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5-bromo-2,2-diphenylpentanenitrile | 14078-27-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5-bromo-2,2-diphenylpentanenitrile
英文别名
2,2-diphenyl-5-bromovaleronitrile
5-bromo-2,2-diphenylpentanenitrile化学式
CAS
14078-27-4
化学式
C17H16BrN
mdl
——
分子量
314.225
InChiKey
SEFMJBRHTRURN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77-78 °C
  • 沸点:
    40-60 °C
  • 密度:
    1.29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6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24
  • 拓扑面积:
    23.8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1
    • 2
    • 3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5-bromo-2,2-diphenylpentanenitrile 在 lithium aluminium tetrahydride 、 三氯化铝cae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反应 24.0h, 生成 VUF 5728
    参考文献:
    名称:
    发现新型非肽CCR1受体拮抗剂。
    摘要:
    CCR1受体的配体(MIP-1alpha和RANTES)与多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有关,最明显的是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由于这些配体共享一个共同的受体CCR1,因此我们寻求发现该受体的拮抗剂作为治疗这些疾病的一种方法。通过高通量筛选(HTS)已经发现了一系列新型的4-羟基哌啶,其有效抑制了MIP-1α和RANTES与重组人CCR1趋化因子受体的结合。该模板各部分的结构活性关系被描述为:最初的HTS导联1已通过合成优化为高效受体拮抗剂6s。与其他人类7-TM受体相比,该化合物对CCR1的抑制作用具有至少200倍的选择性,包括其他趋化因子受体。此外,从体外功能测定中获得的数据证明了化合物6s和与结构相关的类似物对CCR1受体的功能拮抗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以化合物6s为代表的有效和选择性CCR1受体拮抗剂的发现和优化可能代表了一种治疗慢性炎性疾病的新方法。
    DOI:
    10.1021/jm990316l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苯乙腈 在 Ru-MACHO 、 三溴化磷potassium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5-bromo-2,2-diphenylpentanenitrile
    参考文献:
    名称:
    催化形式共轭加成:由腈和烯丙醇直接合成 δ-羟基腈
    摘要:
    醇和腈官能团在生化和化学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依赖于不饱和偶联伙伴的涉及 C-C 键形成的催化转化为合成、材料和药物化学中的过程创造了重要的途径。描述了由钌钳形络合物催化的腈与烯丙醇的简单和选择性偶联的发现,其耐受反应性官能团,例如氨基甲酸酯、磺酸酯、烯烃、氰基和三氟甲基取代的苄腈。双键异构化后,高烯丙醇还提供 1,4-加成产物。机理研究支持烯丙醇最初通过催化剂选择性氧化为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然后是 1,由碱催化的苄基腈的 4-共轭加成和随后的羰基官能团催化还原,导致形成 δ-羟基腈产物。这种串联过程的催化循环是通过密度泛函理论研究建立的。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这种催化方案成功合成了阿尼帕米药物。还证明了 δ-羟基腈产物在合成生物活性分子及其进一步功能化中的用途。
    DOI:
    10.1021/acscatal.1c0527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is 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A Novel Class of Dithiocarbamic Acid Esters as Anticancer Agent
    作者:Xueling Hou、Zemei Ge、Tingmin Wang、Wei Guo、Jun Wu、Jingrong Cui、Chingsan Lai、Runtao Li
    DOI:10.1002/ardp.201000259
    日期:2011.5
    Based on a novel lead compound 4‐methylpiperazine‐1‐carbodithioic acid 3‐cyano‐3,3‐diphenylpropyl ester 1, the systematic structural modification was carried out. All th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evaluated for their in‐vitro anticancer activities on four to six different cell lines 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Most of the tested compounds could sel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HL‐60 and Bel‐7402
