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4-dimethyl-3-oxo tetrahydrothiophene | 1003-45-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4,4-dimethyl-3-oxo tetrahydrothiophene
英文别名
4,4-Dimethylthiolan-3-one;4,4-dimethylthiolan-3-one
4,4-dimethyl-3-oxo tetrahydrothiophene化学式
CAS
1003-45-8
化学式
C6H10OS
mdl
——
分子量
130.211
InChiKey
QVNMAGJMTZCCED-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4
  • 重原子数:
    8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3
  • 拓扑面积:
    42.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49990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Preparation of β-Keto Sulfones by the Claisen Condensation1
    摘要:
    DOI:
    10.1021/ja01624a037
  • 作为产物:
    描述:
    2,2-dimethyl-1-tosyloxy-butan-3-one 在 sodium sulfide 、 作用下, 以 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4,4-dimethyl-3-oxo tetrahydrothiophen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的具有硫靛基发色团的大环双三唑并
    摘要:
    通过用TPAP-NMO或K 3 [Fe(CN)6 ]对4-氧代四氢噻吩-3-羧酸酯的氧化二聚作用,制备了Bi(4-甲氧羰基-3-氧代硫杂环戊-2-基)衍生物。由于CC双键的(E)-或(Z)-构型和两个立体中心的相对顺-或反-构型,产物以四种非对映异构体的混合物形式获得。红色化合物包含硫靛蓝发色团的原型。它们的双键构型可以通过可见光从(E)切换到(Z)。通过对位点击两个炔丙基官能化的硫杂环戊烷单体-[双(叠氮烷基)苯衍生物,以[Cu(μ-OH)(tmeda)] 2 Cl 2为催化剂,因此,随后的氧化二聚反应生成的大环三唑烷产物仅具有相对(相对)的双(硫代-2-亚烷基)单元SYN构型。
    DOI:
    10.1016/j.tet.2012.10.1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2,2-Disubstituted 4-Acylthio-3-oxobutyl Groups as Esterase- and Thermolabile Protecting Groups of Phosphodiesters
    作者:Emilia Kiuru、Zafar Ahmed、Harri Lönnberg、Leonid Beigelman、Mikko Ora
    DOI:10.1021/jo302421u
    日期:2013.2.1
    2-substituents and the size of the acylthio group. The acyl group evidently migrates from the sulfur atom to C3-gem-diol obtained by hydration of the keto group and the exposed mercapto group attacks on C1 resulting in departure of the protecting group as 4,4-disubstituted 3-acyloxy-4,5-dihydrothiophene with concomitant release of the desired phosphodiester.
    已经引入了五个不同的2,2-二取代的4-酰基硫基-3-氧代丁基作为酯酶不稳定的磷酸二酯保护基,它们另外是热不稳定的。的磷酸三酯1 - 3通过HPLC-ESI-MS制备,以确定在37酶和非酶去除这些基团的速率℃和pH 7.5。另外,1 H NMR光谱监测用于中间体和产物的结构表征。当用猪肝酯酶处理时,这些基团通过酶促脱酰基作用,然后快速化学环化成4,4-二取代的二氢噻吩-3(2 H)-一。可以通过4-酰硫基取代基的性质来调节酶促脱保护的速率,苯甲酰基和乙酰基的去除速度是新戊酰基的50和5倍。酶促脱保护后未观察到谷胱甘肽的烷基化。根据2-取代基的电负性和酰硫基的大小,非酶促脱保护的半衰期为0.57至35小时。酰基显然来自硫原子C3-迁移宝石由酮基的水合和产生保护基团的离去C1上的暴露的巯基的攻击得到二醇如4,4-二取代-3-酰氧基-4,5- -二氢噻吩并伴随释放所需的磷酸二酯。
  • New indigo chromophores containing disulfide donor groups
    作者:Ralf Gerke、Lutz Fitjer、Peter Müller、Isabel Usón、Klaus Kowski、Paul Rademacher
    DOI:10.1016/s0040-4020(99)00905-9
    日期:1999.12
    Oxidative dimerization of a mixture of the thiolanone 5 and the dithiolanone 4 yields 2c as chromophore of thioindigo 1c, and 6 and 7 as chromophores of still unknown indigo dyes. As compared to 2c, the first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new indigo chromophore 7 is higher, but the calculated HOMO-LUMO splitting is lower. Accordingly, its longest wavelength absorption maximum surpasses that of 2c distinctly
    所述thiolanone的混合物的氧化二聚5和dithiolanone 4产率2C如硫靛的发色团1C,以及6和7为静止未知靛蓝染料的发色团。与2c相比,新的靛蓝发色团7的第一电离势较高,但计算出的HOMO-LUMO拆分较低。因此,其最长的波长吸收最大值明显超过2c。
  • Nootens, C.; Merenyi, R.; Janousek, Z., Bulletin des Societes Chimiques Belges, 1988, vol. 97, # 11-12, p. 1045 - 1054
    作者:Nootens, C.、Merenyi, R.、Janousek, Z.、Viehe, H. G.
