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二异丙基-4-溴-3-甲氧基苯甲酰胺 | 1072944-37-6

中文名称
N,N-二异丙基-4-溴-3-甲氧基苯甲酰胺
中文别名
N,N-二异丙基-4-溴-3-甲氧基苯甲酰胺
英文名称
4-bromo-N,N-diisopropyl-3-methoxybenzamide
英文别名
N,N-Diisopropyl 4-bromo-3-methoxybenzamide;4-bromo-3-methoxy-N,N-di(propan-2-yl)benzamide
N,N-二异丙基-4-溴-3-甲氧基苯甲酰胺化学式
CAS
1072944-37-6
化学式
C14H20BrNO2
mdl
——
分子量
314.222
InChiKey
DPCIPPDPHWMFOK-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05.3±35.0 °C(Predicted)
  • 密度:
    1.24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9.5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4299090

SDS

SDS:9db77e774f20d123eccae927eed69a1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轴向手性苯甲酰胺不对称合成的双功能有机催化剂。
    摘要:
    手性分子骨架中带有氨基和脲官能团的双功能有机催化剂通过芳香亲电溴化反应用于轴向手性苯甲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结果证明了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对于轴向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构造的多功能性。一系列苯甲酰胺底物可提供中等至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还进行了机械调查。
    DOI:
    10.3762/bjoc.13.151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氨基-3-甲氧基苯甲酸氯化亚砜氢溴酸 、 sodium nitrite 作用下, 以 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6.0h, 生成 N,N-二异丙基-4-溴-3-甲氧基苯甲酰胺
    参考文献:
    名称:
    用于轴向手性苯甲酰胺不对称合成的双功能有机催化剂。
    摘要:
    手性分子骨架中带有氨基和脲官能团的双功能有机催化剂通过芳香亲电溴化反应用于轴向手性苯甲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结果证明了双功能有机催化剂对于轴向手性化合物的对映选择性构造的多功能性。一系列苯甲酰胺底物可提供中等至良好的对映选择性。还进行了机械调查。
    DOI:
    10.3762/bjoc.13.15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Enantioselective Synthesis of Atropisomeric Benzamides through Peptide-Catalyzed Bromination
    作者:Kimberly T. Barrett、Scott J. Miller
    DOI:10.1021/ja400082x
    日期:2013.2.27
    low conversion suggested that the initial catalytic bromination may be regioselective and stereochemistry-determining. A complex between the catalyst and substrate was observed by NMR spectroscopy, revealing a specific association. Finally, the products of these reactions may be subjected to regioselective metal-halogen exchange and trapping with I(2), setting the stage for utility.
    我们报告了使用催化亲电芳香取代反应涉及化的阻转异构苯甲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催化剂是一种简单的四肽,带有一个叔胺,可以作为布朗斯台德碱。对一系列具有不同取代模式的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三化和二化。叔苯甲酰胺代表反应的合适底物,因为它们在邻位官能化后表现出足够高的外消旋化障碍。机制驱动的实验为选择性的基础提供了一些见解。在低转化率下观察到的产物的检查表明初始催化化可能是区域选择性和立体化学决定的。通过核磁共振光谱观察到催化剂和底物之间的复合物,揭示了特定的关联。最后,这些反应的产物可以进行区域选择性属-卤素交换并用 I(2) 捕获,从而为实用奠定基础。
  • Air‐Stable Bis‐Cyclometallated Iridium Catalysts for Ortho‐Directed C(sp2)−H Borylation
    作者:Janis M. Zakis、Antonis M. Messinis、Lutz Ackermann、Tomas Smejkal、Joanna Wencel‐Delord
    DOI:10.1002/adsc.202301411
    日期:2024.5.21
    designed. However, iridium-catalyzed C−H borylation remains the most effective and frequently used.6 The initial reports spearheaded by Hartwig, Miyaura, Ishiyama (Figure 1a), as well as Smith focused on undirected C−H borylations allowing functionalization of the most sterically accessible and/or electronically favored C−H bond.6b, 7 More recently, directed C−H borylations have emerged, in which a coordinating
    介绍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C−H 键激活已经从学术好奇转变为在药物合成中应用的实用方法。 1 在通过 C−H 活化可能发生的成键反应的多样性中,由于所得 CB 键的合成多功能性,C−H 化反应已被确定为特别有吸引力的转化。设计了各种基于、 3 、 4 和 5 的催化系统。然而,催化的 C−H 化仍然是最有效和最常用的。 6 由 Hartwig、Miyaura、Ishiyama(图 1a)以及 Smith 牵头的初步报告重点关注无向 C−H 基化,允许最空间可接近和/或电子最有利的 C−H 键功能化。 6b, 7 最近,出现了定向 C−H 化,其中配位基序(定向基团 DG)控制着直接 CB 偶联的区域选择性。 6c, 8 预先安装在基材上的精确设计的 DG 与适当的配体和 Ir 基预催化剂的组合,产生了针对芳香族和杂芳香族基材的邻位、间位和对位选择性直接化的互补策略。 6c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