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2,4-triphenyl-2H-imidazole | 57892-11-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2,4-triphenyl-2H-imidazole
英文别名
2,2,4-Triphenylimidazole
2,2,4-triphenyl-2H-imidazole化学式
CAS
57892-11-2
化学式
C21H16N2
mdl
——
分子量
296.371
InChiKey
PVVQFIHOYWWWD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450.2±55.0 °C(Predicted)
  • 密度:
    1.09±0.1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3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4.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5
  • 拓扑面积:
    24.7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2,4-triphenyl-2H-imidazole 在 methoxy acetate 作用下, 以73%的产率得到2,2,5-triphenyl-2,3-dihydro-4H-imidazol-4-one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还原中性条件下铁催化肟肟和乙烯基叠氮化物催化合成2 H-咪唑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新颖且通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铁催化的[3 + 2]环合反应从易于获得的肟肟与叠氮化乙烯中合成2 H-咪唑。该脱氮过程涉及N–O / N–N键断裂和两个C–N键形成,以提供2,4-取代的2 H-咪唑。该方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添加剂或配体。此外,这是绿色反应,涉及乙酸肟肟作为内部氧化剂,乙酸和氮作为副产物。
    DOI:
    10.1021/acs.orglett.7b00203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甲酮肟 在 iron(II) acetat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 为溶剂, 反应 30.0h, 生成 2,2,4-triphenyl-2H-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氧化还原中性条件下铁催化肟肟和乙烯基叠氮化物催化合成2 H-咪唑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新颖且通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铁催化的[3 + 2]环合反应从易于获得的肟肟与叠氮化乙烯中合成2 H-咪唑。该脱氮过程涉及N–O / N–N键断裂和两个C–N键形成,以提供2,4-取代的2 H-咪唑。该方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添加剂或配体。此外,这是绿色反应,涉及乙酸肟肟作为内部氧化剂,乙酸和氮作为副产物。
    DOI:
    10.1021/acs.orglett.7b002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一种多取代咪唑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申请人:五邑大学
    公开号:CN109734667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取代咪唑化合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其合成方法的合成路线为:其中,R1为芳基,R2为芳基或烃基,R3为芳基或烃基;由取代亚胺、取代烯基叠氮、金属催化剂和溶剂反应得到多取代咪唑化合物,该合成方法步骤简单、操作安全、原料无毒且价廉易得、合成方法对功能团兼容性好、原子经济性高,得到的多取代咪唑化合物结构新颖,具有潜在的抗真菌药、抗霉剂等药用价值。
  • 10.1039/d4ob00977k
    作者:Liu, Min、Liu, Bifu、Chen, Hongyan、Wang, Qian、Liu, Lixin、Feng, Kejun、Wang, Zijia、Li, Qiang
    DOI:10.1039/d4ob00977k
    日期:——
    applying an oxime acetate block as the sole component via oxidative homo/cross-coupling catalyzed by Cu(I) was developed. This strategy provides a straightforward method to produce a series of substituted 2H-imidazoles in moderate to excellent yields. The transformation process is straightforward to operate and is considered as a readily available catalytic system exhibiting good substrate compatibility
    开发了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案,通过Cu() 催化的氧化均聚/交叉偶联,应用乙酸肟嵌段作为唯一组分来构建 2 H-咪唑。该策略提供了一种以中等至优异的产率生产一系列取代的 2 H-咪唑的简单方法。该转化过程操作简单,被认为是一种易于使用的催化系统,具有良好的底物兼容性,无需叠氮化物预官能化或使用添加剂。
  • Gainsford, Graeme J.; Woolhouse, Anthony D., Journal of Heterocyclic Chemistry, 1992, vol. 29, # 4, p. 803 - 809
    作者:Gainsford, Graeme J.、Woolhouse, Anthony D.
    DOI:——
    日期:——
  • CLARK B. A. J.; EVANS. T. J.; SIMMONDS R. G.,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PART 1 <JCPK-BH>, 1975, NO 18, 1803-1806
    作者:CLARK B. A. J.、 EVANS. T. J.、 SIMMONDS R. G.
    DOI:——
    日期:——
  • Iron-Catalyzed Synthesis of 2<i>H</i>-Imidazoles from Oxime Acetates and Vinyl Azides under Redox-Neutral Conditions
    作者:Zhongzhi Zhu、Xiaodong Tang、Jianxiao Li、Xianwei Li、Wanqing Wu、Guohua Deng、Huanfeng Jiang
    DOI:10.1021/acs.orglett.7b00203
    日期:2017.3.17
    A novel and versatile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2H-imidazoles via iron-catalyzed [3 + 2] annulation from readily available oxime acetates with vinyl azides has been developed. This denitrogenative process involved N–O/N–N bond cleavages and two C–N bond formations to furnish 2,4-substituted 2H-imidazoles. This protocol was performed under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and needed no additives or ligands
    已开发出一种新颖且通用的方法,该方法通过铁催化的[3 + 2]环合反应从易于获得的肟肟与叠氮化乙烯中合成2 H-咪唑。该脱氮过程涉及N–O / N–N键断裂和两个C–N键形成,以提供2,4-取代的2 H-咪唑。该方案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不需要添加剂或配体。此外,这是绿色反应,涉及乙酸肟肟作为内部氧化剂,乙酸和氮作为副产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