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5-benzeneselenylpentano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5-benzeneselenylpentanoate
英文别名
——
ethyl-5-benzeneselenylpentano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3H18O2Se
mdl
——
分子量
285.245
InChiKey
QHNWAZAGJFTKJ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17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7.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6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2.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5-benzeneselenylpentanoate二异丁基氢化铝 作用下, 以93%的产率得到5-benzeneselenylpentanal
    参考文献:
    名称:
    亚胺和的自由基环化
    摘要:
    sp 3碳中心自由基在亚胺和上的自由基环化为合成5和6元环氮杂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到C = N基团的亲电子碳上的环化和5 exo立体电子选择性是主要的机械参数。使用Bu 3 SnH由苯硒基前体生成C中心自由基中间体。
    DOI:
    10.1016/0040-4020(95)00412-2
  • 作为产物:
    描述:
    5-溴戊酸乙酯二苯基二硒醚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90%的产率得到ethyl-5-benzeneselenylpenta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亚胺和的自由基环化
    摘要:
    sp 3碳中心自由基在亚胺和上的自由基环化为合成5和6元环氮杂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到C = N基团的亲电子碳上的环化和5 exo立体电子选择性是主要的机械参数。使用Bu 3 SnH由苯硒基前体生成C中心自由基中间体。
    DOI:
    10.1016/0040-4020(95)0041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activity of oxidants towards phenyl and benzyl substituted 5-selanylpentanoic acids: radiolytic and theoretical insights
    作者:Beena G. Singh、Kavanal P. Prasanthkumar、Francesca Mangiavacchi、Francesca Marini、Claudio Santi
    DOI:10.1039/d3nj04487d
    日期:——
    oxidants, particularly the radiolytically generated hydroxyl radical (˙OH). The reactions of compounds 1 and 2 with ˙OH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ransient absorptions, characterized by peak wavelengths (λmax) at 630 nm and 560 nm, respectively. Concentration-dependent absorption studies revealed that the transient from 1 with λmax of 630 nm corresponds to a dimer species featuring a two-centre–three-electron
    研究了两种硒基化合物 5-(苯基硒基)戊酸 ( 1 ) 和 5-(苄基硒基)戊酸 ( 2 ) 对单电子氧化剂的反应性,特别是辐射分解产生的羟基自由基 (˙OH)。化合物1和2与 ˙OH的反应导致瞬态吸收的形成,其特征在于分别在 630 nm 和 560 nm 处的峰值波长 ( λ max )。浓度依赖性吸收研究表明,从1开始的瞬变(最大λ为 630 nm)对应于具有双中心三电子 (2c-3e) 键的二聚体物质。相反, 2的λ max为 560 nm 的物质被鉴定为单体自由基阳离子。为了验证这些瞬变的特性,化合物1和2与特定的单电子氧化剂,即二溴自由基 (Br 2 ˙ - ) 和碳酸根阴离子 (CO 3 ˙ - ) 发生反应。通过测量化合物1和2氧化谷胱甘肽(一种生物学上重要的硫醇)的能力来区分化合物 1 和 2 瞬态反应活性的差异。有趣的是,来自化合物2的瞬态表现出比来自化合物1的瞬态相对较低的氧化能力。化合物2在与
  • Radical cyclisations of imines and hydrazones
    作者:W. Russell Bowman、Peter T. Stephenson、Nicholas K. Terrett、Adrian R. Young
    DOI:10.1016/0040-4020(95)00412-2
    日期:1995.7
    Radical cyclisation of sp3 carbon-centred radicals onto imines and hydrazones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5- and 6-membered ring nitrogen heterocycles. Cyclisation onto the electrophilic carbon of the C=N group and 5-exo stereoelectronic selectivity are the dominating mechanistic parameters. The C-centred radical intermediates were generated from benzeneselenyl precursors using Bu3SnH
    sp 3碳中心自由基在亚胺和上的自由基环化为合成5和6元环氮杂环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到C = N基团的亲电子碳上的环化和5 exo立体电子选择性是主要的机械参数。使用Bu 3 SnH由苯硒基前体生成C中心自由基中间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