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methyl (E)-7-methyl-3-(trimethylsilyl)octa-4,6-dienoate | 1187190-09-5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methyl (E)-7-methyl-3-(trimethylsilyl)octa-4,6-dienoate
英文别名
methyl (4E)-7-methyl-3-trimethylsilylocta-4,6-dienoate
methyl (E)-7-methyl-3-(trimethylsilyl)octa-4,6-dienoate化学式
CAS
1187190-09-5
化学式
C13H24O2Si
mdl
——
分子量
240.418
InChiKey
YZVNBFXBUFEAJD-VQHVLOK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78
  • 重原子数:
    16
  • 可旋转键数:
    6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62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1-溴-2-甲基-1-丙烯3-(三甲基硅基)-4-戊烯酸甲酯 在 bis(1,5-cyclooctadiene)diiridium(I) dichloride 、 联硼酸频那醇酯 、 palladium diacetate 、 caesium carbonate三苯基膦 作用下, 以 1,4-二氧六环 为溶剂, 反应 32.0h, 以69%的产率得到methyl (E)-7-methyl-3-(trimethylsilyl)octa-4,6-di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未活化的烯烃的功能化通过铱催化的碳氢键硼化。机制与综合应用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碳-碳键形成反应,该反应基于未活化烯烃的碳-氢键官能化。此过程基于铱催化烯烃的硼化反应,然后进行碳-碳键形成反应,从而原位生成烯丙基和乙烯基硼酸酯。对于环烯烃,可以有效地控制碳氢键官能化的选择性。通过使用添加剂,例如甲基咪唑和DBU,铱催化的硼酸酯化反应会生成烯丙基硼酸酯,后者与醛按一锅法反应生成立体定义的均烯丙基醇。没有添加剂以及无环底物的环烯烃会生成乙烯基硼酸酯,并以Suzuki-Miyaura序列与有机卤化物偶联。通过该方法,可以从烯丙基硅烷制备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烯丙基和乙烯基的硅丁二烯衍生物。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测量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以及研究添加剂对工艺选择性的影响,探索了基于硼化反应的碳氢键官能化机理。可以得出结论,该反应是通过脱氢硼化反应机理进行的,该机理显示出与钯催化的Heck偶联反应相似的特征。测量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并研究添加剂对工艺选择性的
    DOI:
    10.1021/jo9014694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Functionalization of Unactivated Alkenes through Iridium-Catalyzed Borylation of Carbon−Hydrogen Bonds. Mechanism and Synthetic Applications
    作者:Vilhelm J. Olsson、Kálmán J. Szabó
    DOI:10.1021/jo9014694
    日期:2009.10.16
    methylimidazole and DBU, the iridium-catalyzed borylation led to formation of allyl boronates, which reacted with aldehydes in a one-pot sequence affording stereodefined homoallylic alcohols. Cycloalkenes without additives as well as acyclic substrates gave vinylic boronates, which were coupled with organohalides in a Suzuki−Miyaura sequence. By this process allylic and vinylic silabutadiene derivatives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效的碳-碳键形成反应,该反应基于未活化烯烃的碳-氢键官能化。此过程基于铱催化烯烃的硼化反应,然后进行碳-碳键形成反应,从而原位生成烯丙基和乙烯基硼酸酯。对于环烯烃,可以有效地控制碳氢键官能化的选择性。通过使用添加剂,例如甲基咪唑和DBU,铱催化的硼酸酯化反应会生成烯丙基硼酸酯,后者与醛按一锅法反应生成立体定义的均烯丙基醇。没有添加剂以及无环底物的环烯烃会生成乙烯基硼酸酯,并以Suzuki-Miyaura序列与有机卤化物偶联。通过该方法,可以从烯丙基硅烷制备具有优异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的烯丙基和乙烯基的硅丁二烯衍生物。通过同位素标记实验,测量动力学同位素效应以及研究添加剂对工艺选择性的影响,探索了基于硼化反应的碳氢键官能化机理。可以得出结论,该反应是通过脱氢硼化反应机理进行的,该机理显示出与钯催化的Heck偶联反应相似的特征。测量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并研究添加剂对工艺选择性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