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butenyl-α-D-mannopyranoside | 1174137-51-9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butenyl-α-D-mann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2S,3S,4S,5S,6R)-2-(but-3-en-1-yloxy)-6-(hydroxymethyl)tetrahydro-2H-pyran-3,4,5-triol;3-butenyl α-D-mannoside
3-butenyl-α-D-mann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174137-51-9
化学式
C10H18O6
mdl
——
分子量
234.249
InChiKey
VDNOKVNTQJWRAC-ZJDVBMN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62
  • 重原子数:
    16.0
  • 可旋转键数:
    5.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8
  • 拓扑面积:
    99.38
  • 氢给体数:
    4.0
  • 氢受体数:
    6.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butenyl-α-D-mannopyranoside 在 C39H52Cl2N4O3Ru 、 magnesium chloride 作用下, 以 乙酸-D3重水 为溶剂, 反应 5.0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水中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的酸辅助直接烯烃复分解。
    摘要:
    证明了在水性介质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中使用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通过在弱酸性水溶液条件下使用水溶性,胺官能化的Hoveyda-Grubbs催化剂,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产性螯合和异构化来实现未保护的烯烃官能化的α-d-甘露聚糖和α-d-吡喃半乳糖苷的自易位。 。与烯丙醇的交叉复分解也可以以合理的选择性实现。少量(2.5体积%)的乙酸的存在增加了自易位产物的形成,同时显着减少了烯烃的异构化过程。此外,在大量(0.01 mm)蛋白质存在下,催化活性得以保留,强调了在生物条件下这种碳-碳键形成反应的潜力。这些结果证明了在与生物系统相容的温和条件下在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直接使用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结构的潜力,从而使其能够用于例如药物发现和蛋白质衍生化。
    DOI:
    10.1002/chem.201903155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水中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的酸辅助直接烯烃复分解。
    摘要:
    证明了在水性介质中的烯烃复分解反应中使用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的能力。通过在弱酸性水溶液条件下使用水溶性,胺官能化的Hoveyda-Grubbs催化剂,可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减少非生产性螯合和异构化来实现未保护的烯烃官能化的α-d-甘露聚糖和α-d-吡喃半乳糖苷的自易位。 。与烯丙醇的交叉复分解也可以以合理的选择性实现。少量(2.5体积%)的乙酸的存在增加了自易位产物的形成,同时显着减少了烯烃的异构化过程。此外,在大量(0.01 mm)蛋白质存在下,催化活性得以保留,强调了在生物条件下这种碳-碳键形成反应的潜力。这些结果证明了在与生物系统相容的温和条件下在烯烃复分解反应中直接使用未保护的碳水化合物结构的潜力,从而使其能够用于例如药物发现和蛋白质衍生化。
    DOI:
    10.1002/chem.201903155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Hryniewicka; Walejko; Morzycki, Polish Journal of Chemistry, 2009, vol. 83, # 1, p. 75 - 80
    作者:Hryniewicka、Walejko、Morzycki、Witkowski
    DOI:——
    日期:——
  • Development of Mannosylated Lipid Nanoparticles for mRNA Cancer Vaccine with High Antigen Presentation Efficiency and Immunomodulatory Capability
    作者:Jiaqi Lei、Shaolong Qi、Xinyang Yu、Xiaomin Gao、Kai Yang、Xueyan Zhang、Meiqi Cheng、Bing Bai、Yunxuan Feng、Meixin Lu、Yangfan Wang、Hongjian Li、Guocan Yu
    DOI:10.1002/anie.202318515
    日期:2024.3.22
    Insufficient accumulation of lipid nanoparticles (LNPs)‐based mRNA vaccines in 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remains a key barrier to eliciting potent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Herein, we develop dendritic cells (DCs) targeting LNPs by taking advantage of mannose receptor‐mediated endocytosis. Efficient delivery of mRNA to DCs is achieved in vitro and in vivo utilizing the sweet LNPs (STLNPs‐Ma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of mRNA vaccine (STLNPs‐Man@mRNAOVA) results in a four‐fold higher uptake by DCs in comparison with commercially used LNPs. Benefiting from its DCs targeting ability, STLNPs‐Man@mRNAOVA significantly promotes the antitumor performances, showing a comparable therapeutic efficacy by using one‐fifth of the injection dosage as the vaccine prepared from normal LNPs, thus remarkably avoiding the side effects brought by conventional mRNA vaccines. More intriguingly, STLNPs‐Man@mRNAOVA exhibits the ability to down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 protein 4 on T cells due to the blockade of CD206/CD45 axis, showing brilliant potentials in promoting antitumor efficacy combined with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therapy.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