    DOI:——
    日期:——
  • Pawlik, Andreas; Grahn, Walter; Reisner, Axel, Angewandte Chemie, 1994, vol. 106, # 19, p. 2058 - 2061
    作者:Pawlik, Andreas、Grahn, Walter、Reisner, Axel、Jones, Peter G.、Ernst, Ludger
    DOI:——
    日期:——
  • The Preparation of β-Keto Sulfones by the Claisen Condensation<sup>1</sup>
    作者:William E. Truce、Robert H. Knospe
    DOI:10.1021/ja01624a037
    日期:1955.10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苯甲酸,4-(1,3-二噁烷-2-基)- 甲基四氢-2-噻吩羧酸酯 环丁砜 烯丙基-(3-甲基-1,1-二氧代-四氢-1lambda*6*-噻吩-3-基)-胺 氯(四氢噻吩)金(I) 四甲基亚砜 四氢噻吩二醇 四氢噻吩-3-酮 四氢噻吩-3-羧酸-1,1-二氧 四氢噻吩-2,5-二酮 四氢噻吩-1,1-二亚基二胺 四氢噻吩 四氢-噻吩-3-醇 四氢-N-甲基-N-亚硝基-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羧酸甲酯 四氢-3-噻吩羧酸 四氢-3-噻吩磺酰氯 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硫醇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酰氯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甲腈1,1-二氧化物 四氢-3-噻吩基甲基丙烯酸酯 四氢-3,4-噻吩二胺1,1-二氧化物 四氢-2-噻吩羧酸 四亚甲基-D8砜 噻吩,四氢-2,2,5,5-四甲基- 八氟四氢噻吩 1,1-二氧化物 全氟四氢噻吩 二甲基砜茂烷 二氢-5,5-二甲基噻吩-3(2H)-酮 二氢-2-甲基-3(2H)-噻吩酮 乙基四氢-3-噻吩羧酸酯 Γ--硫代丁内酯 beta-乙基-beta-甲基-硫代丁内酯 alpha-乙基,alpha-甲基-硫代丁内酯 [[[(四氢噻吩1,1-二氧化物)-3-基]亚氨基]二(亚甲基)]二膦酸 [(1,1-二氧代四氢-3-噻吩基)甲基]胺 [(1,1-二氧代-3-四氢噻吩基)氨基]二硫代甲酸钾盐 N-烯丙基四氢-3-噻吩胺1,1-二氧化物 N-丁基-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胺盐酸盐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乙酰胺 N'-(1,1-二氧代-四氢噻吩-3-基)-N,N-二甲基-乙烷-1,2-二胺 7-硫杂双环[2.2.1]庚-5-烯-2-羧酸 5-氧代四氢-2-噻吩羧酸 5-氧代-四氢噻吩-3-羧酸甲酯 5-[(1R,2S,5S)-7-氧代-3-硫杂-6,8-二氮杂双环[3.3.0]辛-2-基]戊酰胺 4a,8alpha-(甲桥硫代甲桥)萘10,10-二氧化物 4-肼基四氢噻吩-3-醇1,1-二氧化物 4-甲基氨基-1,1-二氧代-四氢-1lambda*6*-噻吩-3-醇 4-甲基-3-氧代四氢噻吩 4-溴二氢噻吩-3(2H)-酮 1,1-二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