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4-diphenyl-4-penten-1-ol | 53910-00-2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4-diphenyl-4-penten-1-ol
英文别名
1,4-diphenylpent-4-en-1-ol
1,4-diphenyl-4-penten-1-ol化学式
CAS
53910-00-2
化学式
C17H18O
mdl
——
分子量
238.329
InChiKey
VUXYGMNTRIHUL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31-32.5 °C
  • 沸点:
    150-151 °C(Press: 0.25 Torr)
  • 密度:
    1.048±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21
  • 重原子数:
    18.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8
  • 拓扑面积:
    20.23
  • 氢给体数:
    1.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4-diphenyl-4-penten-1-ol 在 (photolysis)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生成 苯乙酮
    参考文献:
    名称:
    Hydrocarbon analogs of the type II photoeliminations of ketones. Photochemistry of 1-substituted 4-phenyl-4-pentenes
    摘要:
    DOI:
    10.1021/ja00518a039
  • 作为产物:
    描述:
    苯甲酰乙酸甲酯 在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hydride 、 potass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33.25h, 生成 1,4-diphenyl-4-penten-1-ol
    参考文献:
    名称:
    铑催化的均烯丙基和双烯丙基仲醇的对映收敛异构化
    摘要:
    我们在此提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均烯丙基和双烯丙基仲醇的对映选择性异构化,由市售的铑配合物和碱催化。这种催化氧化还原中性过程以高效率和对映选择性有效获取手性酮,而无需使用任何化学计量试剂或产生任何废物。对于高烯丙醇的反应,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带有 β 立体中心的手性酮的立体聚合(高达 95%,86% ee),而且还实现了醇底物的伴随氧化动力学分辨率(S > 20)。在双烯丙醇的情况下,观察到了有趣的配体诱导的发散反应性。由 Rh/L7 促进的末端到内部烯烃异构化,然后使用 Rh/BINAP 系统氧化还原异构化产生了带有 γ-立体中心的手性酮,具有高产率和对映选择性。机理研究为具有关键烷基-Rh 中间体链行走的氧化还原异构化途径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DOI:
    10.1021/jacs.8b070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gio- and Stereoselective Nickel-Catalyzed Homoallylation of Aldehydes with 1,3-Dienes
    作者:Masanari Kimura、Akihiro Ezoe、Masahiko Mori、Keisuke Iwata、Yoshinao Tamaru
    DOI:10.1021/ja0608904
    日期:2006.7.1
    Ni(acac)(2) catalyzes homoallylation of aldehydes with 1,3-dienes in the presence of triethylborane. Triethylborane serves as a reducing agent delivering a formal hydride to the C2 position of 1,3-dienes, thus generating a formal homoallyl anion species and enabling the novel homoallylation of aldehydes. The reaction proceeds smoothly at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absence of any phosphane or nitrogen
    Ni(acac)(2) 在三乙基硼烷存在下催化醛与 1,3-二烯的均烯丙基化。三乙基硼烷用作还原剂,将缩合氢化物传递到 1,3-二烯的 C2 位,从而生成缩合的高烯丙基阴离子物质并实现醛的新型均烯丙基化。在没有任何烷或氮配体的情况下,该反应在室温下顺利进行,并且对醛和 1,3-二烯的多种组合具有高度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例如,异戊二烯苯甲醛结合产生抗和syn-1-phenyl-3-methyl-4-penten-1-ol (2.2) 的比例为 15:1,产率为 90%。在这种条件下,空间拥挤的脂肪族醛和酮的产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二乙基可作为三乙基硼烷的替代品,并以同样高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以良好的收率产生预期的产物。1,3-环己二烯是所研究的 24 种二烯中的一个例外,它有选择地进行烯丙基化(不是均烯丙基化)。
  • Sodium amalgam mediated desulfonylative reduction of α-functionalized β-ketosulfones
    作者:Chieh-Kai Chan、Yi-Hsuan Huang、Meng-Yang Chang
    DOI:10.1016/j.tet.2016.07.043
    日期:2016.9
    Sodium amalgam mediated desulfonylative reduction of β-ketosulfones in MeOH at rt affords alcohols in good yields via radical desulfonylation of β-ketosulfones and sequential Bouveault-Blanc reduction of the resulting ketones.
    在室温下,钠汞齐介导的MeOH中的β-酮砜的脱磺酰基还原反应可通过β-酮砜的自由基脱磺酰化反应和依次的Bouveault-Blanc还原得到的酮,以良好的产率提供醇。
  • HORNBACK J. M.; PROEHL G. S., J. AMER. CHEM. SOC., 1979, 101, NO 24, 7367-7373
    作者:HORNBACK J. M.、 PROEHL G. S.
    DOI:——
    日期:——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S)-邻甲苯基-DIPAMP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4,12-双(二苯基膦基)[2.2]对环芳烷(1,5环辛二烯)铑(I)四氟硼酸盐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4-叔丁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3-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4,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R)-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S,4''S)-2,2''-亚环戊基双[4,5-二氢-4-(苯甲基)恶唑]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3aR,6aS)-5-氧代六氢环戊基[c]吡咯-2(1H)-羧酸酯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S,2S)-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S,2S,3R,5R)-2-(苄氧基)甲基-6-氧杂双环[3.1.0]己-3-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2,6-二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蒿油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d6 龙胆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