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tolyl-2,3,4,6-tetra-O-pivaloyl-1-mercaptoglucose | 1384270-03-4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tolyl-2,3,4,6-tetra-O-pivaloyl-1-mercaptoglucose
英文别名
4-methylphenyl 2,3,4,6-tetra-O-pivaloyl-β-D-thioglucopyranoside;4-methylphenyl 2,3,4,6-tetra-O-pivaloyl-1-thio-β-D-glucopyranoside;[(2R,3R,4S,5R,6S)-3,4,5-tris(2,2-dimethylpropanoyloxy)-6-(4-methylphenyl)sulfanyloxan-2-yl]methyl 2,2-dimethylpropanoate
p-tolyl-2,3,4,6-tetra-O-pivaloyl-1-mercaptoglucose化学式
CAS
1384270-03-4
化学式
C33H50O9S
mdl
——
分子量
622.821
InChiKey
MKSQPDCFEXJSKP-RXFVIIJJ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8
  • 重原子数:
    43
  • 可旋转键数:
    15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
  • 拓扑面积:
    14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0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tolyl-2,3,4,6-tetra-O-pivaloyl-1-mercaptoglucoseN-碘代丁二酰亚胺三氟甲磺酸 、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甲醇二氯甲烷 为溶剂, 生成 morphine-6-β-D-gluc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一种合成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的方法,该方法可以葡萄糖和吗啡为起始原料,立体选择性的合成关键中间体带保护基的吗啡-6-β-D-葡萄糖(VI),继而脱掉保护基并选择性的氧化葡萄糖的伯羟基,得到目标产物吗啡-6-β-D-葡萄糖醛酸苷(I),这里,式(VI)中取代基的定义详见说明书。本发明合成方法原料经济易得,合成过程具有很高的立体选择性,目标产物产率高,且合成成本低,具有较高的工业价值。
    公开号:
    CN103421063B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烷基 S-葡糖苷的阳极反应性
    摘要:
    一系列烷基和芳基S-葡糖苷的伏安研究揭示了烷基S-葡糖苷对阳极氧化的反应模式,并发现与芳基衍生物的趋势存在显着差异。烷基S-葡糖苷的氧化电位,本文由方波伏安峰电位( E p )估计,取决于苷元的空间特性。被大体积基团取代的糖苷在电压比带有小糖苷配基的那些的值更正的电压下表现出E p值。在所有分析的烷基系列中观察到的这种关系由E p之间的良好线性相关性证明和各个烷基取代基的 Taft 空间参数 ( ES )。此外,苷元的空间特性作为主要反应性调节剂的作用得到了E p与苷元衍生的硫基自由基 (RS•) 的自由基稳定能 (RSE) 之间较差相关性的支持。相比之下,芳基葡糖苷的E p值与芳基取代基的 Hammett 参数 (σ+) 和 ArS• RSE 表现出极好的相关性,证明了活性自由基中间体的固有稳定性是控制芳基葡糖苷电化学反应性的主要因素。烷基和芳基S-葡糖苷之间的反应性差异也延伸到保护基团对EP
    DOI:
    10.1021/acs.joc.2c00222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ynthesis of 2-hydroxy glycals
    作者:Bin Qian、Qi-Dong You
    DOI:10.1016/j.tetlet.2012.05.016
    日期:2012.7
    A convenient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preparing 2-hydroxy glycals was developed from thioglycosides by using 1,4-dioxane–bromine complex/DMAP as an efficient promoter with good yield (61–85%). In this synthetic method, a wide range of sugar thioglycosides could be used as substrates.
    通过使用1,4-二恶烷-复合物/ DMAP作为高效的促进剂,并具有良好的产率(61-85%),从代糖苷开发了一种方便高效的制备2-羟基乙二醇的方法。在这种合成方法中,各种各样的糖糖苷可以用作底物。
  • Boron-Promoted Umpolung Reaction of Sulfonyl Chlorides for the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Thioglycosides via Reductive Deoxygenation Coupling Reactions
    作者:Siyu Li、Yujuan Wang、Lei Zhong、Siyu Wang、Zhengli Liu、Yuanwei Dai、Yun He、Zhang Feng
    DOI:10.1021/acs.orglett.2c00353
    日期:2022.4.8
    potential. Herein we disclose an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stereospecific synthesis of 1-thioglycosides via a boron-promoted reductive deoxygenation coupling reaction from readily accessible sulfonyl chlorides and glycosyl bromides. Our protocol features mild conditions and excellent functional group tolerance and stereoselectivity. The translational potential of this metal-free approach is demonstrated
    S-糖苷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并作为天然O-糖苷对应物的稳定模拟物,因此具有巨大的治疗潜力。在这里,我们公开了一种通过促进的还原脱氧偶联反应从容易获得的磺酰氯和糖基化物立体定向合成 1-糖苷的有效方法。我们的协议具有温和的条件和出色的官能团耐受性和立体选择性。这种无属方法的转化潜力通过天然产物和药物分子的后期糖多样化得到证明。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