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7-二叔丁基萘 | 10275-58-8

中文名称
2,7-二叔丁基萘
中文别名
2,7-二-叔丁基萘
英文名称
2,7-di-tert-butylnaphthalene
英文别名
2,7-ditert-butylnaphthalene
2,7-二叔丁基萘化学式
CAS
10275-58-8
化学式
C18H24
mdl
——
分子量
240.389
InChiKey
IHRUNSCACKKOP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104°C
  • 沸点:
    335.1±12.0 °C(Predicted)
  • 密度:
    0.935±0.06 g/cm3(Predicted)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格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9
  • 重原子数:
    18
  • 可旋转键数:
    2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44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0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2909090
  • 储存条件:
    请将密封于阴凉干燥处。

SDS

SDS:a0183a5b3779367c20f2f762d70fd303
查看
1.1 产品标识符
: 2,7-Di-tert-butylnaphthalene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无数据资料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供科研用途,不作为药物、家庭备用药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眼刺激 (类别2A)
慢性水生毒性 (类别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警告
危险申明
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
H413 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长期持续有害影响。
警告申明
预防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穿戴防护手套/ 眼保护罩/ 面部保护罩。
措施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37 + P313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处理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C18H24
分子式
: 240.38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2,7-Di-tert-butylnaphthalene
-
CAS 号 10275-58-8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耐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人员的预防,防护设备和紧急处理程序
使用个人防护设备。 防止粉尘的生成。 防止吸入蒸汽、气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物进入下水道。
防止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抑制和清除溢出物的方法和材料
收集、处理泄漏物,不要产生灰尘。 扫掉和铲掉。 存放进适当的闭口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防止粉尘和气溶胶生成。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一般性的防火保护措施。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容器保持紧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按照良好工业和安全规范操作。 休息前和工作结束时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带有防护边罩的安全眼镜符合 EN166要求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防渗透的衣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含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须暴露于有害环境中,请使用P95型(美国)或P1型(欧盟 英国
143)防微粒呼吸器。如需更高级别防护,请使用OV/AG/P99型(美国)或ABEK-P2型 (欧盟 英国 143)
防毒罐。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无数据资料
f) 起始沸点和沸程
无数据资料
g) 闪点
无数据资料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汽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辛醇--水的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6.728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强氧化剂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突变性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可能有害。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摄入 如服入是有害的。
皮肤 如果通过皮肤吸收可能是有害的。 可能引起皮肤刺激。
眼睛 造成严重眼刺激。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无数据资料
12.2 持久存留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蓄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利的影响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作为未用过的产品弃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海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国际空运危规: 非危险货物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国际海运危规: - 国际空运危规: -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制备方法与用途

