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丙甲草胺是都尔的活性成分,在美国和北美等地用量最大的高选择性酰胺类除草剂。其化学名称为2-甲基-6-乙基-N-(1-甲基-2-甲氧乙基)-N-氯代乙酰基苯胺。
作用异丙甲草胺主要通过杂草幼芽基部和芽吸收,向上传导。它抑制发芽种子蛋白质的合成,干扰胆碱渗入卵憐脂的合成,从而抑制幼芽与根部的生长,使杂草在幼芽阶段即被杀死而达到防除杂草的目的。该除草剂适用于大豆、玉米、棉花等作物田,可有效防治马唐、稗草、牛筋草、金狗尾草等多种杂草,并对马齿苋、觅菜等阔叶杂草也有一定效果。它是许多农作物中重要的除草剂之一。
制备在250ml烧瓶内加入胺醚(40g,0.1894mol),加入碳酸钠(11.2g,0.1042mol),再加入水11.1g,搅拌均匀后滴加氯乙酰氯(22.7g,0.1988mol)。滴加完毕继续搅拌10分钟。经化验发现转化率高达99.5%。随后用30g水洗涤产物,静置分层并弃去上层水,下层有机物通过真空脱水处理后得到异丙甲草胺54g,产率为98.5%,纯度为98%。
生物活性(S)-Metolachor 是一种苯胺的衍生物,常用作农药。
生态影响动物:在动物体内迅速、有效地吸收,并能通过粪便和尿液快速排出体外。它迅速被鼠肝微粒体氧合酶经过脱氯化、O-脱甲基化、侧链氧化以及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结合。
植物:包括氯乙酰基与天然产物的结合,醚结构水解及糖结合产物的形成。最终代谢产物为极性的、水溶性和不挥发性物质。
土壤/环境:有氧条件下的代谢产物主要是苯胺羰酸和磺酸衍生物。在实验室条件下,有氧环境中不同土壤的DT50值范围为7~53天(共18种土壤),田间环境中DT50值则为6~49天(共12种土壤)。DT90值分别为36~165天(同样来自12种土壤)。Koc值在61~369 L/kg之间,Kd值范围为0.3~44.8(15种土壤,pH 3.4~8.0,有机质含量0.2%~19.8%)。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S)-N-(1-methyl-2-hydroxyethyl)-N-chloroacetyl-2-ethyl-6-methylaniline | 87392-11-8 | C14H20ClNO2 | 269.771 |
—— | (S)-2-ethyl-N-(1-methoxypropan-2-yl)-6-methylaniline | 118604-70-9 | C13H21NO | 207.316 |
2-乙基-6-甲基-N-(1'-甲氧基-2'-丙基)苯胺 | 2-methyl-6-ethyl-N-(1-methyl-2-methoxyethyl)aniline | 51219-00-2 | C13H21NO | 207.316 |
—— | N-(2-Ethyl-6-methyl-phenyl)-alaninmethylester | —— | C13H19NO2 | 221.299 |
—— | (S)-(-)-N-(1'-Methyl-2'-hydroxyethyl)-2-ethyl-6-methylanilin | 82508-08-5 | C12H19NO | 193.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