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 | 1084-11-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
英文别名
di-(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di-p-tolylphosphinic acid;Di-p-tolyl-phosphinsaeure;bis(4-methylphenyl)phosphoric acid
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化学式
CAS
1084-11-3
化学式
C14H15O2P
mdl
——
分子量
246.246
InChiKey
KLLICJFQHGANFI-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
  • 重原子数:
    17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14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6399090

SDS

SDS:f5cd128b940c1652efb1ab4677a07ff5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N-甲基吡咯烷酮硫酰氟1,8-二氮杂双环[5.4.0]十一碳-7-烯 作用下, 以93 %的产率得到di-p-tolylphosphinic fluoride
    参考文献:
    名称:
    SO2F2 介导的温和条件下 P(O)–H 和 P(O)–OH 化合物的氟化
    摘要:
    随着有机磷氟化合物在制药工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其合成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在此,我们报告了一种使用硫酰氟作为氟化试剂对 P(O)-H 和 P(O)-OH 化合物进行有效氟化的策略。该策略避免了使用昂贵或复杂的氟化制备试剂,可以在温和条件下且无需额外氧化剂的情况下方便地构建各种氟膦酸盐和膦酰氟酸盐。
    DOI:
    10.1021/acs.joc.3c01364
  • 作为产物:
    描述:
    ethyl di-p-tolylphosphinate 在 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以80%的产率得到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将Arynes插入P–O键:C–P和C–O键的一步同时构建
    摘要:
    描述了将芳烃插入到P–O键中以制备邻羟基取代的芳基膦氧化物,-次膦酸酯和-膦酸酯。这种新颖的反应可以一步一步同时形成C-P和C-O键,在温和且无过渡金属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收率和区域选择性。所得邻羟基的容易的后续转化将这些反应扩展到其他邻位取代的芳基磷化合物的容易构造。
    DOI:
    10.1021/acs.orglett.6b03283
  • 作为试剂:
    描述:
    1-辛炔(1R,2S,5R)-2-isopropyl-5-methylcyclohexyl phenylphosphinate 在 Me2Pd(PPhMe2)2bis(4-methylphenyl)phosphinic acid 作用下, 以 甲苯 为溶剂, 反应 4.0h, 生成 menthyl (R)p-phenyl[(E)-1-octen-1-yl]phosphinate 、
    参考文献:
    名称:
    OPTICALLY ACTIVE ALKENYLPHOSPHINIC ACID ESTER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摘要:
    公开号:
    EP1375505B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CC-assisted direct esterification of phosphinic and phosphoric acids with <i>O</i>-nucleophiles
    作者:Biquan Xiong、Gang Wang、Congshan Zhou、Yu Liu、Jiandong Li、Pangliang Zhang、Kewen Tang
    DOI:10.1080/10426507.2017.1395438
    日期:2018.4.3
    -promoted protocol for the selective and controllable esterification of P(O)OH compounds using O-nucleophiles (alcohols and phenols) as efficient esterification reagents is described. This method features a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functional-group tolerance, meaning a simple way to synthesize a broad spectrum of phosphinic and phosphoric acid esters from basic starting materials with moderate to excellent
    图形摘要 摘要描述了使用 O-亲核试剂(醇和酚)作为有效酯化试剂对 P(O)OH 化合物进行选择性和可控酯化的新型高效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促进方案。该方法具有高效率和良好的官能团耐受性,这意味着一种简单的方法可以从碱性原料合成广谱的次膦酸酯和磷酸酯,收率中等至极好。
  • 一种以P(O)-OH化合物与含甲基取代芳香烃 制备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湖南理工学院
    公开号:CN107602609B
    公开(公告)日:2020-07-2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四丁基碘化铵作为催化剂,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含甲基芳香烃类化合物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与氧化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底物适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以及需要用到对环境有害试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磷酸酯类衍生物。
  • Synthesis of nonsymmetrical dialkylamines on the basis of diphenylphosphinic amides
    作者:N. A. Bondarenko、A. V. Kharlamov、A. G. Vendilo
    DOI:10.1007/s11172-009-0256-3
    日期:2009.9
    amides Ph2P(O)NR’R″ thus formed. When the (EtO)2P(O) and Bu2P(O) protecting groups are used, N-alkylation of primary amides is accompanied by the formation of Et—O and P—N bond cleavage products, respectively. A study of the stability of the N-alkylamides R 2P(O)NHR’ (R = Ph, p-MeC6H4, p-CIC6H4, Bu) under strong alkaline conditions used in the phase transfer N-alkylation showed that an increase in the
    开发了一种使用 Ph2P(O) 保护基团合成非对称二烷基胺 (CnH2n+1)2NH (n = 1–12) 的简便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 Todd-Atherton 反应将单烷基胺连续转化为伯二苯基次膦酸 N-烷基酰胺 Ph2P(O)NHR'(R' = CnH2n+1,n = 1-12),这些化合物的相转移 N-烷基化,以及从而形成仲酰胺Ph2P(O)NR'R''的水解。当使用 (EtO)2P(O) 和 Bu2P(O) 保护基团时,伯酰胺的 N-烷基化分别伴随着 Et-O 和 PN 键断裂产物的形成。N-烷基酰胺 R 2P(O)NHR' (R = Ph, p-MeC6H4, p-CIC6H4, Bu) 在相转移 N-烷基化中使用的强碱性条件下表明,氮原子和磷原子上的取代基给电子能力的增加导致 PN 键断裂程度的降低。在氮原子上含有β-羟乙基基团的伯和仲二苯基次膦酰胺在碱性条件下极不稳定,并定量转化为二苯基次膦酸盐。
  • 一种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醇高效酯化制 备有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
    申请人:湖南理工学院
    公开号:CN106749396B
    公开(公告)日:2020-12-1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高选择性合成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膦酸酯类衍生物的方法,其采用多肽催化剂作为缩合试剂,以含P(O)‑OH类化合物与醇作为反应底物,反应体系加入了有机溶剂。该方法的优点:催化剂廉价易得;底物适用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安全可靠;所得目标产物的选择性接近100%,产率高达90%以上。该方法解决了传统合成有机膦酸酯类化合物的反应选择性差、反应步骤繁琐、产率低以及需要用到对环境有害试剂等不足,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本发明同时还提供了对应的含不同取代官能团的有机膦酸酯类衍生物。
  • Direct, oxidative halogenation of diaryl- or dialkylphosphine oxides with (dihaloiodo)arenes
    作者:Jasmin Eljo、Graham K. Murphy
    DOI:10.1016/j.tetlet.2018.06.044
    日期:2018.8
    The oxidative halogenation of diaryl- or dialkylphosphine oxides with the hypervalent iodine reagents (difluoroiodo)toluene (p-TolIF2, 1) and (dichloroiodo)benzene (PhICl2, 2) is reported. Phosphoric fluorides could be recovered in 32–75% yield, or they could be trapped with EtOH to give the corresponding phosphinate in typically good yield. Phosphoric chlorides were not readily isolable, and were
    与高价碘试剂(difluoroiodo)甲苯(二芳基二烷基膦或氧化物的氧化卤化p -TolIF 2,1)和(dichloroiodo)苯(PhICl 2,2被报告)。磷的氟化物可以32-75%的产率回收,或者可以将其用EtOH捕集,以通常良好的产率得到相应的次膦酸酯。磷氯化物不易分离,并被乙醇和胺亲核试剂截留,以最高90%的收率得到二芳基或二烷基膦酸膦和次膦酰胺。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