    以新型先导化合物4-甲基哌嗪-1-碳二硫代酸3-氰基-3,3-二苯丙酯1为基础,进行了系统结构修饰。所有合成的化合物都在三种不同浓度下对四到六种不同细胞系的体外抗癌活性进行了评估。大多数被测化合物在中等浓度下都能选择性抑制HL-60和Bel-7402细胞系的生长。选择四种化合物(3f、3g、3n和5)进行IC50测试,结果显示三种化合物(3g、3n和5)对HL-60的活性几乎与化合物1相同或略弱和三种化合物(3f、3g 和 3n)对 Bel-7402 的效力比化合物 1 高 2 倍以上。用移植的肝细胞癌 22 作为体内测试模型评估了 3n HCl 的体内功效。研究发现,3n·HCl能显着抑制肿瘤的生长,且该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同时,与化合物1·HCl相比,化合物3n·HCl表现出较低的毒性,其体重减轻很小。这些结果证实,化合物 3n·HCl 比先导化合物 1·HCl 更有效。初步结构-活性关系表明: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muscarinic activity of some imidazolium derivatives
    作者:Hiroyuki Miyachi、Hiromi Kiyota、Mitsuru Segawa
    DOI:10.1016/s0960-894x(99)00517-x
    日期:1999.10
    A series of imidazolium salt derivatives was prepared as part of a search for subtype-selective antimuscarinic agents. On the basis of measurements of the antimuscarinic activity and subtype-selectivity for M2 and M3 muscarinic receptors, th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of these compounds are discussed.
    作为寻找亚型选择性抗毒蕈碱剂的一部分,制备了一系列咪唑鎓盐衍生物。基于对M2和M3毒蕈碱受体的抗毒蕈碱活性和亚型选择性的测量,讨论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活性关系。
  • [EN] NOVEL BICYCLIC PYRIDINONES AS GAMMA-SECRETASE MODULATORS<br/>[FR] NOUVELLES PYRIDINONES BICYCLIQUES UTILISÉES COMME MODULATEURS DE GAMMA-SÉCRÉTASE
    申请人:PFIZER
    公开号:WO2015049616A1
    公开(公告)日:2015-04-09
    Compounds and pharmaceutically acceptable salts of the compounds are disclosed, wherein the compounds have the structure of Formula I I as defined in the specification. Corresponding pharmaceutical compositions, methods of treatment, methods of synthesis, and intermediates are also disclosed.
    所述化合物及其药用可接受的盐已被披露,其中这些化合物具有规范中定义的 Formula I 的结构。相应的药物组合物、治疗方法、合成方法和中间体也已被披露。
  • Synthesis and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Biphenyl Amides That Modulate the US28 Receptor
    作者:Ana Kralj、Elif Kurt、Nuska Tschammer、Markus R. Heinrich
    DOI:10.1002/cmdc.201300369
    日期:2014.1
    To prepare and biologically evaluate 38 new potential US28 allosteric modulators, we employed a straightforward synthetic route involving radical arylation. The study was based on a former lead structure but with the dihydroisoquinolinone moiety replaced by substituted biphenyls.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new biphenyl‐derived ligands led to a preliminary pharmacophore
    为了制备和生物学评估38种潜在的US28变构调节剂,我们采用了一种涉及自由基芳基化的简单合成途径。该研究基于以前的铅结构,但二氢异喹啉酮部分被取代的联苯取代。对新的联苯衍生配体之间的构效关系的研究导致了初步的药效团模型,并发现了四个具有完全反向激动剂特性的有前途的候选物。
  • 1,4-双取代-1,2,3,6-四氢吡啶类化合物、其 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公开号:CN107602446B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式I所示的1,4‑双取代‑1,2,3,6‑四氢吡啶类化合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特别地,本发明所述化合物为一种全新结构的靶向menin‑MLL相互作用界面的小分子抑制剂,所述抑制剂用于多种肿瘤的干扰和治疗,更优选地,所述肿瘤为白血病、肝癌、脑瘤、骨髓瘤、胰腺癌、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膀胱癌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癌。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