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sodium sesquicarbonat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sodium sesquicarbonate
英文别名
carbonate buffer;sodium carbonate - bicarbonate;trona;Sodium;hydrogen carbonate;carbonate
sodium sesquicarbonat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HO3*CO3*3Na
mdl
——
分子量
189.996
InChiKey
POECFFCNUXZPJT-UHFFFAOYSA-K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6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24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6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sodium sesquicarbonate 生成 sodium carbonate
    参考文献:
    名称:
    (Na2CO3 + NaHCO3 + H2O) 中的热力学关系和平衡:碳酸氢钠、七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天然碱的标准吉布斯形成能和其他性质:(Na2CO3·NaHCO3·2H2O) 和韦格沙伊德盐:(Na2CO3 ·3NaHCO3)
    摘要:
    摘要 对三组分系统 (Na2CO3 + NaHCO3 + H2O) 或 (Na2CO3 + CO2 + H2O) 中众多异质平衡的文献结果进行了严格评估。仔细注意活动系数和压力效应的评估。使用先前为反应物质确定的形成焓处理温度影响。评估了 298.15 K 下的标准吉布斯形成能:-(2714.94±0.30) kJ·mol-1 对 Na2CO3·7H2O(s);-(3428.61±0.40) kJ·mol-1 对于 Na2CO3·10H2O(s);-(851.30 ± 0.19) kJ·mol-1 对于 NaHCO3(s);-(2381.33 ± 0.55) kJ·mol-1 天然碱:Na2CO3·NaHCO3·2H2O(s);-(3604.72±0.80) kJ·mol-1 韦格沙伊德盐:Na2CO3·3NaHCO3(s)。298.15 K 对应的标准熵为:(422.36±1.50)、(562
    DOI:
    10.1016/0021-9614(82)90013-1
  • 作为产物:
    参考文献:
    名称:
    (Na2CO3 + NaHCO3 + H2O) 中的热力学关系和平衡:碳酸氢钠、七水碳酸钠、十水碳酸钠、天然碱的标准吉布斯形成能和其他性质:(Na2CO3·NaHCO3·2H2O) 和韦格沙伊德盐:(Na2CO3 ·3NaHCO3)
    摘要:
    摘要 对三组分系统 (Na2CO3 + NaHCO3 + H2O) 或 (Na2CO3 + CO2 + H2O) 中众多异质平衡的文献结果进行了严格评估。仔细注意活动系数和压力效应的评估。使用先前为反应物质确定的形成焓处理温度影响。评估了 298.15 K 下的标准吉布斯形成能:-(2714.94±0.30) kJ·mol-1 对 Na2CO3·7H2O(s);-(3428.61±0.40) kJ·mol-1 对于 Na2CO3·10H2O(s);-(851.30 ± 0.19) kJ·mol-1 对于 NaHCO3(s);-(2381.33 ± 0.55) kJ·mol-1 天然碱:Na2CO3·NaHCO3·2H2O(s);-(3604.72±0.80) kJ·mol-1 韦格沙伊德盐:Na2CO3·3NaHCO3(s)。298.15 K 对应的标准熵为:(422.36±1.50)、(562
    DOI:
    10.1016/0021-9614(82)90013-1
  • 作为试剂:
    描述:
    1-[(4R,5S)-2,2-dimethyl-5-(2-methylprop-2-enyl)-1,3-dioxolan-4-yl]ethanone 在 吡啶RuCl2(1,3-dimesityl-imidazolidin-2-yl)(PCy3)(=CHPh)2,6-二甲基吡啶盐酸 、 ruthenium trichloride 、 sodium sesquicarbonate 、 sodium tetrahydroborate 、 sodium periodate草酰氯 、 10 wt% Pd(OH)2 on carbon 、 mercury(II) diacetate氢气 、 sodium hydride 、 magnesium溶剂黄146二甲基亚砜1,2-二溴乙烷2-碘酰基苯甲酸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甲醇四氯化碳5,5-dimethyl-1,3-cyclohexadiene乙醚二氯甲烷二甲基亚砜N,N-二甲基甲酰胺乙腈 为溶剂, 反应 82.67h, 生成
    参考文献:
    名称:
    3−オキサビシクロ[3.3.0]オクタン骨格を有する化合物の製造方法、前記化合物、前記化合物の中間体、ゴマダラカミキリの性刺激剤、及びゴマダラカミキリの防除剤
    摘要:
    【课题】提供一种从具有三氧杂环[3.3.0]辛烷骨架的铅化合物中更方便地化学合成具有三氧杂环[3.3.0]辛烷骨架的化合物的方法。 【解决方案】制备由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方法。该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含有在防治小菜蛾中,以及防治剂中含有除虫剂等。 【选择图】无
    公开号:
    JP2017095381A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Investigation of the formation of wegscheiderite, Na<sub>2</sub>CO<sub>3</sub>· 3NaHCO<sub>3</sub>
    作者:Matthew C. Ball、Rosemary A. Clarke、Alec N. Strachan
    DOI:10.1039/ft9918703683
    日期:——
    The reaction of sodium carbonate with water vapour and carbon dioxide has been studied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343–368 K in pure carbon dioxide, and at pressures of water vapour between 1 × 104 and 5 × 104 N m–2. The products of reaction, sodium hydrogencarbonate and/or wegscheiderite, vary with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and stability fields are presented. Reaction 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of wegscheiderite are probably diffusion controlled but are complicated by side reactions. The rate of formation of wegscheiderite is very dependent on the partial pressure of water vapour: analysis of this dependence suggests that sodium carbonate monohydrate is the most likely intermediate.
    研究了碳酸钠与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在纯二氧化碳中的反应,温度范围为 343-368 K,水蒸气压力介于 1 × 104 和 5 × 104 N m-2 之间。反应产物碳酸氢钠和/或魏格舍得石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并给出了稳定性场。形成麦哲伦石的反应机制可能是扩散控制的,但副反应使其变得复杂。麦饭石的形成速度与水蒸气分压有很大关系:对这种关系的分析表明,一水碳酸钠最有可能是中间产物。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Na: SVol.3, 4.6, page 1338 - 1358
    作者:
    DOI:——
    日期:——
  • Gmelin Handbuch der Anorganischen Chemie, Gmelin Handbook: Zn: MVol., 116, page 297 - 300
    作者:
    DOI:——
    日期:——
  • Lagarde, L., 1945, vol. 18, p. 1 - 128
    作者:Lagarde, L.
    DOI:——
    日期:——
  • Sainte-Claire Deville, Annales de Chimie et de Physique, <hi>1851</hi>, vol. 33, p. 101 - 101
    作者:Sainte-Claire Deville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