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 ([2,2'-bipyridyl]-5-ylmethyl)carbam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 ([2,2'-bipyridyl]-5-ylmethyl)carbamate
英文别名
phenyl N-[(6-pyridin-2-ylpyridin-3-yl)methyl]carbamate
phenyl ([2,2'-bipyridyl]-5-ylmethyl)carbam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8H15N3O2
mdl
——
分子量
305.336
InChiKey
XDDQHRRULFSBH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6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6
  • 拓扑面积:
    64.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4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 ([2,2'-bipyridyl]-5-ylmethyl)carbamate三乙胺 作用下, 以 氘代乙腈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配位和氢键的协同作用在极性介质中选择性形成 S4 和 T 对称超分子四面体笼和螺旋
    摘要:
    我们报告了包含四重氢键基序和金属配位 2,2'-联吡啶单元的新型超分子单体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当与 Fe2+ 或 Zn2+ 等金属离子混合时,即使在高极性乙腈或甲醇溶剂中,也会以定量产率和完全非对映选择性形成四面体笼络合物。所获得的复合物的对称性已被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的灵活性。限制氢键单元相对于金属配位点的旋转会导致 T 对称笼,而通过亚甲基连接体或旋转苯环引入灵活性,可以形成具有自填充的 S4 对称笼内部的。此外,通过使用外部氢键分子插入物或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半径(Hg2+ 与 Fe2+)的三组件组装,已经证明了在四面体笼或螺旋体之间进行选择以及控制聚集体尺寸的可能性。对具有不同大小配体的单个 Fe2+ 配合物的自分类研究揭示了它们对配体扰乱的惰性。
    DOI:
    10.1021/jacs.0c00722
  • 作为产物:
    描述:
    氯甲酸苯酯2,2-联吡啶-5-甲胺三乙胺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64%的产率得到phenyl ([2,2'-bipyridyl]-5-ylmethyl)carbamat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配位和氢键的协同作用在极性介质中选择性形成 S4 和 T 对称超分子四面体笼和螺旋
    摘要:
    我们报告了包含四重氢键基序和金属配位 2,2'-联吡啶单元的新型超分子单体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当与 Fe2+ 或 Zn2+ 等金属离子混合时,即使在高极性乙腈或甲醇溶剂中,也会以定量产率和完全非对映选择性形成四面体笼络合物。所获得的复合物的对称性已被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的灵活性。限制氢键单元相对于金属配位点的旋转会导致 T 对称笼,而通过亚甲基连接体或旋转苯环引入灵活性,可以形成具有自填充的 S4 对称笼内部的。此外,通过使用外部氢键分子插入物或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半径(Hg2+ 与 Fe2+)的三组件组装,已经证明了在四面体笼或螺旋体之间进行选择以及控制聚集体尺寸的可能性。对具有不同大小配体的单个 Fe2+ 配合物的自分类研究揭示了它们对配体扰乱的惰性。
    DOI:
    10.1021/jacs.0c007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基于四氢键和配位键协同作用组装的四面体笼及制备方法
    申请人:南京工业大学
    公开号:CN11056370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四氢键和配位键协同作用自组装四面体笼,使得将金属和氢键作为整体元素的组合成功的应用于获得金属有机多面体。本发明的基于四氢键和配位键协同作用组装的四面体笼,其是由如式I所示结构的超分子单体与金属离子通过四氢键及金属配位键协同自组装,从而构筑大的超分子四面体笼;其中m=0或1,n=0或1,R为H、甲基、正丁基、正十一烷基或3,4,5‑十三烷基氧基苯基。
