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 | 68502-19-2

中文名称
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
中文别名
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
英文名称
N1-methyl-4-ethylsulfonyl-benzene-1,2-diamine
英文别名
4-(Ethylsulfonyl)-N1-methylbenzene-1,2-diamine;4-ethylsulfonyl-1-N-methylbenzene-1,2-diamine
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化学式
CAS
68502-19-2
化学式
C9H14N2O2S
mdl
——
分子量
214.288
InChiKey
PUDJLGMEUVHMJG-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8
  • 重原子数:
    1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1.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3
  • 拓扑面积:
    80.6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4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21590090

SDS

SDS:578cd30360a30ebba95e55112aaea398
查看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吲哚甲醛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 在 sodium metabisulfi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反应 5.0h, 以28%的产率得到5-(ethylsulfonyl)-2-(1H-indol-3-yl)-1-methyl-1H-benzo[d]imidazole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抗雌激素活性。
    摘要:
    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由于其抗增殖和抗雌激素作用最近受到关注。但是,尚未研究它们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共有的结构相似性和分子机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分别取代苯并咪唑和吲哚基团的第一个(R 1)和第五个(R 2)位置,合成了新型的乙基磺酰基吲哚-苯并咪唑衍生物。随后,我们进行了1 H NMR,13 C NMR,质谱和计算机分析这些新型吲哚-苯并咪唑的对接分析和抗癌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与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系MDA-MB-231相比,吲哚-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增殖作用在雌激素(E2)反应性细胞系MCF-7和HEPG2之间更为相似。选择R 1:对氟苄基团成员作为前导化合物,因为它们具有有效的抗癌作用和对ER的适度结构亲和力。所选择的化合物的微阵列表达分析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R 1:对氟苄基:48,49,50,51 ; R 1:3,4-二氟苄基:53)有助于确定衍生物
    DOI:
    10.1016/j.bioorg.2020.103929
  • 作为产物:
    描述:
    4-氯苯磺酰氯硫酸 、 palladium 10% on activated carbon 、 氢气potassium nitrate 作用下, 以 乙醇 为溶剂, 20.0~90.0 ℃ 、275.8 kPa 条件下, 反应 8.0h, 生成 4-(乙基磺酰基)-n1-甲基苯-1,2-二胺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抗癌/抗雌激素活性。
    摘要:
    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由于其抗增殖和抗雌激素作用最近受到关注。但是,尚未研究它们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共有的结构相似性和分子机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分别取代苯并咪唑和吲哚基团的第一个(R 1)和第五个(R 2)位置,合成了新型的乙基磺酰基吲哚-苯并咪唑衍生物。随后,我们进行了1 H NMR,13 C NMR,质谱和计算机分析这些新型吲哚-苯并咪唑的对接分析和抗癌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与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系MDA-MB-231相比,吲哚-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增殖作用在雌激素(E2)反应性细胞系MCF-7和HEPG2之间更为相似。选择R 1:对氟苄基团成员作为前导化合物,因为它们具有有效的抗癌作用和对ER的适度结构亲和力。所选择的化合物的微阵列表达分析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R 1:对氟苄基:48,49,50,51 ; R 1:3,4-二氟苄基:53)有助于确定衍生物
    DOI:
    10.1016/j.bioorg.2020.103929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D137939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Design, synthesis and anticancer/antiestrogenic activities of novel indole-benzimidazoles
    作者:Fikriye Zengin Karadayi、Murat Yaman、Mehmet Murat Kisla、Ayse G. Keskus、Ozlen Konu、Zeynep Ates-Alagoz
    DOI:10.1016/j.bioorg.2020.103929
    日期:2020.7
    Indole-benzimidazoles have recently gained attention due to their antiproliferative and antiestrogenic effects. However, their structural similarities and molecular mechanisms shared with 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 (SERMs) have not yet been investigated. In this study, we synthesized novel ethylsulfonyl indole-benzimidazole derivatives by substituting the first (R1) and fifth (R2) positions
    吲哚-苯并咪唑类化合物由于其抗增殖和抗雌激素作用最近受到关注。但是,尚未研究它们与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RM)共有的结构相似性和分子机制。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通过分别取代苯并咪唑和吲哚基团的第一个(R 1)和第五个(R 2)位置,合成了新型的乙基磺酰基吲哚-苯并咪唑衍生物。随后,我们进行了1 H NMR,13 C NMR,质谱和计算机分析这些新型吲哚-苯并咪唑的对接分析和抗癌活性筛选研究。发现与雌激素受体阴性(ER-)细胞系MDA-MB-231相比,吲哚-苯并咪唑类药物的抗增殖作用在雌激素(E2)反应性细胞系MCF-7和HEPG2之间更为相似。选择R 1:对氟苄基团成员作为前导化合物,因为它们具有有效的抗癌作用和对ER的适度结构亲和力。所选择的化合物的微阵列表达分析和基因富集分析(GSEA)(R 1:对氟苄基:48,49,50,51 ; R 1:3,4-二氟苄基:53)有助于确定衍生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