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hydroxymethyl)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hydroxymethyl)pyrazine-2-carboxylic acid
英文别名
5-Hydroxymethyl-pyrazin-2-carbonsaeure;5-(Hydroxymethyl)-2-pyrazinecarboxylic acid
5-(hydroxymethyl)pyrazine-2-carboxyl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6H6N2O3
mdl
——
分子量
154.125
InChiKey
PIQFJVDMXZEMF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7
  • 拓扑面积:
    83.3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hydroxymethyl)pyrazine-2-carboxylic acid4-二甲氨基吡啶 、 N-[(dimethylamino)-3-oxo-1H-1,2,3-triazolo[4,5-b]pyridin-1-yl-methylene]-N-methylmethanaminium hexafluorophosphate 、 三甲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N-methyl-N-(1-(4-(1-methyl-1H-pyrazol-5-yl)phthalazin-1-yl)piperidin-4-yl)-5-(((7-nitrobenzo[c][1,2,5]oxadiazol-4-yl)oxy)methyl)pyrazine-2-carbox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平滑受体的无痕特异性荧光标记。
    摘要:
    平滑受体(SMO)介导刺猬(Hh)信号通路,并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MO的可视化具有提供对其神秘机制和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新见解的潜力。基于SMO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设计并鉴定了一组亲和探针,以促进在K395的ε-胺上SMO的开启荧光标记。这些化学探针通过小的非荧光单元O-硝基苯并恶二唑(O-NBD)的结合而衍生自强大的SMO拮抗剂骨架。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胶束中还是在天然膜中,都开发出了能够有效和选择性地点亮SMO的最佳探针。更重要的是,所得的标记的SMO仅带有非常小的荧光团,并且可以通过解离残留的配体模块来回收未使用的口袋。这些优点将使该探针成为监测SMO转运,了解Hh激活机制,甚至将来诊断肿瘤发生的潜在工具。
    DOI:
    10.1039/c9ob00654k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结构的平滑受体的无痕特异性荧光标记。
    摘要:
    平滑受体(SMO)介导刺猬(Hh)信号通路,并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MO的可视化具有提供对其神秘机制和相关疾病发病机理的新见解的潜力。基于SMO结构研究的最新进展,我们设计并鉴定了一组亲和探针,以促进在K395的ε-胺上SMO的开启荧光标记。这些化学探针通过小的非荧光单元O-硝基苯并恶二唑(O-NBD)的结合而衍生自强大的SMO拮抗剂骨架。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在胶束中还是在天然膜中,都开发出了能够有效和选择性地点亮SMO的最佳探针。更重要的是,所得的标记的SMO仅带有非常小的荧光团,并且可以通过解离残留的配体模块来回收未使用的口袋。这些优点将使该探针成为监测SMO转运,了解Hh激活机制,甚至将来诊断肿瘤发生的潜在工具。
    DOI:
    10.1039/c9ob00654k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olte, Biochemische Zeitschrift, 1908, vol. 12, p. 500
    作者:Stolt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