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N-allyl-N-benzenesulfonylamino)ethanol | 203204-2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N-allyl-N-benzenesulfonylamino)ethanol
英文别名
N-(2-hydroxyethyl)-N-prop-2-enylbenzenesulfonamide
2-(N-allyl-N-benzenesulfonylamino)ethanol化学式
CAS
203204-21-1
化学式
C11H15NO3S
mdl
——
分子量
241.311
InChiKey
YBYKIZNNEOKFOO-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391.9±52.0 °C(Predicted)
  • 密度:
    1.224±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72
  • 拓扑面积:
    66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N-allyl-N-benzenesulfonylamino)ethanol2-碘酰基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 为溶剂, 反应 2.0h, 以96%的产率得到N-allyl-N-(2-oxo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并[3,4- b ]吡咯和全氢噻唑并[3',4'-2,3]吡咯并[4,5- c ]吡咯的合成
    摘要:
    研究了各种N-链烯基醛与一些环状和非环状氨基酸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具有关键醛和烯丙基链位置的关键磺酰胺,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分子内偶氮甲内酯环加成反应,生成了一系列吡咯并[3,4- b ]吡咯及其N-1–C-2衍生物,以及一系列新型杂环三环化合物perhydrothiazolo [3',4'-2,3] pyrrolo [4,5- c ]吡咯,收率高。发现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形成顺式稠合的环加合物。
    DOI:
    10.1016/j.tet.2008.04.063
  • 作为产物:
    描述:
    N-allyl-N-(ethoxycarbonylmethyl)benzenesulfonamid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4.0h, 以84%的产率得到2-(N-allyl-N-benzenesulfonylamino)ethanol
    参考文献:
    名称:
    吡咯并[3,4- b ]吡咯和全氢噻唑并[3',4'-2,3]吡咯并[4,5- c ]吡咯的合成
    摘要:
    研究了各种N-链烯基醛与一些环状和非环状氨基酸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具有关键醛和烯丙基链位置的关键磺酰胺,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分子内偶氮甲内酯环加成反应,生成了一系列吡咯并[3,4- b ]吡咯及其N-1–C-2衍生物,以及一系列新型杂环三环化合物perhydrothiazolo [3',4'-2,3] pyrrolo [4,5- c ]吡咯,收率高。发现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形成顺式稠合的环加合物。
    DOI:
    10.1016/j.tet.2008.04.06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of hydroxy pyrrolidines and piperidines via free-radical cyclisations
    作者:Andrew F. Parsons、Robert M. Pettifer
    DOI:10.1039/a707740h
    日期:——
    -piperidines after work-up. Related cyclisations using an alkyne or α,β-unsaturated amide radical acceptor are shown to be problematic and low-yielding. Radical cyclisation of allylic O-stannyl ketyls, generated from reaction of α,β-unsaturated ketones with tin hydride, are also shown to have application in pyrrolidine/piperidine synthesis. A dilution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cyclisation onto a cinnamyl
    在温和的中性反应条件下,研究了氢化锡介导的各种α-和β-氨基醛的环化反应,形成取代的吡咯烷和哌啶。由相应的氨基酯或醇制得的氨基醛前体经过纯化,或立即与Bu 3 SnH–AIBN在沸腾的苯中反应。该方法被证明是通用的,并且在处理后使用各种(电子弱或富电子)受体碳-碳双键观察到了中间体O-锡烷基缩酮的环化反应。使用炔或α,β-不饱和酰胺自由基受体的相关环化显示是有问题的且产率低。烯丙基O的自由基环化由α,β-不饱和酮与氢化锡反应生成的-锡烷基酮基也显示出在吡咯烷/哌啶合成中的应用。稀释研究表明,在肉桂基双键上的环化是不可逆的。
  • Synthesis of pyrrolo[3,4-b]pyrroles and perhydrothiazolo[3′,4′-2,3]pyrrolo[4,5-c]pyrroles
    作者:Mahalingam Poornachandran、Raghavachary Raghunathan
    DOI:10.1016/j.tet.2008.04.063
    日期:2008.6
    alkenyl aldehydes with some cyclic and acyclic amino acids have been studied. Some key sulfonamides having strategically positioned aldehyde and olefinic tether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effectively subjected to intramolecular azomethine ylide cycloaddition reaction resulting in a series of pyrrolo[3,4-b]pyrrole and its N-1–C-2 derivatives, and a series of novel heterotricyclic compounds, perhydrothiazolo[3′
    研究了各种N-链烯基醛与一些环状和非环状氨基酸的1,3-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一些具有关键醛和烯丙基链位置的关键磺酰胺,并对其进行了有效的分子内偶氮甲内酯环加成反应,生成了一系列吡咯并[3,4- b ]吡咯及其N-1–C-2衍生物,以及一系列新型杂环三环化合物perhydrothiazolo [3',4'-2,3] pyrrolo [4,5- c ]吡咯,收率高。发现分子内环加成反应在所有情况下都是高度立体选择性的,仅形成顺式稠合的环加合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cnm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