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H-benzo[d]imidazol-1-yl)-2-phenylethan-1-one | 51431-12-0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1H-benzo[d]imidazol-1-yl)-2-phenylethan-1-one
英文别名
1-(Phenylacetyl)benzimidazole;1-(1H-benzimidazol-1-yl)-2-phenylethanone;1-(benzimidazol-1-yl)-2-phenylethanone
1-(1H-benzo[d]imidazol-1-yl)-2-phenylethan-1-one化学式
CAS
51431-12-0
化学式
C15H12N2O
mdl
MFCD00593519
分子量
236.273
InChiKey
YYJRNMWVOZHBH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32.3±38.0 °C(Predicted)
  • 密度:
    1.17±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7
  • 拓扑面积:
    34.9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H-benzo[d]imidazol-1-yl)-2-phenylethan-1-one盐酸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氘代乙腈 为溶剂, 反应 2.34h, 生成 1-(2-phenylacetyl)-1H-imidazol-3-ium chl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无碱乙醇酸铵中的咪唑效应:合成和机理研究
    摘要:
    在没有碱的情况下,N-酰基咪唑和催化的异硫脲盐酸盐催化物起烯醇铵的前体作用。已经进行了使用不同的α,β-不饱和Michael受体的对映选择性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以形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二氢吡喃酮和二氢吡啶并酮。使用RPKA进行的详细机械研究揭示了“咪唑”效应在烯醇铵形成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与传统碱介导方法的主要区别。
    DOI:
    10.1002/anie.201608046
  • 作为产物:
    描述:
    2-phenyl-1-(1H-1,2,3-triazol-1-yl)ethan-1-one 以 氘代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9.5h, 生成 1-(1H-benzo[d]imidazol-1-yl)-2-phenyleth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利用无碱乙醇酸铵中的咪唑效应:合成和机理研究
    摘要:
    在没有碱的情况下,N-酰基咪唑和催化的异硫脲盐酸盐催化物起烯醇铵的前体作用。已经进行了使用不同的α,β-不饱和Michael受体的对映选择性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以形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二氢吡喃酮和二氢吡啶并酮。使用RPKA进行的详细机械研究揭示了“咪唑”效应在烯醇铵形成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与传统碱介导方法的主要区别。
    DOI:
    10.1002/anie.20160804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hemoselective acylation of benzimidazoles with phenylacetic acids under different Cu catalysts to give fused five-membered N-heterocycles or tertiary amides
    作者:Shaoyu Mai、Yingwei Zhao、Qiuling Song
    DOI:10.1039/c6ob01167e
    日期:——
    bond formation via a copper-catalyzed aerobic oxidative decarboxylative tandem protocol was realized. The phenylacetic acids which contain ortho-X (X = F or Br) on the aromatic ring will render a fused five-membered heterocycle via a tandem aromatic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and aerobic oxidative decarboxylative acylation at the C(sp2)–H bond of benzimidazoles under the Cu(OAc)2/K2CO3/BF3·Et2O catalytic
    通过铜催化的好氧氧化脱羧串联方案实现了C–N键的形成。在芳环上含有邻-X(X = F或Br)的苯乙酸将通过串联芳族亲核取代和苯并咪唑的C(sp 2)-H键上的好氧氧化脱羧酰化反应,形成稠合的五元杂环在Cu(OAc)2 / K 2 CO 3 / BF 3 ·Et 2 O催化体系下,以CuBr为催化剂,吡啶为碱,发生N-酰化反应,得到叔酰胺。
  • Knoelker, Hans-Joachim; Boese, Roland; Hitzemann, Rainer, Chemische Berichte, 1990, vol. 123, # 2, p. 327 - 339
    作者:Knoelker, Hans-Joachim、Boese, Roland、Hitzemann, Rainer
    DOI:——
    日期:——
  • Exploiting the Imidazolium Effect in Base-free Ammonium Enolate Generation: Synthetic an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Claire M. Young、Daniel G. Stark、Thomas H. West、James E. Taylor、Andrew D. Smith
    DOI:10.1002/anie.201608046
    日期:2016.11.7
    function as ammonium enolate precursors in the absence of base. Enantioselective Michael addition–cyclization reactions using different α,β‐unsaturated Michael acceptors have been performed to form dihydropyranones and dihydropyridinones with high stereoselectivity. Detailed mechanistic studies using RPKA have reveal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idazolium” effect in ammonium enolate formation and have highlighted
    在没有碱的情况下,N-酰基咪唑和催化的异硫脲盐酸盐催化物起烯醇铵的前体作用。已经进行了使用不同的α,β-不饱和Michael受体的对映选择性Michael加成环化反应,以形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二氢吡喃酮和二氢吡啶并酮。使用RPKA进行的详细机械研究揭示了“咪唑”效应在烯醇铵形成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与传统碱介导方法的主要区别。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