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3-methyl-4-nitrophenyl)-1H-5-pyrazolamine | 1134571-56-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3-methyl-4-nitrophenyl)-1H-5-pyrazolamine
英文别名
5-(3-methyl-4-nitrophenyl)-1H-pyrazol-3-amine
3-(3-methyl-4-nitrophenyl)-1H-5-pyrazolamine化学式
CAS
1134571-56-4;1433717-99-7
化学式
C10H10N4O2
mdl
MFCD09949727
分子量
218.215
InChiKey
QVTOPTBIXULZE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504.8±50.0 °C(Predicted)
  • 密度:
    1.39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
  • 拓扑面积:
    101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唑胺衍生物显示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的I型和II型结合模式之间的构象转换。
    摘要:
    大多数变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采用I型结合模式,但仅有有限的II型ALK结构研究可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与N 1-(3-4-[([[(5-(叔丁基)-3-异恶唑基]氨基羰基)氨基] -3-甲基苯基-1 H -5-吡唑基)形成的ALK的结构。-4-[(4-甲基哌嗪子基)甲基]苯甲酰胺(5a),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采用II型结合模式。揭示了5a的结合导致激活环,αC-螺旋和近膜结构域的构象变化和重新定位,它们都是ALK的自抑制机制和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重要结构域。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对5a结构的修饰导致ALK效能显着不同,并改变了ALK的蛋白质结构。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直接观察小分子结构变化如何调节I型和II型结合模式之间的转换并诱导剧烈构象变化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DOI:
    10.1021/acs.jmedchem.6b0010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AZOLE COMPOUNDS AND THIAZOLE COMPOUNDS AS PROTEIN KINASES INHIBITORS
    申请人:Jiaang Weir-Torn
    公开号:US20120225880A1
    公开(公告)日:2012-09-06
    A compound of formula (I): wherein A, B, D, X, Y, R 1 , R 2 , R 3 , m, p, and q are defined herein. Also disclosed is a method for inhibiting FMS-like tyrosine kinase 3, aurora kinase, or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其中A、B、D、X、Y、R1、R2、R3、m、p和q的化合物的化学式(I): 还公开了一种抑制FMS样酪氨酸激酶3、极光激酶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方法。
  • Discovery of 3-phenyl-1H-5-pyrazolylamine derivatives containing a urea pharmacophore as potent and efficacious inhibitors of FMS-like tyrosine kinase-3 (FLT3)
    作者:Wen-Hsing Lin、John T.-A. Hsu、Shu-Yi Hsieh、Chiung-Tong Chen、Jen-Shin Song、Shih-Chieh Yen、Tsu Hsu、Cheng-Tai Lu、Chun-Hwa Chen、Ling-Hui Chou、Yung-Ning Yang、Ching-Hui Chiu、Ching-Ping Chen、Ya-Ju Tseng、Kuei-Jung Yen、Ching-Fang Yeh、Yu-Sheng Chao、Teng-Kuang Yeh、Weir-Torn Jiaang
    DOI:10.1016/j.bmc.2013.03.083
    日期:2013.6
    which we found to be potent inhibitors of FLT3 and VEGFR2. Some inhibited growth of FLT3-mutated MOLM-13 cells more strongly than the FLT3 inhibitors sorafenib (2) and ABT-869 (3). In preliminary in vivo toxicity studies of the four most active compounds, 10f was found to be the least toxic. A further in vivo efficacy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10f achieved complete tumor regression in a higher proportion
