1,4-萘醌和糖基叠氮化物,我们开发了一种便捷的方法来构建包括N在内的三类不同的芳基N-糖苷-通过溶剂控制将糖基化的2-氨基亚甲基-1,3-茚满二酮,苯并ze庚因-1,5-二酮和9,10-蒽醌衍生物。发现在DMF中进行环加成仅形成9,10-蒽醌衍生物,而极性较小的溶剂如甲苯提供所有三个芳基N-糖苷。N-糖基化的9,10-蒽醌衍生物的合成是特别令人感兴趣的,因为没有已知的例子被记录。这些氮的合成使用传统糖基化方法的β-糖基化杂环化合物可能具有挑战性。因此,我们面向多样性的协议可以看作是一种替代性的实用糖基化方法。另外,我们还证明了烷基叠氮化物也可以经历相同的环加成,进一步扩大了可用于更广泛兴趣的结构库。最初的抗癌检测表明19f和19k分别产生17
    DOI:
    10.1021/jo80201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erium(III) triflate–catalyzed cycloaddition reaction in aqueous conditions to substituted naphthotriazolediones
    作者:Ya‐Syuan Li、Chien‐Fu Liang
    DOI:10.1002/jccs.202200018
    日期:2022.5
    In this study, the cerium(II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catalyzed cycloaddition of 1,4-naphthoquinone with functionalized azides in aqueous solutions was used to synthesize naphtho[2,3-d][1,2,3]triazole-4,9-dione derivatives. Moreover, our method boasts scalability and completes the synthesis of two key biological compounds. Our method's advantages a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reaction conditions
    本研究采用三氟甲磺酸(III)催化的 1,4-萘醌与官能化叠氮化物溶液中的环加成反应合成并[2,3 - d ][1,2,3]三唑-4,9-二酮衍生物。此外,我们的方法具有可扩展性并完成了两种关键生物化合物的合成。我们的方法的优点是环境友好的反应条件,易于大规模操作,高产率生产的结构多样的产品,以及催化剂的可回收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