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R)-3,7-dimethyl-6,7-epoxyoct-1-en-3-yl acetate | 185141-67-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R)-3,7-dimethyl-6,7-epoxyoct-1-en-3-yl acetate
英文别名
(R)-3-acetoxy-6,7-epoxy-3,7-dimethyl-1-octene;[(3R)-5-(3,3-dimethyloxiran-2-yl)-3-methylpent-1-en-3-yl] acetate
(3R)-3,7-dimethyl-6,7-epoxyoct-1-en-3-yl acetate化学式
CAS
185141-67-7
化学式
C12H20O3
mdl
——
分子量
212.289
InChiKey
SVXOLLYBCSDBKK-KFJBMODS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
  • 重原子数:
    15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38.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R)-3,7-dimethyl-6,7-epoxyoct-1-en-3-yl acetat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正丁基锂过碘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乙醚正己烷 为溶剂, 反应 4.5h, 生成 [8,8,8-2H3]-(3R)-methyl-7-([2H3]methyl)octa-1,6-dien-3-ol
    参考文献:
    名称:
    丁香丁香的生物遗传学研究:氘标记的前体的合成和生物转化为丁香醛和丁香醇。
    摘要:
    向寻常紫丁香(Syringa vulgaris L.)花序饲喂区域选择性氘化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假定这些区域分别是丁香醛和丁香醇的前体。通过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提取挥发物,并使用对映选择性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法(enantio-MDGC / MS)进行分析。氘标记的丁香醛和丁香醇在熔融硅胶毛细管柱上与未标记的立体异构体分离,并用庚基(2,3-二-O-甲基-6-O-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β-环糊精(DIME-β -CD)(30%)在SE 52(70%)中作为手性固定相。[5,5-(2)H(2)]甲戊酸内酯22和[5,5-(2)H(2)]脱氧-木糖23表示新颖的甲羟戊酸独立的1-脱氧-木糖5-磷酸/ 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是主要的代谢途径丁香花中的生物合成。此外,氘标记的d(5)-(R / S)-芳樟醇3,d(6)-(R)-芳樟醇21,d(5)-(R / S)-8-羟基芳樟醇6,d的生物转化研究了(5)-(R
    DOI:
    10.1021/jf020845p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丁香丁香的生物遗传学研究:氘标记的前体的合成和生物转化为丁香醛和丁香醇。
    摘要:
    向寻常紫丁香(Syringa vulgaris L.)花序饲喂区域选择性氘化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假定这些区域分别是丁香醛和丁香醇的前体。通过搅拌棒吸附萃取(SBSE)提取挥发物,并使用对映选择性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法(enantio-MDGC / MS)进行分析。氘标记的丁香醛和丁香醇在熔融硅胶毛细管柱上与未标记的立体异构体分离,并用庚基(2,3-二-O-甲基-6-O-叔丁基二甲基甲硅烷基)-β-环糊精(DIME-β -CD)(30%)在SE 52(70%)中作为手性固定相。[5,5-(2)H(2)]甲戊酸内酯22和[5,5-(2)H(2)]脱氧-木糖23表示新颖的甲羟戊酸独立的1-脱氧-木糖5-磷酸/ 2C-甲基-d-赤藓糖醇4-磷酸途径是主要的代谢途径丁香花中的生物合成。此外,氘标记的d(5)-(R / S)-芳樟醇3,d(6)-(R)-芳樟醇21,d(5)-(R / S)-8-羟基芳樟醇6,d的生物转化研究了(5)-(R
    DOI:
    10.1021/jf020845p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abolism of geraniol in grape berry mesocarp of L. cv. Scheurebe: demonstration of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isomerization, oxidation and glycosylation
    作者:F LUAN、A MOSANDL、A MUNCH、M WUST
    DOI:10.1016/j.phytochem.2004.12.017
    日期:2005.2
    The metabolism of deuterium labeled geraniol in grape mesocarp of Vitis vinifera L. cv. Scheurebe was studied by in vivo-feeding experiments. Stereoselective reduction to (S)-citronellol, E/Z-isomerization to nerol, oxidation to neral/geranial and glycosy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monoterpene alcohols could be demonstrated. Time course studies including the determination of conversion rates revealed
    Vitis vinifera L. cv. 葡萄中果皮中标记香叶醇的代谢。通过体内喂养实验研究了 Scheurebe。可以证明立体选择性还原为 (S)-香茅醇、E/Z 异构化为橙花醇、氧化为橙花/香叶醛和相应单萜醇的糖基化。包括转化率测定在内的时间进程研究表明,单萜的这些二次转化的活性取决于成熟阶段,并且可以通过成熟期末的急剧增加与初级单萜合酶活性的发展区分开来。还证明了从葡萄浆果中果皮中标记的香叶醇对强效气味顺式-(2S,4R)-玫瑰氧化物进行立体选择性生物合成。由于 (S)-香茅醇是 cis-(2S, 4R)-玫瑰氧化物 可以得出结论,尤其是成熟期的最后部分对于这种强效气味的产生很重要。这一发现证实了一个结论,即通过将果实长时间留在葡萄藤上,可以在浆果中建立更高浓度的风味化合物。
  • Aramaki, Yoshinori; Chiba, Kazuhiro; Tada, Masahiro,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Perkin transactions I, 1995, # 6, p. 683 - 688
    作者:Aramaki, Yoshinori、Chiba, Kazuhiro、Tada, Masahiro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