化学性质:针状结晶(溶于乙醇),熔点为103-104℃。

用途:作为咳宁的中间体。

生产方法:通过萘与氯代叔丁烷在无水三氯化铝催化下进行缩合反应制得。

上下游信息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2,7-二叔丁基萘aluminum oxide 、 bis-triphenylphosphine-palladium(II) chloride 、 N-溴代丁二酰亚胺(NBS)四(三苯基膦)钯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lithiumcaesium carbonate三乙胺copper(ll) bromide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1,4-二氧六环甲醇四氯化碳N,N-二甲基甲酰胺甲苯正丁醇 为溶剂, 反应 218.0h, 生成 3-(2,5-di-tert-butyl-perylen-9-yl)propionic acid eth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ylene-桥-锚发色化合物的合成与性能。
    摘要:
    寻求控制发色团/半导体特性以实现能源和信息科学新技术的要求,需要对原子级电荷载流子动力学的详细了解,这通常可以通过使用模型系统来实现。ylene-桥-锚化合物是研究TiO 2上基本电荷转移过程的成功模型,而TiO 2仍是最常研究和技术上重要的界面之一,主要是由于per的电子和光学特性。然而,仍很少探索完全开发exploit与接头(=桥锚)单元的ylene取代模式的能力。在这里,我们开发了2,5-二叔丁基per(DtBuPe)-桥锚化合物t- Bu基取代基可通过结合使用Friedel-Crafts烷基化,溴化,铱催化的硼化和钯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来防止π堆积以及周围和邻位的一个或两个连接单元。在peri(12b),ortho(15b),peri(12b),ortho(15b),peri(15b),peri(15b),peri(18b)和邻,邻(21b)。π共轭连接基的存在会严重影响未占用轨道{LUMO,LUMO
    DOI:
    10.1021/acs.jpca.0c04609
  • 作为产物:
    描述:
    Sodium;3,6-ditert-butylnaphthalene-1-sulfonate 在 硫酸 作用下, 生成 2,7-二叔丁基萘
    参考文献:
    名称:
    THE DISULPHONATION OF 2,6- AND 2,7-DI-t-BUTYLNAPHTHALENE
    摘要:
    已发现,当2,6-二叔丁基萘和2,7-二叔丁基萘分别与2摩尔当量的氯磺酸反应时,它们会形成相同的二磺酸。有人建议这种酸是2,6-二叔丁基萘-4,8-二磺酸。提供了支持所提出结构的证据,包括核磁共振谱。
    DOI:
    10.1139/v62-266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THE STRUCTURE OF DI-<i>tert</i>-BUTYLNAPHTHALENESULPHONIC ACIDS
    作者:Marcel Menard、Leonard Mitchell、Jacqueline Komlossy、Averil Wrigley、Francis L. Chubb
    DOI:10.1139/v61-088
    日期:1961.4.1

    Commercial sodium di-tert-butylnaphthalenesulphonate has been resolved into its isomers, which were shown to be sodium 2,6- and 2,7-di-tert-butylnaphthalene-4-sulphonates.