  • Selective Formation of <i>S</i><sub>4</sub>- and <i>T</i>-Symmetric Supramolecular Tetrahedral Cages and Helicates in Polar Media Assembled via Cooperative Action of Coordination and Hydrogen Bonds
    作者:Qixun Shi、Xiaohong Zhou、Wei Yuan、Xiaoshi Su、Algirdas Neniškis、Xin Wei、Lukas Taujenis、Gustautas Snarskis、Jas S. Ward、Kari Rissanen、Javier de Mendoza、Edvinas Orentas
    DOI:10.1021/jacs.0c00722
    日期:2020.2.19
    the hydrogen-bonding unit with respect to the metal coordinating site results in a T-symmetric cage, whereas by introducing flexibility either through a methylene linker or rotating benzene ring allows the formation of S4-symmetric cages with self-filled interior. In addition, the possibility to select between tetrahedral cages or helicates, and to control the dimensions of the aggregate, has been demonstrated
    我们报告了包含四重氢键基序和金属配位 2,2'-联吡啶单元的新型超分子单体的合成和自组装研究。当与 Fe2+ 或 Zn2+ 等金属离子混合时,即使在高极性乙腈或甲醇溶剂中,也会以定量产率和完全非对映选择性形成四面体笼络合物。所获得的复合物的对称性已被证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配体的灵活性。限制氢键单元相对于金属配位点的旋转会导致 T 对称笼,而通过亚甲基连接体或旋转苯环引入灵活性,可以形成具有自填充的 S4 对称笼内部的。此外,通过使用外部氢键分子插入物或通过改变金属离子半径(Hg2+ 与 Fe2+)的三组件组装,已经证明了在四面体笼或螺旋体之间进行选择以及控制聚集体尺寸的可能性。对具有不同大小配体的单个 Fe2+ 配合物的自分类研究揭示了它们对配体扰乱的惰性。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S)-氨氯地平-d4 (R,S)-可替宁N-氧化物-甲基-d3 (R)-N'-亚硝基尼古丁 (5E)-5-[(2,5-二甲基-1-吡啶-3-基-吡咯-3-基)亚甲基]-2-亚磺酰基-1,3-噻唑烷-4-酮 (5-溴-3-吡啶基)[4-(1-吡咯烷基)-1-哌啶基]甲酮 (5-氨基-6-氰基-7-甲基[1,2]噻唑并[4,5-b]吡啶-3-甲酰胺) (2S)-2-[[[9-丙-2-基-6-[(4-吡啶-2-基苯基)甲基氨基]嘌呤-2-基]氨基]丁-1-醇 (2R,2''R)-(+)-[N,N''-双(2-吡啶基甲基)]-2,2''-联吡咯烷四盐酸盐 黄色素-37 麦斯明-D4 麦司明 麝香吡啶 鲁非罗尼 鲁卡他胺 高氯酸N-甲基甲基吡啶正离子 高氯酸,吡啶 高奎宁酸 马来酸溴苯那敏 马来酸左氨氯地平 顺式-双(异硫氰基)(2,2'-联吡啶基-4,4'-二羧基)(4,4'-二-壬基-2'-联吡啶基)钌(II) 顺式-二氯二(4-氯吡啶)铂 顺式-二(2,2'-联吡啶)二氯铬氯化物 顺式-1-(4-甲氧基苄基)-3-羟基-5-(3-吡啶)-2-吡咯烷酮 顺-双(2,2-二吡啶)二氯化钌(II) 水合物 顺-双(2,2'-二吡啶基)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顺-二氯二(吡啶)铂(II) 顺-二(2,2'-联吡啶)二氯化钌(II)二水合物 非那吡啶 非洛地平杂质C 非洛地平 非戈替尼 非尼拉朵 非尼拉敏 阿雷地平 阿瑞洛莫 阿培利司N-6 阿伐曲波帕杂质40 间硝苯地平 间-硝苯地平 锇二(2,2'-联吡啶)氯化物 链黑霉素 链黑菌素 银杏酮盐酸盐 铬二烟酸盐 铝三烟酸盐 铜-缩氨基硫脲络合物 铜(2+)乙酸酯吡啶(1:2:1) 铁5-甲氧基-6-甲基-1-氧代-2-吡啶酮 钾4-氨基-3,6-二氯-2-吡啶羧酸酯 钯,二氯双(3-氯吡啶-κN)-,(SP-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