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N,N-Diethyl-4-nitro-2,3,5,6-tetrafluoroaniline | 180293-26-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N,N-Diethyl-4-nitro-2,3,5,6-tetrafluoroaniline
英文别名
——
N,N-Diethyl-4-nitro-2,3,5,6-tetrafluoroaniline化学式
CAS
180293-26-9
化学式
C10H10F4N2O2
mdl
——
分子量
266.195
InChiKey
KZQQMQPTNFOPGL-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0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4.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 拓扑面积:
    46.3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3.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酸性介质中各种对位取代的四氟苯基叠氮化物的光化学和镍离子的形成
    摘要:
    在环境温度下,对乙腈中的多氟芳基叠氮化物进行激光快速光解会产生单线态氮,其寿命长达数十至数百纳秒。寿命是通过环膨胀和系统间交叉到较低能量的三重态来控制的。在硫酸的存在下,单线态亚硝基可以被质子化以形成新物种,其瞬态吸收归因于亚硝酸根离子。这个分配是基于在最近被报道法尔维上类似于其他nitrenium离子谱和研究部(Ĵ。上午。化学。志。1993,115,7254)和麦克莱兰和诺瓦克(Ĵ。上午。化学。Soc。1994年,116,4513)和质子化p -biphenylnitrene报道Davidse等。(Ĵ。上午。化学。志。1994,116,4513)。多氟化亚硝酸根离子可能具有单重态基态,这与最近对母体结构的计算一致。
    DOI:
    10.1021/jp961100n
  • 作为产物:
    描述:
    五氟硝基苯二乙胺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0.5h, 以80%的产率得到N,N-Diethyl-4-nitro-2,3,5,6-tetrafluoroaniline
    参考文献:
    名称:
    酸性介质中各种对位取代的四氟苯基叠氮化物的光化学和镍离子的形成
    摘要:
    在环境温度下,对乙腈中的多氟芳基叠氮化物进行激光快速光解会产生单线态氮,其寿命长达数十至数百纳秒。寿命是通过环膨胀和系统间交叉到较低能量的三重态来控制的。在硫酸的存在下,单线态亚硝基可以被质子化以形成新物种,其瞬态吸收归因于亚硝酸根离子。这个分配是基于在最近被报道法尔维上类似于其他nitrenium离子谱和研究部(Ĵ。上午。化学。志。1993,115,7254)和麦克莱兰和诺瓦克(Ĵ。上午。化学。Soc。1994年,116,4513)和质子化p -biphenylnitrene报道Davidse等。(Ĵ。上午。化学。志。1994,116,4513)。多氟化亚硝酸根离子可能具有单重态基态,这与最近对母体结构的计算一致。
    DOI:
    10.1021/jp961100n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onstructing a Catalytic Cycle for C–F to C–X (X = O, S, N) Bon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Gold-Mediated Ligand Nucleophilic Attack
    作者:Ji-Yun Hu、Jing Zhang、Gao-Xiang Wang、Hao-Ling Sun、Jun-Long Zhang
    DOI:10.1021/acs.inorgchem.5b02634
    日期:2016.3.7
    replacement of Cl by a more nucleophilic tBuO anion ligand, showed higher reactivity and para selectivity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F to C–OtBu bond,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rom that when only KOtBu was used (ortho selectivity) under the identical condition. Mechanistic studies including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calculations suggested a gold-mediated nucleophilic ligand attack of the C–F bond pathway
    三配位氯化金(I)络合物tBuXantphosAuCl,由空间庞大的9,9-二甲基-4,5-双(二叔丁基)支撑合成了丁基丁基膦基)的蒽酮配体(tBuXantphos)。该络合物的特征是与双配位线性络合物(2.27–2.30Å)和三配位XantphosAuCl [2.462(1)Å]相比,Au–Cl键长[2.632(1)Å]长得多。tBuXantphosAuCl和五氟硝基苯(PFNB)的共晶体的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滴定实验表明,Cl阴离子配体与PFNB之间存在阴离子-π相互作用。PFNB与tBuXantphosAuOtBu之间的化学计量反应在被更具亲核性的tBuO阴离子配体取代Cl后,在C–F向C–OtBu键的转化中表现出更高的反应性和对位选择性,这与仅使用KOtBu时显着不同(邻位选择性) )在相同的条件下。N Ar工艺。根据这些结果,使用三甲基甲硅烷基衍生物TMS-X(X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