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indan-1-one | 1315259-44-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indan-1-one
英文别名
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2,3-dihydroinden-1-one;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2,3-dihydroinden-1-one
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indan-1-one化学式
CAS
1315259-44-9
化学式
C16H20O3
mdl
——
分子量
260.333
InChiKey
SSGUCDKBCNPQJ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43.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产物:
    描述:
    频哪酮5-甲氧基-1-茚酮lithium hexamethyldisilazan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62%的产率得到2-(3,3-dimethyl-2-oxobutyl)-5-methoxy-indan-1-one
    参考文献:
    名称:
    烯醇锂氧化杂偶联的性质
    摘要:
    通过单电子氧化偶联烯醇是生成 1,4-二羰基化合物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最近关于通过单电子氧化等摩尔量的两种不同烯醇化物的分子间杂偶联的研究表明,可以获得超出统计预测值的合成有用产率。为了确定选择性形成异质偶合产物的潜在基础,进行了动力学、(7)Li 核磁共振和合成研究。从这些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收集表明,异质偶合产物的选择性形成是烯醇锂异质聚集的结果。
    DOI:
    10.1021/ja205017e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On the Nature of the Oxidative Heterocoupling of Lithium Enolates
    作者:Brian M. Casey、Robert A. Flowers
    DOI:10.1021/ja205017e
    日期:2011.8.3
    The coupling of enolates through single-electron oxidation i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routes for generating 1,4-dicarbonyls. Recent work on the intermolecular heterocoupling of equimolar amounts of two different enolates through single-electron oxidation has shown that synthetically useful yields beyond those predicted by statistics can be obtained. To determine the underlying basis for the selective
    通过单电子氧化偶联烯醇是生成 1,4-二羰基化合物的最直接途径之一。最近关于通过单电子氧化等摩尔量的两种不同烯醇化物的分子间杂偶联的研究表明,可以获得超出统计预测值的合成有用产率。为了确定选择性形成异质偶合产物的潜在基础,进行了动力学、(7)Li 核磁共振和合成研究。从这些实验中获得的数据收集表明,异质偶合产物的选择性形成是烯醇锂异质聚集的结果。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7-双[(4S)-(苯基)恶唑-2-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4S,5R)-3,3a,8,8a-四氢茚并[1,2-d]-1,2,3-氧杂噻唑-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3aS,8aR)-2-(吡啶-2-基)-8,8a-二氢-3aH-茚并[1,2-d]恶唑 (3aS,3''aS,8aR,8''aR)-2,2''-环戊二烯双[3a,8a-二氢-8H-茚并[1,2-d]恶唑] (1α,1'R,4β)-4-甲氧基-5''-甲基-6'-[5-(1-丙炔基-1)-3-吡啶基]双螺[环己烷-1,2'-[2H]indene 齐洛那平 鼠完 麝香 风铃醇 颜料黄138 雷美替胺杂质14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杂质 雷美替胺 雷沙吉兰杂质8 雷沙吉兰杂质5 雷沙吉兰杂质4 雷沙吉兰杂质3 雷沙吉兰杂质15 雷沙吉兰杂质12 雷沙吉兰杂质 雷沙吉兰 阿替美唑盐酸盐 铵2-(1,3-二氧代-2,3-二氢-1H-茚-2-基)-8-甲基-6-喹啉磺酸酯 金粉蕨辛 金粉蕨亭 重氮正癸烷 酸性黄3[CI47005] 酒石酸雷沙吉兰 还原茚三酮(二水) 还原茚三酮 过氧化,2,3-二氢-1H-茚-1-基1,1-二甲基乙基 表蕨素L 螺双茚满 螺[茚-2,4-哌啶]-1(3H)-酮盐酸盐 螺[茚-2,4'-哌啶]-1(3H)-酮 螺[茚-1,4-哌啶]-3(2H)-酮盐酸盐 螺[环丙烷-1,2'-茚满]-1'-酮 螺[二氢化茚-1,4'-哌啶] 螺[1H-茚-1,4-哌啶]-3(2H)-酮 螺[1H-茚-1,4-哌啶]-1,3-二羧酸, 2,3-二氢- 1,1-二甲基乙酯 螺[1,2-二氢茚-3,1'-环丙烷] 藏花茚 蕨素 Z 蕨素 D 蕨素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