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3,6:4,5-tr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 | 91667-55-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3,6:4,5-tr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
英文别名
——
1,2:3,6:4,5-tr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化学式
CAS
91667-55-9
化学式
C15H26O6
mdl
——
分子量
302.368
InChiKey
HVXWABNWNBONQN-DDHJBXDO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1
  • 重原子数:
    21.0
  • 可旋转键数:
    1.0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5.38
  • 氢给体数:
    0.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乙酸酐1,2:3,6:4,5-tr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盐酸 作用下, 生成 3,6-di-O-acetyl-1,2:4,5-d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 、 Acetic acid (R)-2-acetoxy-1-((3aR,4R,8aR)-2,2,6,6-tetramethyl-tetrahydro-[1,3]dioxolo[4,5-e][1,3]dioxepin-4-yl)-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1,2:5,6-二-O-异亚丙基-d-甘露醇的合成:比较研究
    摘要:
    摘要使用(a)丙酮和氯化锌,(b),2,2-二甲氧基丙烷,1,2-二甲氧基乙烷和氯化锡(II)和(c)2-甲氧基丙烯对d-甘露醇进行丙酮化的三种不同方法,使用气液色谱技术对N,N-二甲基甲酰胺和对甲苯磺酸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比较。在每个反应中,均会形成异构体二缩醛,但方法a可以以最高收率(63%)生成1,2:5,6-二缩醛。方法b和c提供的缩醛混合物比文献中提出的更为复杂,并且两种方法都比a便宜。可以分离出新的1,2:3,6:4,5-三-O-异亚丙基-d-甘露醇,并将其分级水解与1,2:3,4:5,6-三缩醛的水解进行比较。
    DOI:
    10.1016/0008-6215(84)85087-9
  • 作为产物:
    描述:
    甘露醇丙酮 在 zinc(II) chloride 作用下, 反应 22.0h, 以4.2%的产率得到mannitol triacetonide
    参考文献:
    名称:
    1,2:5,6-二-O-异亚丙基-d-甘露醇的合成:比较研究
    摘要:
    摘要使用(a)丙酮和氯化锌,(b),2,2-二甲氧基丙烷,1,2-二甲氧基乙烷和氯化锡(II)和(c)2-甲氧基丙烯对d-甘露醇进行丙酮化的三种不同方法,使用气液色谱技术对N,N-二甲基甲酰胺和对甲苯磺酸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比较。在每个反应中,均会形成异构体二缩醛,但方法a可以以最高收率(63%)生成1,2:5,6-二缩醛。方法b和c提供的缩醛混合物比文献中提出的更为复杂,并且两种方法都比a便宜。可以分离出新的1,2:3,6:4,5-三-O-异亚丙基-d-甘露醇,并将其分级水解与1,2:3,4:5,6-三缩醛的水解进行比较。
    DOI:
    10.1016/0008-6215(84)85087-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ynthesis of 1,2:5,6-di-O-isopropylidene-d-mannitol: a comparative study
    作者:János Kuszmann、Éva Tomori、Ingrid Meerwald
    DOI:10.1016/0008-6215(84)85087-9
    日期:1984.5
