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 | 42464-63-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
英文别名
(E)-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5E)-5-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2-one;5-((E)-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2-one;5-((E)-Benzyliden)-1-methyl-pyrrolidin-2-on
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化学式
CAS
42464-63-1
化学式
C12H13NO
mdl
——
分子量
187.241
InChiKey
FSKHYDGWBPXJEG-PKNBQFBN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98-99 °C(Solv: benzene (71-43-2); hexane (110-54-3))
  • 沸点:
    360.0±22.0 °C(Predicted)
  • 密度:
    1.141±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7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5
  • 拓扑面积:
    20.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1.0h, 以100%的产率得到3-(methylamino)-2-phenylcyclopent-2-e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环状烯酰胺的 Photo-Fries 型重排。结构多样的五元烯胺酮的有效途径
    摘要:
    已经开发出一种简单、高效且用户友好的方案,用于从烯酰胺制备结构多样的烯胺酮。该策略基于光诱导的分子内 Fries 型重排。光化学转化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适用于广泛的底物范围,非常经济,并且限制了产生的废物量。所提出的方法被用作合成二氢茉莉酮的关键步骤,二氢茉莉酮是一种重要的香料化合物。
    DOI:
    10.1039/d1cc06297b
  • 作为产物:
    描述:
    2-benzyl-2-hydroxy-1-methylpyrrrolidin-5-one 在 乙酰氯 作用下, 生成 2-benzylidene-1-methylpyrrolidin-5-one
    参考文献:
    名称:
    从 4-氧代-5-苯戊酸的酰胺或其互变异构体 (2-Benzyl-2-Hydroxypyrrolidin-5-ones) 中立体选择性合成 2-benzylidenepyrrolidin-5-ones
    摘要:
    DOI:
    10.1515/hc.2006.12.2.9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EREOSELECTIVE SYNTHESIS OF N-SUBSTITUTED 2-BENZYLIDENEPYRROLIDIN-5-ONES VIA THE WITTIG REACTION OF BENZYLIDENETRIPHENYLPHOSPHORANE ON SUCCINIMIDES
    作者:Georgia Tsolomiti、Kyriaki Tsolomiti、Athanase Tsolomitis
    DOI:10.1515/hc.2006.12.3-4.179
    日期:2006.1
    reaction of imides has been known for some time and many examples are known in organic synthesis. Cyclic imides are particularly applicable to this reaction as reported in a detailed study of the Wittig reaction on maleimides and was found that steric and electronic effects play a considerable role in the product outcome of the reaction. Other examples including Wittig reaction with imide carbonyl of
    N-取代的 2-亚苄基吡咯-5-酮(E-构型)的立体选择性合成,通过亚苄基三苯基正膦的 Wittig 反应,(在回流的二甲苯中使用正丁基锂由苄基三苯基氯化鏻原位制备),产率良好, 在 N-取代的琥珀酰亚胺上, 在这里描述。作为合成过程的 Wittig 反应是简单羰基化合物(例如酮和醛)烯化的最重要方法。它构成了反应的经典形式,与称为“非经典”维蒂希反应相比,羧酸衍生物,如酯、内酯、酰胺、酰亚胺等,导致形成杂取代的烯烃,包括烯醇醚、烯胺等. 使用 Schlosser 方法可以在反应性叶立德的情况下选择性形成 E-烯烃。对于稳定的叶立德,使用磷叶立德实现了 Ealenes 的选择性形成。尽管有这些使用反应性和稳定的叶立德选择性形成烯烃的传统和完善的方法,但在中等或半稳定的叶立德的情况下,仍然相当缺乏选择性形成烯烃的有效方法,如亚芳基三苯正膦,Wittig 反应酰亚胺已经为人所知一段时间了,并且
  • Lukes,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32, vol. 4, p. 351,360
    作者:Lukes
    DOI:——
    日期:——
  • Lukes,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32, vol. 4, p. 81,360
    作者:Lukes
    DOI:——
    日期:——
  • Lukes; Smolek, Collection of Czechoslovak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1935, vol. 7, p. 476,478
    作者:Lukes、Smolek
    DOI:——
    日期:——
  • Kolocouris,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73, p. 1057,1060
    作者:Kolocouri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