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hexylidenebenzamide | 742673-63-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hexylidenebenzamide
英文别名
——
N-hexylidenebenzamide化学式
CAS
742673-63-8
化学式
C13H17NO
mdl
——
分子量
203.284
InChiKey
HORRHBOMYKTISJ-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48
  • 重原子数:
    15.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8
  • 拓扑面积:
    29.4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N-hexylidenebenzamide三异丙基硅基乙炔 在 bis(1,5-cyclooctadiene)rhodium(I) trifluoromethanesulfonate 、 (R)-(6,6'-dimethoxy-[1,1'-biphenyl]-2,2'-diyl)bis(diisopropylphosphi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12.0h, 以79%的产率得到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Rh 催化烯酰胺的不对称氢炔基化高对映选择性合成炔丙酰胺:选择性的范围、机制和起源
    摘要:
    手性炔丙基酰胺是有机合成中特别有用的结构单元。炔丙基酰胺的对映选择性合成是非常需要的。常规方法涉及使用化学计量的金属试剂或手性助剂。相比之下,与末端炔烃的直接炔基化是有吸引力的,因为它避免了使用化学计量的有机金属试剂。醛、胺和炔烃的不对称偶联(A3-偶联)为合成 N-烷基和 N-芳基取代的炔丙基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该策略不适用于直接对映选择性合成炔丙基酰胺。我们开发了一种新策略,并在此报告了 Rh 催化的烯酰胺不对称加氢炔化。炔基化在烯酰胺的 α 位发生区域选择性,生成手性炔丙基酰胺。观察到高产率和对映选择性。先前制备手性炔丙基胺的炔基化方法涉及对缺电子亚胺进行亲核加成。相比之下,我们目前的方法是通过富电子烯烃的区域选择性加氢炔化来进行的。动力学研究表明,烯酰胺向氢化铑的迁移插入是周转限制。计算研究揭示了区域选择性和对映选择性的起源。这种新策略提供了一种直接从末端炔烃获得手性炔丙基酰
    DOI:
    10.1021/jacs.7b12054
  • 作为产物:
    描述:
    戊烯一氧化碳苯甲酰胺 在 dicarbonylacetylacetonato rhodium (I) 、 氢气对甲苯磺酸4,5-双二苯基膦-9,9-二甲基氧杂蒽 作用下, 以 二乙二醇二甲醚 为溶剂, 100.0 ℃ 、5.0 MPa 条件下, 反应 8.0h, 生成 庚醛N-(hex-1en-1-yl)benzamideN-hexylbenzamideN-hexylidenebenzamide 、 、
    参考文献:
    名称:
    化学和区域选择性均相铑催化的末端烯烃向N-烷基酰胺的加氢氨基甲基化反应
    摘要:
    铑/黄磷均相催化剂体系已经开发出来,可以通过以1-戊烯和乙酰胺为模型底物的催化加氢酰胺化甲基化反应,将伯酰胺与1-烯烃和合成气直接进行化学和区域选择性单N-烷基化。为了获得适当的催化剂性能,必须使用催化量的强酸助催化剂,例如对甲苯磺酸(HOT),以及大量的弱酸性质子助催化剂,尤其是六氟异丙醇(HOR F),这一点至关重要。。除了产品N可以形成-1-己基乙酰胺,异构不饱和中间体,己醇和更高质量的副产物,以及相应的异构支化产物。在优化的条件下,几乎可以实现对烯烃的完全转化,并且对产物N -1-己酰胺的选择性超过80%。有趣的是,在相对较高浓度的HOR F存在下,相同的催化剂体系显示出从1-戊烯与合成气形成己醇的选择性非常高,因此是在温和条件下选择性铑催化加氢甲酰化-加氢串联反应的独特例子。加氢氨基甲基化分批实验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产物形成为醛和不饱和中间体提供了证据。这清楚地表明了在酰胺基甲基化
    DOI:
    10.1002/cssc.20130048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hodium-Catalyzed Homogeneous Reductive Amidation of Aldehydes
    作者:Saeed Raoufmoghaddam、Eite Drent、Elisabeth Bouwman
    DOI:10.1002/adsc.201200837
    日期:2013.3.11
    conditions led to the finding that the catalytic system based on the (cyclooctadiene)rhodium chloride dimer, [Rh(cod)Cl]2,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ligand xantphos and an acid co‐catalyst results in high selectivity for the desired product.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nearly full conversion is reached with high selectivity to the desired N‐alkylamide and with a very high N‐alkylamide/alcohol ratio, while producing
    据报道醛(己醛)与酰胺(乙酰胺)的催化还原酰胺化。除了所需的N-己基乙酰胺外,还生产了两种异构的不饱和中间体以及己醇,以及由醛醇缩合和醛的二酰胺偶联产生的更高质量的产物。筛选不同的催化剂前体盐,配体和反应条件后,发现基于(环辛二烯二聚体[Rh(cod)Cl] 2以及配体黄药和酸助催化剂的催化体系对所需产物产生高选择性。在优化的条件下,几乎可以完全转化为所需的N-烷基酰胺,而且转化率非常高ñ -烷基酰胺/醇比率,同时产生只有少量的副产物。已经使用不同的酰胺和醛研究了反应范围。结果表明该新颖反应的一般适用性,但使用吸电子酰胺时,对N-烷基酰胺的选择性较低。NMR研究表明乙酰胺向己醛的亲核加成是酸催化的,形成N-(1-羟基己基)乙酰胺与己醛和脱的不饱和酰亚胺处于平衡状态 提出了一种催化机理,其中强酸(例如HOTs)通过在醛,乙酰胺和中间体之间建立快速的化学平衡而充当助催化剂。此外,有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