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2,2,3,4,4六甲基膦1-氧化物 | 16083-94-6

中文名称
1,2,2,3,4,4六甲基膦1-氧化物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2,2,3,4,4-hexamethylphosphetane 1-oxide
英文别名
1,2,2,3,4,4-hexamethylphosphetane P-oxide;1,2,2,3,4,4-hexamethylphosphetane oxide;1,2,2,3,4,4-Hexamethylphosphetan-1-oxid;1,2,2,3,4,4-hexamethyl-1λ5-phosphetane 1-oxide
1,2,2,3,4,4六甲基膦1-氧化物化学式
CAS
16083-94-6
化学式
C9H19OP
mdl
——
分子量
174.223
InChiKey
VZDDSVNSOUGNB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2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17.1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聚(甲基氢硅氧烷)作为催化无碱 Wittig 反应中的还原剂
    摘要:
    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催化的、无碱的 Wittig 反应,以 PMHS 作为末端还原剂和乙酸丁酯作为绿色溶剂形成高度官能化的烯烃。聚(甲基氢硅氧烷)(PMHS)是一种无毒、环保、廉价且易于处理的还原剂。然而,固有的低反应性阻碍了其在催化反应中的适用性,例如 P( III )/P( V) 氧化还原循环反应。大多数这些催化系统包括高活性芳基硅烷,以促进氧化膦还原,并且与 PMHS 或类似的更可持续的末端还原剂不兼容。本文报道的基于甲基取代膦烷的催化剂体系在低催化剂负载下运行,无需额外的助催化剂,并允许使用 PMHS 作为末端还原剂。可以容忍多种官能团,并且合成了 25 种不同的烯烃,产率高达 96%,具有出色的立体选择性。机理研究表明,硅烷醇缩合形成水是硅氧烷形成的主要途径。
    DOI:
    10.1039/d1gc00953b
  • 作为产物:
    描述:
    2,4,4-三甲基-2-戊烯 在 aluminum (III) chloride 、 三氯化磷 作用下, 以 乙醚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1,2,2,3,4,4六甲基膦1-氧化物
    参考文献:
    名称:
    没有无空气技术的硼烷基杂环化。
    摘要:
    与先前报道的硼烷基杂环化方法相反,此处的反应在没有无空气技术的情况下进行,以获取合成上有用的硼化噻吩,苯并噻吩和异香豆素。几种衍生自不同杂环核的儿茶酚硼酸酯(Bcat)化合物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分解速率的比较显示出对杂环结构的强烈依赖性。然后利用从该比较中学到的经验教训,开发了在常压和湿溶剂条件下进行硼基杂环化反应的方法。与一般的湿度敏感性文献报道相反,此技术产生的Bcat产品子集具有色谱稳定性,并且可直接分离,消除了将其他合成物转化为更稳定的硼物种(例如频哪醇硼酸酯(Bpin))进行分离的要求。分离出的Bcat产品适用于各种下游功能化反应,包括其知名的Bpin同类产品无法进行的反应,显示Bcat反应伙伴的互补性并扩展了其已知的化学反应。这些结果表明,对取代概念和溶剂的概念性重新考虑对有机-Bcat化合物类别的稳定性和可分离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为开发其他实用的硼化空气方法奠定了基础。包括
    DOI:
    10.1021/acs.joc.0c01096
  • 作为试剂:
    描述:
    4-苯基吡啶-N-氧化物溶剂黄146苯佐卡因2,6-二甲基吡啶1,2,2,3,4,4六甲基膦1-氧化物2-溴-2-甲基丙二酸二乙酯二苯基硅烷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反应 16.0h, 以66%的产率得到N-(4-ethoxycarbonylphenyl)-N-(4-phenylpyridin-2-yl)acet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通过 PIII/PV 催化的串联缩合结合酰胺合成和活化:2-酰胺基吡啶的三组分组装
    摘要:
    报道了一种有机磷(P III /P V氧化还原)催化胺、羧酸和吡啶N-氧化物三组分缩合通过连续脱水生成 2-氨基吡啶的方法。虽然酰胺合成和官能化通常发生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但此处显示膦烷催化剂(与温和的溴氧化剂和末端氢硅烷还原剂一起)在自动串联催化级联中以化学选择性驱动这两个步骤。在单一有机催化活性中间体的作用下制备和官能化酰胺的能力为高效和模块化制备药物靶标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DOI:
    10.1021/jacs.1c07608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Reduction of Activated Alkenes by P <sup>III</sup> /P <sup>V</sup> Redox Cycling Catalysis
    作者:Lars Longwitz、Thomas Werner
    DOI:10.1002/anie.201912991
    日期:2020.2.10
    using a phosphetane oxide catalyst in the presence of a simple organosilane as the terminal reductant and water as the hydrogen source. Quantitative hydrogenation was observed when 1.0 mol % of a methyl‐substituted phosphetane oxide was employed as the catalyst. The procedure is highly selective towards activated double bonds, tolerating a variety of functional groups that are usually prone to reduction
    在简单的有机硅烷作为末端还原剂和水作为氢源的情况下,使用氧化膦催化剂可以轻松地还原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碳-碳双键。当使用1.0 mol%的甲基取代的氧化膦作为催化剂时,可以观察到定量氢化。该方法对活化的双键具有高度选择性,可以耐受通常易于还原的各种官能团。总共将25个烯烃和两个炔烃氢化成相应的烷烃,产率高达99%。值得注意的是,活性较低的聚(甲基氢硅氧烷)也可以用作末端还原剂。
  • A Biphilic Phosphetane Catalyzes N–N Bond-Forming Cadogan Heterocyclization via P<sup>III</sup>/P<sup>V</sup>═O Redox Cycling
    作者:Trevor V. Nykaza、Tyler S. Harrison、Avipsa Ghosh、Rachel A. Putnik、Alexander T. Radosevich