    商业化的二-叔丁基萘磺酸钠已经被解析为其同分异构体,这些同分异构体被确认为钠2,6-和2,7-二-叔丁基萘-4-磺酸盐。
  • Equatorial Preference in the C−H Activation of Cycloalkanes:  GaCl<sub>3</sub>-Catalyzed Aromatic Alkylation Reaction
    作者:Fumi Yonehara、Yoshiyuki Kido、Hiraku Sugimoto、Satoshi Morita、Masahiko Yamaguchi
    DOI:10.1021/jo030093d
    日期:2003.8.1
    The alkylation reaction is considered to involve the C[bond]H activation of cycloalkanes with GaCl(3) at the tertiary center followed by the migration of carbocations and 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 yielding thermodynamically stable products. The stereochemistry of the reaction reveals that GaCl(3) activates the equatorial tertiary C[bond]H rather than the axial tertiary C[bond]H.
    GaCl(3)使用环烷烃催化萘或菲的芳族烷基化。C 6 C键的形成主要发生在底物的最小受阻位置,并且通常获得关于环烷烃部分的赤道异构体。双环[4.4.0]癸烷与萘的反应发生在萘的2-位和环烷烃的2-或3-碳原子处,产物在结合处具有反式构型,在萘基具有赤道构型组。值得注意的是,事实证明,顺式-双环[4.4.0]癸烷比反式异构体具有更高的反应性,并且基于GaCl(3)的周转率“ TON”高达20。1,2-二甲基环己烷的反应类似,顺式异构体比反式异构体更具反应性。如果烷基小于叔丁基,则单烷基环烷烃在仲碳处反应。金刚烷类在三级1-位反应。烷基化反应被认为涉及在叔中心用GaCl(3)活化环烷烃的C [H]活化,然后迁移碳阳离子和亲电芳族取代,从而产生热力学稳定的产物。该反应的立体化学表明,GaCl(3)激活了赤道的叔CH而不是轴向的叔CH。烷基化反应被认为涉及在第三级中心用GaCl(3)活化环烷烃的C
  • Steric Modulations in the Reversible Dimerizations of Phenalenyl Radicals via Unusually Weak Carbon-Centered π- and σ-Bonds
    作者:V. Zaitsev、S. V. Rosokha、M. Head-Gordon、J. K. Kochi
    DOI:10.1021/jo051612a
    日期:2006.1.1
    self-associations of various tricyclic phenalenyl radicals lead reversibly to either π- or σ-dimers, depending on alkyl-substitution patterns at the α- and β-positions. Thus, the sterically encumbered all-β-substituted tri-tert-butylphenalenyl radical (2•) affords only the long-bonded π-dimer in dichloromethane solutions, under conditions in which the parent phenalenyl radical (1•) leads to only the σ-dimer. Further
    取决于在α和β位置的烷基取代方式,各种三环菲基自由基的自发自缔合可逆地导致π或σ二聚体。因此,在空间上受全β-取代的三叔丁基苯菲基自由基(2 •)在母体菲烯基(1 •)仅导致σ-二聚体。进一步的产权负担1 •带有一对α,β-或β,β-叔丁基取代基,以及另外的甲基和乙基(如在空间位阻的菲烯基中3 •− 6 •)不会抑制σ-二聚体。ESR光谱已成功用于监测两个反磁性(2-电子)二聚体的形成;紫外可见光谱法通过其强烈的近红外波段专门鉴定了π-二聚体。这些菲基自由基的不同温度相关光谱(ESR和UV-vis)行为允许对σ-二聚体的12±2 kcal mol - 1的键焓进行定量评估,其中在理论上考虑到了异常低的值在形成这种键时,伴随着苯菲烯基(芳族)π-共振能量的大量损失。
  • The Alkylation of Naphthalene over One-Dimensional Fourteen-Membered Ring Zeolites. The Influence of Zeolite Structure and Alkylating Agent on the Selectivity for Dialkylnaphthalenes
    作者:Yoshihiro Sugi、Hiroyoshi Maekawa、Hiroaki Naiki、Kenichi Komura、Yoshihiro Kubota
    DOI:10.1246/bcsj.81.1166
    日期:2008.9.15
    The alkylation, i.e., isopropylation, s-butylation, and t-butylation, of naphthalene (NP) was examined over one-dimensional fourteen-membered (14-MR) zeolites: CIT-5 (CFI), UTD-1 (DON), and SSZ-53 (SFH), and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over H-mordenite (MOR) to elucidate how zeolite structure and alkylating agent play roles in the shape-selective catalysis. The β,β-selectivities (for β,β-dialkylnaphthalene (2,6- and 2,7-dialkylnaphthalenes, β,β-DAN)) and the 2,6-selectivities (for 2,6-DAN) were varied with the types of zeolite and of alkylating agent. MOR gave high β,β-selectivities in the all alkylations in the range of 150–300 °C. However, the 14-MR zeolites, CFI, DON, and SFH, gave much lower β,β-selectivities in the isopropylation: bulky