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trifluorvinyl)-chlorphosphan | 2107-11-1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trifluorvinyl)-chlorphosphan
英文别名
bis-trifluorovinyl-phosphinous acid chloride;chloro-bis-trifluorovinyl-phosphine;Chlor-bis-trifluorvinyl-phosphin;Bis-(trifluoro-ethenyl)-chloro-phosphine;chloro-bis(1,2,2-trifluoroethenyl)phosphane
Bis(trifluorvinyl)-chlorphosphan化学式
CAS
2107-11-1
化学式
C4ClF6P
mdl
——
分子量
228.461
InChiKey
RPVIOCJDSBJRN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4
  • 重原子数:
    12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and structures of some perfluorovinyl-substituted phosphoranes
    摘要:
    DOI:
    10.1021/ja01036a01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全氟乙烯基膦衍生物的合成和配位化学。PPh(CFCF 2)2,cis- [PtCl 2 {PPh 2(CFCF 2)} 2 ]和[{AuCl [PPh 2(CFCF 2)]} 2 ]的单晶结构
    摘要:
    衍生自CF 3 CH 2 F的全氟乙烯基锂与氯取代的膦反应生成 高产率的PPh m(CF CF 2)n和P(CF CF 2)n Cl m(n  +  m = 3)类型的全氟乙烯基膦。空气和水分稳定化合物PPh(CF = CF 2)2的低温晶体结构测定提供了第一个报告的含全氟乙烯基材料的结构数据。在膦的全氟乙烯基中,CF键的距离[1.310(4),1.321(4),1.353(3)Å]有相当大的变化。这些配体的配位化学已经通过合成后期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实例进行了研究。顺式-[PtCl 2 {PPh 2(CF CF 2)} 2 ]和[{AuCl [PPh 2(CF CF 2)]} 2 ]·0.5CH 2 Cl 2的单晶结构测定结果被报道。 与相似的膦配合物的典型距离相比,在这两个分子中都观察到了较短的金属-磷距离[ d(Pt–P)av  = 2.231(3)和d(Au–P)av = 2.217(2)Å]。在对配合物[Mo(CO)5
    DOI:
    10.1039/a806535g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F: PerFHalOrg.3, 1.9, page 70 - 123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P: MVol.C, 274, page 629 - 631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P: MVol.C, 272, page 624 - 626
    作者:
    DOI:——
    日期:——
  • Organometallic and organometalloidal fluorine compounds. Part XI. The hydrolysis of trifluoromethylphosphorus compounds
    作者:F. W. Bennett、H. J. Emeléus、R. N. Haszeldine
    DOI:10.1039/jr9540003896
    日期:——
  • Sterlin et al., Khimicheskaya Nauka i Promyshlennost, 1959, vol. 4, p. 810
    作者:Sterlin et al.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