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ethyl 2,3,3-trimethylpent-4-enoate | 60066-57-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ethyl 2,3,3-trimethylpent-4-enoate
英文别名
2,3,3-Trimethyl-4-pentensaeure-ethylester
ethyl 2,3,3-trimethylpent-4-enoate化学式
CAS
60066-57-1
化学式
C10H18O2
mdl
——
分子量
170.252
InChiKey
JMPOBIJJBNUTAV-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90-92 °C(Press: 45 Torr)
  • 密度:
    0.883±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26.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SDS

SDS:dea838eb71588c22d6083f21d5be3d23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ethyl 2,3,3-trimethylpent-4-enoate4-二甲氨基吡啶安息香双甲醚盐酸-N-乙基-Nˊ-(3-二甲氨基丙基)碳二亚胺对甲氧基苯乙酮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 为溶剂, 反应 2.25h, 生成 3,4,4-trimethyltetrahydro-2H-thiopyran-2-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顺序式酰基硫醇-烯和硫磺内酯化法合成δ-硫代内酯
    摘要:
    已开发出一种从廉价且容易获得的γ-不饱和酯合成δ-硫代内酯的新策略。该策略将自由基酰基硫醇-烯反应纳入了关键的CS键形成步骤。通过5-巯基戊酸的Steglicch型硫内酯化来实现环化。我们报道了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对中等官能团具有良好的收率的δ-硫代内酯的简便,可扩展合成,对一系列官能团具有耐受性。
    DOI:
    10.1021/acs.orglett.9b01271
  • 作为产物:
    描述:
    异戊烯醇原丙酸三乙酯苯酚 作用下, 以84%的产率得到ethyl 2,3,3-trimethylpent-4-enoate
    参考文献:
    名称:
    大气氧介导的烯烃自由基氢硫醇化反应。
    摘要:
    据报道,烯烃(和炔烃)具有轻度,无金属,大气氧介导的自由基氢硫醇化作用。包括链烷硫醇,硫酚和硫代酸在内的各种含硫基序与大量烯烃进行大气氧介导的自由基氢硫醇化反应,收率高,具有出色的官能团相容性,通常反应时间短,可提供一系列官能化产物。事实证明,生物分子可以耐受这些条件,并且该过程坚固且易于执行,无需专用设备。简洁的机理研究证实了该过程是通过硫醇烯反应歧管中的自由基中间体进行的。
    DOI:
    10.1002/chem.20200254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rocess for preparing dihalovinylcyclopropanecarboxylates
    申请人:Sagami Chemical Research Center
    公开号:US04214097A1
    公开(公告)日:1980-07-22
    Novel syntheses of dihalovinylcyclopropanecarboxylates, including potent insecticides, are described. The processes begin with the reaction between an alkenol and an orthoester to produce a .gamma.-unsaturated carboxylate, followed by the catalyzed addition of a carbon tetrahalide to the double bond and dehydrohalogenation to produce a cyclopropane derivative.
    描述了二卤乙烯基环丙烷羧酸酯的新合成方法,其中包括强效杀虫剂。该过程始于烯醇与正酯之间的反应,产生γ-不饱和羧酸酯,随后通过催化加入碳四卤化物到双键,并进行脱卤化反应,生成环丙烷衍生物。
  • On the Selectivity in the Synthesis of 3-Fluoropiperidines Using BF<sub>3</sub>-Activated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s
    作者:Radoslav Z. Pavlović、Tatjana J. Kop、Marko Nešić、Olivera Stepanović、Xiuze Wang、Nina Todorović、Marko V. Rodić、Biljana M. Šmit
    DOI:10.1021/acs.joc.3c00944
    日期:2023.8.4
    reaction mechanism. In brief, we propose that BF3-coordinated I(III) reagents attack C═C to produce the corresponding iodiranium(III) ion, which then undergoes diastereodetermining 5-exo-cyclization. Transiently formed pyrrolidines with an exocyclic σ-alkyl-I(III) moiety can further undergo aziridinium ion formation or reductive ligand coupling processes, which dictate not only the final product’s ring
    氟化哌啶有着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新型疗法和农用化学品的开发中。BF 3 -活化的芳基碘(III)羧酸盐促进的烯基N-甲苯磺酰胺环化是构建3-氟哌啶的一种有吸引力的策略,但它存在竞争性氧代胺化引起的选择性问题以及无法轻松调节反应的非对映选择性。在此,我们报告了在环状和非环状底物上进行的反应条件的逐项优化,并概述了基于底物和试剂的立体选择性、区域选择性和化学选择性的起源。进行了广泛的机理研究,包括多核 NMR 光谱、氘标记、立体定义底物上的重排以及反应产物的仔细结构分析(NMR 和 X 射线)。这揭示了使用 I(III) 化学实现 3-氟哌啶的可控制备的关键过程和相互作用,并提供了对该反应机制的深入理解。简而言之,我们提出BF 3配位I(III) 试剂攻击C=C 产生相应的碘(III) 离子,然后进行非对映决定的5-外环化。具有环外σ-烷基-I(III)部分的瞬时形成的吡咯烷可以进一步经历氮丙
  • Guenther, Hans Juergen; Guntrum, Eberhard; Jaeger, Volker, Liebigs Annalen der Chemie, 1984, # 1, p. 15 - 30
    作者:Guenther, Hans Juergen、Guntrum, Eberhard、Jaeger, Volker
    DOI:——
    日期:——
  • KONDO, SEHJ;MATSUI, KIEXIDEH;NEHGISI, AKIRA;TAKABATA, YURIKO
    作者:KONDO, SEHJ、MATSUI, KIEXIDEH、NEHGISI, AKIRA、TAKABATA, YURIKO
    DOI:——
    日期:——
  • GUENTHER, H. J.;GUNTRUM, E.;JAEGER, V., LIEBIGS ANN. CHEM., 1984, N 1, 15-30
    作者:GUENTHER, H. J.、GUNTRUM, E.、JAEGER, V.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