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
槐糖脂(sophorolipid)是一种可降解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国际上对槐糖脂的研究及应用开发已经开展多年,而我国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
作为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槐糖脂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并且其性能受极端温度、pH值和盐度等因素影响较小。相较于通过化学合成或石油炼制方法生产的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在食品、化妆品、医药和环境保护等领域展现出更广阔的应用前景。槐糖脂作为重要的一员,在这些领域中因其低毒性和良好的乳化、分散、增溶等特性,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开发价值,并已被应用于日化、食品工业、石油工业等多个领域。
产品特性槐糖脂(sophorolipid)是由假丝酵母菌以糖和植物油为碳源,通过特定条件的发酵工艺产生的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1961年被首次发现,不同类型的槐糖脂具有共同的结构特征:每个分子由亲水性和疏水性两部分构成。其中,亲水性的部分是槐糖(由两个葡萄糖分子以β-1,2糖苷键结合),而疏水性的部分则为饱和或不饱和的长链ω-(或ω-1)羟基脂肪酸。
其特性的差异主要取决于所含脂肪酸链的长度和饱和度、乙酰化的位置和程度。根据是否存在1,4"酯化,槐糖脂可分为内酯型和酸型两种类型:内酯型槐糖脂具有较好的降低表面张力的能力及较强的抗菌活性;而酸型槐糖脂则表现出更好的泡沫形成能力和溶解性。据已知文献报道,其具体单一结构种类可能多达几十种。
不同结构的槐糖脂在理化性质上也有所区别。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内酯型和酸型。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D-葡萄糖 | D-glu | 2280-44-6 | C6H12O6 | 180.158 |
A new class of sophorolipid quaternary ammonium salts with promising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was developed starting from microbially produced sophorolip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