    Abstract Three different methods of acetonation of d -mannitol using ( a ) acetone and zinc chloride, ( b ), 2,2-dimethoxypropane, 1,2-dimethoxyethane, and tin(II) chloride, and ( c ) 2-methoxypropene, N,N -dimethylformamide, and p -toluenesulfonic acid were studied in detail and compared, using gas-liquid chromatographic techniques. In each reaction, isomeric diacetals are formed, but method a gives
    摘要使用(a)丙酮和氯化锌,(b),2,2-二甲氧基丙烷,1,2-二甲氧基乙烷和氯化锡(II)和(c)2-甲氧基丙烯对d-甘露醇进行丙酮化的三种不同方法,使用气液色谱技术对N,N-二甲基甲酰胺和对甲苯磺酸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比较。在每个反应中,均会形成异构体二缩醛,但方法a可以以最高收率(63%)生成1,2:5,6-二缩醛。方法b和c提供的缩醛混合物比文献中提出的更为复杂,并且两种方法都比a便宜。可以分离出新的1,2:3,6:4,5-三-O-异亚丙基-d-甘露醇,并将其分级水解与1,2:3,4:5,6-三缩醛的水解进行比较。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绿木霉菌素 甲基2,3-脱水-4,6-O-亚苄基-Alpha-D-吡喃糖苷 甲基 2,3-脱水-4,6-亚苄基-ALPHA-D-吡喃甘露糖苷 替达霉素B 替达霉素A 普罗孕酮 戊二酰-2-(羟甲基)蒽并醌 反式-4-环己烯-1,2-二羰基二氯 二氧杂环庚烷 乙基(1R,7S,8r)-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8-羧酸酯 三乙基二胺 alpha-高-3-脱氧-3,3-二甲基-2,4-二氧杂-25-羟基维他命D3 8,8-二氯-4-乙基-3,5-二氧杂双环[5.1.0]辛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10-基甲醇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3-酮 6-[(1E,3E,5E)-6-[(1S,2S,3R,5R,6R)-2,8-二羟基-1,3,5,6-四甲基-4,7-二氧杂双环[3.2.1]辛烷-3-基]己-1,3,5-三烯基]-4-甲氧基-5-甲基吡喃-2-酮 5-甲氧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溴-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5-氟-5,7,7-三(三氟甲基)-6-[2,2,2-三氟-1-(三氟甲基)乙亚基]-1,4-二氧杂环庚烷 5,5,6,6-四氟-1,3-二氧杂环庚烷 4-苯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5-环氧-2-甲氧基-6-甲基-四氢-吡喃-3-醇 4,4-二甲基-3,5,8-三氧杂双环[5,1,0]辛烷 4,4-[(3,20-二氧代孕甾-4-烯-14,17-二基)二氧基]丁酸 3’,5’-脱水胸苷 3-(2-甲基-2-丙基)-7,12-二氧杂螺[5.6]十二烷 3,7,9-三氧杂三环[4.2.1.02,4]壬烷-5-醇 3,7,10-三氧杂三环[4.3.1.02,4]癸烷 3,6-二氧杂-1-环庚醇 3,4-环氧-4-甲基四氢吡喃 2-亚甲基-1,3-二氧烷 2,5-邻亚甲基-d-甘露醇 1-羟基-3,6-二氧杂双环[3.2.1]辛烷-2-酮 1-甲基-4,7-二氧杂双环[4.1.0]庚烷 1-[3-(1,3-二氧杂环庚烷)苯基]-环丙胺 1-(3,5-脱水-2-脱氧-Β-D-苏-戊呋喃糖基)胸腺嘧啶 1,6:2,3-二酐-β-D-吡喃甘露糖 1,5:3,4-二去氢-2-脱氧戊糖醇 1,5:2,3-二脱水-4,6-O-亚苄基-D-蒜糖醇 1,5:2,3-二脱水-4,6-O-[(R)-苯基亚甲基]-D-蒜糖醇 1,5-二氧杂环庚烷-2-酮 1,4-二氧杂环庚烷-6-酮 1,3:2,5:4,6-三-o-亚甲基-D-甘露糖醇 1,3-二氧杂草 1,3-二噁庚环-5-醇,2,2-二甲基-6-(1,4,7,10-四氮杂环十二碳-1-基)- 1,2:3,4-二环氧环戊烷 (5R)-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庚烷-5-甲醛 (1R,2R)-2-[(1aS,8aS)-4beta-(3-呋喃基)-八氢-4abeta-甲基-8-亚甲基-2-氧代环氧乙烷并[d][2]苯并吡喃-7alpha-基]-2,6,6-三甲基-5-氧代-3-环己烯-1-乙酸甲酯 (1S,2S,4S,5S)-1-azido-2-hydroxymethyl-4-(thymin-1-yl)-3,6-dioxabicyclo[3.2.0]hepta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