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E)-3-methyl-5-trimethylsilylpent-2-en-4-ynoate | 121635-15-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E)-3-methyl-5-trimethylsilylpent-2-en-4-ynoate
英文别名
——
methyl (E)-3-methyl-5-trimethylsilylpent-2-en-4-ynoate化学式
CAS
121635-15-2
化学式
C10H16O2Si
mdl
——
分子量
196.321
InChiKey
ZIWQHNJHHVEZKS-CMDGGOB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226.0±19.0 °C(Predicted)
  • 密度:
    0.93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99
  • 重原子数:
    13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钯催化的末端炔烃与受体炔烃的加成
    摘要:
    加成反应的发展,其中产物是反应物加上任何其他东西(仅需要催化)的简单总和,构成了提高合成效率的重要目标。在催化量的乙酸钯存在下,末端炔烃(供体炔烃)的 CH 键可以添加到末端炔烃(自偶联)或活化的内部炔烃(交叉偶联)(受体炔烃)上。富电子空间位阻配体,三(2,6-二甲氧基苯基)膦。用于交叉偶联的活化内部炔烃(受体炔烃)包括带有酯、砜和酮的炔烃。自偶联完全被交叉偶联所淹没,即使供体和受体炔烃的比例为 1:1。该反应对游离的甲醛、醇、
    DOI:
    10.1021/ja9624937
  • 作为产物:
    描述:
    三甲基乙炔基硅2-丁炔酸甲酯 在 palladium diacetate 、 三(2,6-二甲氧基苯基)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0h, 以95%的产率得到methyl (E)-3-methyl-5-trimethylsilylpent-2-en-4-y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Pd的迭代Pd催化加成反应合成4,8,11,12四氢脱氢酸甲酯
    摘要:
    标题化合物的6步合成来自于钯催化的末端炔烃向受体炔烃的加成。
    DOI:
    10.1016/0040-4039(96)00726-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terative Pd catalyzed additions for a synthesis of methyl 7,8,11,12 tetradehydroretionate
    作者:Barry M. Trost、Arthur E. Harms
    DOI:10.1016/0040-4039(96)00726-5
    日期:1996.6
    A 6 step synthesis of the title compound derives from a palladium catalyzed addi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to acceptor alkynes.
    标题化合物的6步合成来自于钯催化的末端炔烃向受体炔烃的加成。
  • Ambiphilic allenyl enolates
    作者:Mark A. Fredrick、Martin Hulce
    DOI:10.1016/s0040-4020(97)00389-x
    日期:1997.7
  • Trost, Barry M., Angewandte Chemie, 1995, vol. 107, # 3, p. 285 - 307
    作者:Trost, Barry M.
    DOI:——
    日期:——
  • PANCHENKO, S. I.;BYCHKOVA, N. A.;YUREVICH, G. P.;ZOTCHIK, N. V.;RUBTSOV, +, ZH. ORGAN. XIMII, 1982, 18, N 12, 2489-2493
    作者:PANCHENKO, S. I.、BYCHKOVA, N. A.、YUREVICH, G. P.、ZOTCHIK, N. V.、RUBTSOV, +
    DOI:——
    日期:——
  • BOVICELLI, P.;MINCIONE, E.;PARSONS, P. J., SYNTH. COMMUN., 18,(1988) N 11, C. 1231-1239
    作者:BOVICELLI, P.、MINCIONE, E.、PARSONS, P. J.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