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Phenyl-2-((E)-styryl)-2,3-dihydro-1H-quinazolin-4-one | 94565-42-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Phenyl-2-((E)-styryl)-2,3-dihydro-1H-quinazolin-4-one
英文别名
3-phenyl-2-(2-phenylvinyl)-2,3-dihydro-4(1H)-quinazolinone;3-phenyl-2-[(E)-2-phenylethenyl]-1,2-dihydroquinazolin-4-one
3-Phenyl-2-((E)-styryl)-2,3-dihydro-1H-quinazolin-4-one化学式
CAS
94565-42-1
化学式
C22H18N2O
mdl
——
分子量
326.398
InChiKey
KNWKRQPNAIFZPF-FOCLMDBB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01 °C
  • 沸点:
    537.2±50.0 °C(Predicted)
  • 密度:
    1.245±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
  • 重原子数:
    25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32.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Phenyl-2-((E)-styryl)-2,3-dihydro-1H-quinazolin-4-one四丁基高氯酸铵对甲苯磺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41 mg的产率得到(E)-3-phenyl-2-styrylquinazolin-4(3H)-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阳极氧化一锅法合成喹唑啉-4(3H)-酮及相关机理的研究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一锅法制备喹唑啉-4(3H)-酮的无金属,无氧化剂的方法。与2-氨基苯甲酰胺一起,已将多种醛成功应用于酸催化的环化反应和直接的阳极氧化级联反应,从而提供了结构多样的喹唑啉-4(3H)-酮,产率高至优异。此外,在电解介质(TEMPO)的辅助下,可以直接使用某些醇类代替相应的醛类来获得相同的最终产品。仔细检查了反应机理,结果强烈表明直接和间接氧化经历不同的途径。作为有效和环保的途径,可以使用各种喹唑啉-4(3H)-ones,该方法的合成效用已通过克级操作证明,并制备了生物活性麦角唑啉酮和截短的厄洛替尼。
    DOI:
    10.1002/adsc.201800927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阳极氧化一锅法合成喹唑啉-4(3H)-酮及相关机理的研究
    摘要:
    描述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一锅法制备喹唑啉-4(3H)-酮的无金属,无氧化剂的方法。与2-氨基苯甲酰胺一起,已将多种醛成功应用于酸催化的环化反应和直接的阳极氧化级联反应,从而提供了结构多样的喹唑啉-4(3H)-酮,产率高至优异。此外,在电解介质(TEMPO)的辅助下,可以直接使用某些醇类代替相应的醛类来获得相同的最终产品。仔细检查了反应机理,结果强烈表明直接和间接氧化经历不同的途径。作为有效和环保的途径,可以使用各种喹唑啉-4(3H)-ones,该方法的合成效用已通过克级操作证明,并制备了生物活性麦角唑啉酮和截短的厄洛替尼。
    DOI:
    10.1002/adsc.20180092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activity of new derivatives of 1,2,3,4-tetrahydroquinazolin-4-one
    作者:O. E. Sattarova、Yu. V. Kozhevnikov、V. S. Zalesov、S. N. Nikulina
    DOI:10.1007/bf00773017
    日期:1984.10
  • CATTAPOBA, O. E.;KOZHEVNIKOV, YU. V.;ZALESOV, V. S.;NIKULINA, S. N., XIM.-FARMATS. ZH., 1984, 18, N 10, 1208-1210
    作者:CATTAPOBA, O. E.、KOZHEVNIKOV, YU. V.、ZALESOV, V. S.、NIKULINA, S. N.
    DOI:——
    日期:——
  • One-Pot Synthesis of Quinazolin-4(3<i>H</i>)-ones through Anodic Oxidation and the Related Mechanistic Studies
    作者:Liu Cao、Hengrui Huo、Haipeng Zeng、Yu Yu、Dengfu Lu、Yuefa Gong
    DOI:10.1002/adsc.201800927
    日期:2018.12.21
    A metal‐free and oxidant‐free method for the one‐pot preparation of quinazolin‐4(3H)‐ones enabled by electrochemical oxidation is described. Together with 2‐aminobenzamides, a variety of aldehydes were successfully applied to an acid‐catalyzed annulation and direct anodic oxidation cascade, affording structurally diverse quinazoline‐4(3H)‐ones in good to excellent yields. Additionally, certain alcohols
    描述了一种通过电化学氧化一锅法制备喹唑啉-4(3H)-酮的无金属,无氧化剂的方法。与2-氨基苯甲酰胺一起,已将多种醛成功应用于酸催化的环化反应和直接的阳极氧化级联反应,从而提供了结构多样的喹唑啉-4(3H)-酮,产率高至优异。此外,在电解介质(TEMPO)的辅助下,可以直接使用某些醇类代替相应的醛类来获得相同的最终产品。仔细检查了反应机理,结果强烈表明直接和间接氧化经历不同的途径。作为有效和环保的途径,可以使用各种喹唑啉-4(3H)-ones,该方法的合成效用已通过克级操作证明,并制备了生物活性麦角唑啉酮和截短的厄洛替尼。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