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1-methyl-1H-indol-3-yl)-2-(p-tolylamino)acetate | 1415810-6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1-methyl-1H-indol-3-yl)-2-(p-tolylamino)acetate
英文别名
Ethyl 2-(4-methylanilino)-2-(1-methylindol-3-yl)acetate;ethyl 2-(4-methylanilino)-2-(1-methylindol-3-yl)acetate
ethyl 2-(1-methyl-1H-indol-3-yl)-2-(p-tolylamino)acetate化学式
CAS
1415810-65-9
化学式
C20H22N2O2
mdl
——
分子量
322.407
InChiKey
WXNALSKHBFDEQ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
  • 重原子数:
    24.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43.26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4.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与醛的电化学促成C3-甲酰化和酰化作用
    摘要:
    本文报道的是吲哚与各种醛的氧化交叉偶联的有效策略。该策略基于两步转化,通过众所周知的曼尼希型反应和羰基引入的C–N键裂解实现。关键步骤是曼尼希产品的C–N键断裂—是通过电化学实现的。这种策略(包含40多个示例)可确保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药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
    DOI:
    10.1021/acs.orglett.9b02433
  • 作为产物:
    描述:
    吲哚 在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二甲基亚砜甲苯 为溶剂, 反应 0.5h, 生成 ethyl 2-(1-methyl-1H-indol-3-yl)-2-(p-tolylamino)acet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吲哚与醛的电化学促成C3-甲酰化和酰化作用
    摘要:
    本文报道的是吲哚与各种醛的氧化交叉偶联的有效策略。该策略基于两步转化,通过众所周知的曼尼希型反应和羰基引入的C–N键裂解实现。关键步骤是曼尼希产品的C–N键断裂—是通过电化学实现的。这种策略(包含40多个示例)可确保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以及药物分子的后期功能化。
    DOI:
    10.1021/acs.orglett.9b0243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rging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and Lewis acid catalysis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and arylation of glycine derivatives and peptides
    作者:Shaoqun Zhu、Magnus Rueping
    DOI:10.1039/c2cc36995h
    日期:——
    A relay catalysis protocol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α-amino acids and dipeptid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visible-light photoredox and Lewis acid catalysis has been developed.
    一种利用可见光光致还原和路易斯酸催化的接力催化协议,已被开发用于α-氨基酸和二肽的功能化。
  • 一种非对称偕二芳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申请人:苏州大学
    公开号:CN113004162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对称偕二芳基乙酸酯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甘酸衍生物、化合物Ar和催化剂三氯化铝,在有机溶剂中,20~30℃搅拌反应得到N‑芳基‑α‑芳基甘酸衍生物;其中,R为甲基或甲氧基;(2)依次加入步骤(1)得到的N‑芳基‑α‑芳基甘酸衍生物、化合物Ar’、催化剂三氯化铝和助催化剂,在有机溶剂中,70~90℃回流反应得到非对称偕二芳基乙酸酯类化合物;化合物Ar和化合物Ar’独立选自苯胺类化合物,吲哚类化合物或富电子芳醚类化合物,且化合物Ar’与化合物Ar不同。本发明反应原料价格低廉易得,反应条件环境友好,底物适用范围广且避免了底物的预功能化、操作简单,后处理方便。
  • Divergent Roles of Urea and Phosphoric Acid Derived Catalysts in Reactions of Diazo Compounds
    作者:Antonio Burtoloso、Anita Mattson、Barbara Bernardim、Erica Couch、Andrea Hardman-Baldwin
    DOI:10.1055/s-0035-1561061
    日期:——
    O–H and S–H insertion reactions of aryl- and diazo-substituted esters. Hydrogen-bond-donor catalysts enable a variety of formal insertion reactions of diazo compounds. The role of the catalyst in the reaction system may vary depending on several factors, including the nucleophilicity of the diazo compound and the acidity of the insertion partner. Ureas and phosphoric acid derivatives can offer complementary
    摘要 氢键供体催化剂能够使重氮化合物进行多种形式的插入反应。催化剂在反应系统中的作用可能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重氮化合物的亲核性和插入伴侣的酸度。当选择作为催化剂用于芳基 - 和重氮基取代的酯的选择了O-H和S-H插入反应磷酸生物可以提供互补的反应性模式。 氢键供体催化剂能够使重氮化合物进行多种形式的插入反应。催化剂在反应系统中的作用可能取决于几个因素,包括重氮化合物的亲核性和插入伴侣的酸度。当选择作为催化剂用于芳基 - 和重氮基取代的酯的选择了O-H和S-H插入反应磷酸生物可以提供互补的反应性模式。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