    临床前研究和早期临床试验表明,FLT3抑制剂是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可行疗法。但是,由于不完全抑制FLT3,早期的临床数据令人难以理解。我们已经开发出3-苯基-1 H -5-吡唑烷基胺作为激酶抑制剂的有效模板。结构与活性的关系导致发现磺胺,氨基甲酸酯和脲系列的FLT3抑制剂。先前的研究表明,磺酰胺4和氨基甲酸酯5系列是有效的和选择性的FLT3抑制剂,具有良好的体内功效。在这里,我们描述了尿素系列,我们发现它是FLT3和VEGFR2的有效抑制剂。一些药物比FLT3抑制剂索拉非尼(2)和ABT-869(3)更能抑制FLT3突变的MOLM-13细胞的生长。在对四种活性最高的化合物的体内毒性初步研究中,发现10f毒性最低。进一步的体内功效研究表明,与4和5相比,10f在MOLM-13异种移植小鼠中实现的肿瘤完全消退(70%比10%和40%)。这些结果表明化合物10f 具有改善的药理学和选择性,并
  • US9255072B2
    申请人:——
    公开号:US9255072B2
    公开(公告)日:2016-02-09
  • Pyrazolylamine Derivatives Reveal the Conformational Switching between Type I and Type II Binding Modes of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作者:Chih-Hsiang Tu、Wen-Hsing Lin、Yi-Hui Peng、Tsu Hsu、Jian-Sung Wu、Chun-Yu Chang、Cheng-Tai Lu、Ping-Chiang Lyu、Chuan Shih、Weir-Torn Jiaang、Su-Ying Wu
    DOI:10.1021/acs.jmedchem.6b00106
    日期:2016.4.28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 inhibitors adopt a type I binding mode, but only limited type II ALK structural studies are available. Herein, we present the structure of ALK in complex with N1-(3-4-[([5-(tert-butyl)-3-isoxazolyl]aminocarbonyl)amino]-3-methylphenyl-1H-5-pyrazolyl)-4-[(4-methylpiperazino)methyl]benzamide (5a), a novel ALK inhibitor adopting a type II binding mode. It revealed binding
    大多数变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采用I型结合模式,但仅有有限的II型ALK结构研究可用。在这里,我们介绍了与N 1-(3-4-[([[(5-(叔丁基)-3-异恶唑基]氨基羰基)氨基] -3-甲基苯基-1 H -5-吡唑基)形成的ALK的结构。-4-[(4-甲基哌嗪子基)甲基]苯甲酰胺(5a),一种新型的ALK抑制剂,采用II型结合模式。揭示了5a的结合导致激活环,αC-螺旋和近膜结构域的构象变化和重新定位,它们都是ALK的自抑制机制和下游信号通路调控的重要结构域。结构-活性关系研究表明,对5a结构的修饰导致ALK效能显着不同,并改变了ALK的蛋白质结构。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直接观察小分子结构变化如何调节I型和II型结合模式之间的转换并诱导剧烈构象变化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伊莫拉明 (5aS,6R,9S,9aR)-5a,6,7,8,9,9a-六氢-6,11,11-三甲基-2-(2,3,4,5,6-五氟苯基)-6,9-甲基-4H-[1,2,4]三唑[3,4-c][1,4]苯并恶嗪四氟硼酸酯 (5-氨基-1,3,4-噻二唑-2-基)甲醇 齐墩果-2,12-二烯[2,3-d]异恶唑-28-酸 黄曲霉毒素H1 高效液相卡套柱 非昔硝唑 非布索坦杂质Z19 非布索坦杂质T 非布索坦杂质K 非布索坦杂质E 非布索坦杂质67 非布索坦杂质65 非布索坦杂质64 非布索坦杂质61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4 非布索坦代谢物67M-2 非布索坦代谢物 67M-1 非布索坦-D9 非布索坦 非唑拉明 雷西纳德杂质H 雷西纳德 阿西司特 阿莫奈韦 阿米苯唑 阿米特罗13C2,15N2 阿瑞匹坦杂质 阿格列扎 阿扎司特 阿尔吡登 阿塔鲁伦中间体 阿培利司N-1 阿哌沙班杂质26 阿哌沙班杂质15 阿可替尼 阿作莫兰 阿佐塞米 镁(2+)(Z)-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酯 锌1,2-二甲基咪唑二氯化物 铵2-(4-氯苯基)苯并恶唑-5-丙酸盐 铬酸钠[-氯-3-[(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吡唑-4-基)偶氮]-2-羟基苯磺酸基][4-[(3,5-二氯-2-羟基苯 铁(2+)乙二酸酯-3-甲氧基苯胺(1:1:2) 钠5-苯基-4,5-二氢吡唑-1-羧酸酯 钠3-[2-(2-壬基-4,5-二氢-1H-咪唑-1-基)乙氧基]丙酸酯 钠3-(2H-苯并三唑-2-基)-5-仲-丁基-4-羟基苯磺酸酯 钠(2R,4aR,6R,7R,7aS)-6-(2-溴-9-氧代-6-苯基-4,9-二氢-3H-咪唑并[1,2-a]嘌呤-3-基)-7-羟基四氢-4H-呋喃并[3,2-D][1,3,2]二氧杂环己膦烷e-2-硫醇2-氧化物 野麦枯 野燕枯 醋甲唑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