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 | 94398-03-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
英文别名
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e;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1-[5-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3-yl]ethanone
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化学式
CAS
94398-03-5
化学式
C17H16N2O4
mdl
——
分子量
312.325
InChiKey
SZGIYXXDCZPWRX-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45 °C(Solv: ethanol (64-17-5))
  • 沸点:
    494.9±45.0 °C(Predicted)
  • 密度:
    1.222±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5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92.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5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乙醇氯化铵 作用下, 生成 1-Acetyl-2,4,5-trimethyl-3,6-diazaphenanthren-6-oxid
    参考文献:
    名称:
    Cocaine and Metabolite Elimination Patterns in Chronic Cocaine Users During Cessation: Plasma and Saliva Analysis
    摘要:
    一些报告表明,与单次或偶尔使用相比,长期使用可卡因和代谢物的消除时间更长。本研究旨在测量经常食用可卡因的个体血浆和唾液中可卡因的半衰期。研究了长期高剂量可卡因使用者在急性停止使用期间体液中可卡因和代谢物的处置和消除模式。在戒烟期间 12 小时内收集血浆和唾液样本,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法进行分析。通过血浆和唾液数据的非房室分析得出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血浆中可卡因末端 T½ 为 3.8 小时,唾液中为 7.9 小时。苯甲酰爱康宁的末端 T½ 在血浆中为 6.6 小时,在唾液中为 9.2 小时。与之前对急性低剂量可卡因给药的研究相比,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可卡因在活跃的街头使用者中的半衰期比偶尔使用者中的要长,尽管其主要代谢物苯甲酰爱康宁的半衰期仍然相似(可卡因唾液与可卡因的半衰期相似)。血浆比率)。因此,与单次或偶尔使用相比,定期使用可卡因似乎会改变可卡因的处置和消除。
    DOI:
    10.1093/jat/24.7.458
  • 作为产物:
    描述:
    1-[5-乙酰基-2,6-二甲基-4-(2-硝基苯基)-1,4-二氢吡啶-3-基]乙酮2,3-二氯-5,6-二氰基-1,4-苯醌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0.08h, 以100%的产率得到3,5-Diacetyl-2,6-dimethyl-4-(2-nitrophenyl)-pyridin
    参考文献:
    名称:
    Electron Transfer-induced Aromatization of 1,4-Dihydropyridines
    摘要:
    一种广泛的3,5-二乙酰基-1,4-二氢吡啶和3,5-二酯基-1,4-二氢吡啶在室温和微波辐射下,通过2,3-二氯-5,6-二氰-p-苯醌(DDQ)被芳构化为吡啶衍生物。本反应提出了一种受电子转移诱导的机制,该机制受溶剂性质、位于1,4-二氢吡啶环的3、4和5位取代基的性质以及氧气或氩气氛围的影响。
    DOI:
    10.1515/znb-2009-101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lectron Transfer-induced Aromatization of 1,4-Dihydropyridines
    作者:Hamid R. Memarian、Marieh Ghazaie、Somayeh Kakhki Mehneh
    DOI:10.1515/znb-2009-1012
    日期:2009.10.1

    A wide variety of 3,5-dicarboethoxy-1,4-dihydropyridines and 3,5-diacetyl-1,4-dihydropyridines are aromatized to the pyridine derivatives by 2,3-dichloro-5,6-dicyano-p-benzoquinone (DDQ) at room temperature and under microwave irradiation. An electron transfer-induced mechanism is proposed for this reaction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nature of the solvent, the nature of the substituents located on 3-, 4- and 5-positions of the 1,4-dihydropyridine ring, and the presence of oxygen or argon atmosphere.

    一种广泛的3,5-二乙酰基-1,4-二氢吡啶和3,5-二酯基-1,4-二氢吡啶在室温和微波辐射下,通过2,3-二氯-5,6-二氰-p-苯醌(DDQ)被芳构化为吡啶衍生物。本反应提出了一种受电子转移诱导的机制,该机制受溶剂性质、位于1,4-二氢吡啶环的3、4和5位取代基的性质以及氧气或氩气氛围的影响。
  • Untersuchungen an 1,3-Dicarbonyl-Verbindungen, 24. Mitt. 1,4-Dihydropyridine und 1,2,3,4-Tetrahydropyrimidine, III. Zur Reaktion von Acetylaceton mit 2-Nitrobenzaldehyd und Ammoniak
    作者:Klaus Görlitzer、Dietrich Buß
    DOI:10.1002/ardp.19843171209
    日期:——
    Hantzsch‐Synthese wird je nach den Reaktionsbedingungen entweder das 1, 4‐Dihydropyridin 1 oder das 1,2,3,4‐Tetrahydropyrimidin 2 mit dem Indol 4 und dem Pyrimidin 5 als Nebenprodukten erhalten. 1, 2 und 4 werden durch chemische und spektroskopische Methoden charakterisiert. Für die Bildung von 4 wird ein Mechanismus vorgeschlagen.
    在 Hantzsch 合成中,根据反应条件,以吲哚 4 和嘧啶 5 作为副产物得到 1,4-二氢吡啶 1 或 1,2,3,4-四氢嘧啶 2。1、2和4通过化学和光谱方法表征。提出了形成4的机制。
  • Studies on Dihydropyridines. I. The Preparation of Unsymmetrical 4-Aryl-1,4-dihydropyridines by the Hantzsch-Beyer Synthesis<sup>1</sup>
    作者:Jerome A. Berson、Earlene Brown
    DOI:10.1021/ja01607a066
    日期:1955.1
  • 1. New syntheses of heterocyclic compounds. Part XIII. Some 10-amino-1 : 3-dimethyl-2 : 9-diazaphenanthrenes
    作者:A. Courts、V. Petrow
    DOI:10.1039/jr9520000001
    日期:——
  • GOERLITZER, K.;BUSS, D., ARCH. PHARM., 1984, 317, N 12, 1029-1037
    作者:GOERLITZER, K.、BUSS, D.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