and less stable α,β- and α,α-diisopropylnaphthalenes (α,β-DIPN: 1,3-, 1,5-, and 1,7-DIPN); α,α-DIPN (1,4- and 1,5-DIPN) were predominantly obtained under kinetic control at low temperatures, and stable and less bulky β,β-DIPN were formed under thermodynamic control at high temperatures. The β,β-selectivities were higher than 95% over CFI in the s-butylation, and increased from 50–60% at 150 °C to 75% at 300 °C over DON and SFH, respectively. They were almost 100% in the t-butylation over all zeolites. The alkylation over MOR occurred with high 2,6-selectivities in the range of 150–250 °C: 60% for the isopropylation, 80% for the s-butylation, and 95% for the t-butylation. CFI, DON, and SFH gave the 2,6-selectivities in the range of 5–30% in the isopropylation, 65%, 55%, and 50%, respectively, in the s-butylation, and higher than 80% in the t-butylation. These different features are explained by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least bulky DAN isomers from the other isomers by steric restriction with the zeolite channels at the transition states: β,β-DAN from the DAN isomers, and 2,6-DAN from β,β-DAN. The bulkiness of alkylating agent also enhances the discrimination of the isomers, particularly, between 2,6- and 2,7-DAN. The β,β- and 2,6-selectivities are synergistically governed by the zeolite channel and the bulkiness of alkylating agents.
    研究了萘 (NP) 在一维十四元胞(14-MR)沸石上的烷基化,即异丙基化、叔丁基化和叔丁基化:CIT-5(CFI)、UTD-1(DON)和 SSZ-53(SFH),并与 H-莫来石(MOR)上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以阐明沸石结构和烷基化剂如何在形状选择催化中发挥作用。β,β-选择性(对 β,β-二烷基萘(2,6- 和 2,7-二烷基萘,β,β-DAN))和 2,6-选择性(对 2,6-DAN)随沸石类型和烷化剂的不同而变化。在 150-300 °C 范围内,MOR 在所有烷基化反应中都具有较高的β,β-选择性。然而,14-MR 沸石、CFI、DON 和 SFH 在异丙基化反应中的 β、β-选择性要低得多:体积大且不太稳定的 α、β- 和 α、α-二异丙基萘(α、β-DIPN:α,β-二异丙基萘(α,β-DIPN:1,3-、1,5- 和 1,7-DIPN);α,α-二异丙基萘(1,4- 和 1,5-DIPN)主要是在低温下通过动力学控制获得的,而稳定且体积较小的 β,β-二异丙基萘则是在高温下通过热力学控制形成的。在 s 丁基化反应中,相对于 CFI 的 β,β-选择性高于 95%,相对于 DON 和 SFH 的 β,β-选择性分别从 150 ℃ 时的 50-60% 增加到 300 ℃ 时的 75%。在所有沸石上的 t-丁基化过程中,烷基化率几乎达到 100%。在 150-250 °C的范围内,在 MOR 上发生的烷基化具有很高的 2,6-选择性:异丙基化为 60%,s-丁基化为 80%,t-丁基化为 95%。CFI、DON 和 SFH 在异丙基化反应中的 2,6 选择性为 5-30%,在 s-丁基化反应中分别为 65%、55% 和 50%,而在 t-丁基化反应中则高于 80%。这些不同特征的原因是,在过渡状态下,沸石通道的立体限制将体积最小的 DAN 异构体与其他异构体区分开来:β,β-DAN 与 DAN 异构体区分开来,2,6-DAN 与 β,β-DAN 区分开来。烷基化剂的体积也提高了异构体的鉴别能力,特别是 2,6- 和 2,7-DAN 之间的鉴别能力。沸石通道和烷基化剂的体积对 β、β- 和 2,6-选择性具有协同作用。
  • Study of regioselective dialkylation of naphthalene in the presence of reusable zeolite catalysts
    作者:Keith Smith、Simon D. Roberts、Gamal A. El-Hiti
    DOI:10.1039/b212775j
    日期:2003.4.23
    Highly regioselective dialkylation of naphthalene using various alkylating agents can be achieved over zeolite catalysts. For example, the tert-butylation of naphthalene (1) using tert-butanol in cyclohexane over a dealuminated H-Mordenite (HM) zeolite has been optimised to give a 60% yield of 2.6-di-tert-butylnaphthalene (3) with a 2.6/2.7 ratio of over 50. This has been achieved by varying the reaction
    在沸石催化剂上,可以使用各种烷基化剂实现萘的高度区域选择性的二烷基化。例如,已优化了在环己烷中使用叔丁醇在脱铝的H-丝光沸石(HM)沸石上对叔丁基萘(1)进行叔丁基化的方法,以得到60%的2.6-二叔丁基萘(3)。 2.6 / 2.7的比例超过50。这是通过改变反应时间,温度,溶剂,压力,叔丁醇,溶剂和催化剂的量,催化剂的Si / Al比例以及添加方式来实现的。沸石可以通过加热容易地再生并再利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