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1,1,1,2,2,3,4,5,5,6,6,6-十二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 | 1735-48-4

中文名称
1,1,1,2,2,3,4,5,5,6,6,6-十二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erfluoro-3,4-dimethylhexane
英文别名
3H,4H-dodecafluoro-3,4-bis-trifluoromethyl-hexane;1,1,1,2,2,3,4,5,5,6,6,6-dodecafluoro-3,4-bis(trifluoromethyl)hexane;perfluoro-3,4-dimethyl-hexane;Perfluor-3,4-dimethyl-hexan
1,1,1,2,2,3,4,5,5,6,6,6-十二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化学式
CAS
1735-48-4
化学式
C8F18
mdl
——
分子量
438.059
InChiKey
AILNJPONTDNFHN-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6.5
  • 重原子数:
    26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0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8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03399090

SDS

SDS:4bb1a3ee4e4e4f26b6f6678e2a93e682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1,1,1,2,2,3,4,5,5,6,6,6-十二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 作用下, 反应 0.5h, 以0.35 g的产率得到2-bromononafluorobutane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氟乙烯低聚物的反应。第1部分。五聚体和六聚体以及四聚体和五聚体的氟加合物的一些热解反应
    摘要:
    这些高度支化的碳氟化合物在玻璃珠上的热解引起CC键的优先热解,其中存在最大的碳取代。在230°F的氟化钴(III)上氟化全氟-3,4-二甲基己-3-烯(四聚物)(I)和全氟-4-乙基-3,4-二甲基己-2-烯(五聚物)(II)在145℃和145℃下分别给出了相应的饱和碳氟化合物(III)和(IV),尽管II主要是在250℃下给出了饱和的四聚体(III)。III在500-520°的温度下单独热解会生成全氟-2-甲基丁烷(V),而在溴或甲苯的存在下进行III的热解则分别会生成2-溴萘基氟丁烷(VI)和2H-九氟丁烷(VII)。单独对全氟-3-乙基-3,4-二甲基己烷(IV)进行热解,得到全氟-2-甲基丁烷(V),全氟-2-甲基丁-1-烯(VIII)的混合物,全氟-3-甲基戊烷(IX),全氟-3,3-二甲基戊烷(X)和全氟-3,4-二甲基己烷(III)。IV在溴存在下的热解得到(VI)和3-溴
    DOI:
    10.1016/s0022-1139(00)82660-3
  • 作为产物:
    描述:
    perfluoro-3,4-dimethylhex-3-ene 在 cobalt (III) fluoride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145 g的产率得到1,1,1,2,2,3,4,5,5,6,6,6-十二氟-3,4-二(三氟甲基)己烷
    参考文献:
    名称:
    四氟乙烯低聚物的反应。第1部分。五聚体和六聚体以及四聚体和五聚体的氟加合物的一些热解反应
    摘要:
    这些高度支化的碳氟化合物在玻璃珠上的热解引起CC键的优先热解,其中存在最大的碳取代。在230°F的氟化钴(III)上氟化全氟-3,4-二甲基己-3-烯(四聚物)(I)和全氟-4-乙基-3,4-二甲基己-2-烯(五聚物)(II)在145℃和145℃下分别给出了相应的饱和碳氟化合物(III)和(IV),尽管II主要是在250℃下给出了饱和的四聚体(III)。III在500-520°的温度下单独热解会生成全氟-2-甲基丁烷(V),而在溴或甲苯的存在下进行III的热解则分别会生成2-溴萘基氟丁烷(VI)和2H-九氟丁烷(VII)。单独对全氟-3-乙基-3,4-二甲基己烷(IV)进行热解,得到全氟-2-甲基丁烷(V),全氟-2-甲基丁-1-烯(VIII)的混合物,全氟-3-甲基戊烷(IX),全氟-3,3-二甲基戊烷(X)和全氟-3,4-二甲基己烷(III)。IV在溴存在下的热解得到(VI)和3-溴
    DOI:
    10.1016/s0022-1139(00)82660-3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Pyrolysis of branched-chain perfluoroalkanes in the presence of halogens
    作者:Claudio Tonelli、Vito Tortelli
    DOI:10.1016/0022-1139(93)02945-b
    日期:1994.5
    perfluoroalkanes in the presence of molecular halogens (Cl2, Br2, I2) has been studied. The clear-cut cleavage of the most hindered carbon-carbon bond and the trapping by halogens of the intermediate radicals so formed account for the product distribution. Kinetic measurements support a mechanism based on homolytic rupture of the perfluoroalkanes as the rate-determining step, followed by the fast reaction
    研究了一些高度支化的全氟烷烃在分子卤素(Cl 2,Br 2,I 2)存在下的热分解。如此阻碍形成的最受阻碍的碳-碳键的清楚裂解和卤素的捕集导致了产物的分布。动力学测量结果支持了一种机制,该机制基于全氟烷烃的均相断裂作为速率确定步骤,然后是中间体与卤素的快速反应。
  • The Mechanism of Fluorination. IV.<sup>1</sup>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and of Fluorine Concentration upon the Olefin Dimerization Reaction. A New Fluorination Apparatus<sup>2</sup>
    作者:William T. Miller、James O. Stoffer、George. Fuller、Andrew C. Currie
    DOI:10.1021/ja01055a013
    日期:1964.1
  • COE, P. L.;SELLERS, S. F.;TATLOW, J. C.;FIELDING, H. C.;WHITTAKER, G., J. FLUOR.CHEM., 1981, 18, N 4, 417-439
    作者:COE, P. L.、SELLERS, S. F.、TATLOW, J. C.、FIELDING, H. C.、WHITTAKER, G.
    DOI:——
    日期:——
  • CHAMBERS R. D.; MUSGRAVE W. K. R.; SARGENT C. R., J. CHEM. SOC. PERKIN TRANS., 1981, PART 1, NO 4, 1071-1077
    作者:CHAMBERS R. D.、 MUSGRAVE W. K. R.、 SARGENT C. R.
    DOI:——
    日期:——
  • US3950235A
    申请人:——
    公开号:US3950235A
    公开(公告)日:1976-04-1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