    DOI:10.1021/jacs.7b03260
    日期:2017.5.24
    chemoselective catalytic synthesis of 2H-indazoles, 2H-benzotriazoles, and related fused heterocyclic systems with good functional group compatibility. On the basis of both stoichiometric and catalytic mechanistic experiments, the reaction is proposed to proceed via catalytic PIII/PV═O cycling, where DFT modeling suggests a turnover-limiting (3+1) cheletropic addition between the phosphetane catalyst and nitroarene
    发现小环磷环 1,2,2,3,4,4-六甲基膦烷在氢硅烷末端还原剂存在下催化邻硝基苯扎二亚胺、邻硝基偶氮苯和相关底物的脱氧 NN 键形成 Cadogan 杂环化. 该反应提供了具有良好官能团兼容性的 2H-吲唑、2H-苯并三唑和相关稠合杂环系统的化学选择性催化合成。在化学计量和催化机理实验的基础上,该反应被提议通过催化 PIII/PV=O 循环进行,其中 DFT 模型表明磷烷催化剂和硝基芳烃底物之间存在限制周转的 (3+1) 螯合加成。
  • Some substitution reactions at the phosphorus of 2,2,3,4,4-pentamethyl-phosphetans
    作者:W. Hawes、S. Trippett
    DOI:10.1039/j39690001465
    日期:——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s at the phosphonium or phosphoryl centres of 2,2,3,4,4-pentamethylphosphetans proceed with retention of configuration at the phosphorus. 1-Aryl-2,2,3,4,4-pentamethylphosphetan oxides when treated with aryl-lithiums give aryl-(3-aryl-1,1,2,3,3-pentamethylpropyl)phosphine oxides. Additional evidence, involving deuterium labelling, is presented for the spirocyclohexa-1,4-diene
    在2,2,3,4,4-五甲基膦基的phospho或磷酰基中心的亲核取代会保留磷的构型。当用芳基-锂处理时,1-芳基-2,2,3,4,4-五甲基氧化膦氧化物得到芳基-(3-芳基-1,1,2,3,3-五甲基丙基)膦氧化物。对于由1,2,2,3,4,4-六甲基苯基碘化碘进行碱水解得到的氧化物的螺环六-1,4-二烯结构(III),提供了涉及氘标记的其他证据。
  • Driving Recursive Dehydration by P<sup>III</sup>/P<sup>V</sup> Catalysis: Annulation of Amines and Carboxylic Acids by Sequential C–N and C–C Bond Formation
    作者:Morgan Lecomte、Jeffrey M. Lipshultz、Shin-Ho Kim-Lee、Gen Li、Alexander T. Radosevich
    DOI:10.1021/jacs.9b06277
    日期:2019.8.14
    A method for the annulation of amines and carboxylic acids to form pharmaceutically relevant azaheterocycles via organophosphorus PIII/PV redox catalysis is reported. The method employs a phosphetane catalyst together with a mild bromenium oxidant and terminal hydrosilane reductant to drive successive C–N and C–C bond-forming dehydration events via the serial action of a catalytic bromophosphonium
    报道了一种通过有机磷 PIII/PV 氧化还原催化将胺和羧酸环化形成药学相关氮杂杂环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磷烷催化剂以及温和的溴鎓氧化剂和末端氢硅烷还原剂,通过催化溴鏻中间体的串联作用来驱动连续的 C-N 和 C-C 键形成脱水事件。这些结果证明了 PIII/PV 氧化还原催化的能力,能够实现重复的氧化还原中性转化,以补充 PIII/PV 对的共同还原驱动力。
  • Biphilic Organophosphorus-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sub>sp<sup>2</sup></sub>–H Amination: Evidence for a Nitrenoid in Catalytic Cadogan Cyclizations
    作者:Trevor V. Nykaza、Antonio Ramirez、Tyler S. Harrison、Michael R. Luzung、Alexander T. Radosevich
    DOI:10.1021/jacs.7b13803
    日期:2018.2.28
    equiv of phosphetane P-oxide 3·[O] and 2-nitrosobiphenyl.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investigations into the C-N bond forming event suggest the involvement of an oxazaphosphirane (2 + 1) adduct between 3 and 2-nitrosobiphenyl, which evolves through loss of phosphetane P-oxide 3·[O] to give the observed carbazole product via C-H insertion in a nitrene-like fashion.
    小环磷杂环烷烃 (1,2,2,3,4,4-六甲基膦烷, 3) 在氢硅烷末端还原剂存在下催化分子内 CN 键形成邻硝基联芳基和苯乙烯基衍生物的杂环化。该方法在操作简单的均相有机催化条件下提供了对各种咔唑和吲哚化合物的可扩展访问,如在 1 g 规模上进行的 17 个例子所证明的那样。原位 NMR 反应监测研究支持涉及催化 PIII/PV=O 循环的机制,其中三配位磷化合物 3 代表催化静止状态。对于邻硝基联苯催化转化为咔唑,确定了膦烷催化剂 3(一级)、底物(一级)和苯基硅烷(零级)的动力学反应顺序。对于差异 5-取代的 2-硝基联苯,通过吸电子取代基(哈米特因子 ρ = +1.5)加速转化,这与速率决定步骤中硝基底物上负电荷的累积一致。周转限制脱氧事件的 DFT 建模表明,磷烷催化剂 3 和 2-硝基联苯底物之间的速率决定性 (3 + 1) 螯合加成形成未观察到的五配位螺-双环二恶氮磷烷,其通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