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Colegate首次从灰苦马豆中分离出一种纯毒素,并命名为苦马豆素(Swainsonine),确定其分子式为C8H15O3N,化学名称为(1S,2R,8R,8AR)-1,2,8-八氢吲哚啶三醇。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和扩展,人们发现苦马豆素可作为免疫调节剂、抗HIV及扩散抑制剂、抗病毒和细胞保护剂等药物使用,并初步证明其对人体恶性肿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制备自1984年人工合成了苦马豆素后,各国化学工作者积极研发人工合成方法。鉴于苦马豆素分子结构是双杂环且有4个手性构型,许多化学工作者设计合成路线时都以不饱和吲哚里西啶环、二环内酰胺化合物、环烯胺化合物和吡喃酮作为关键中间体。在合成过程中也应用了烯烃复分解反应、双羟基化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等重要反应类型。八倾吲嗪三醇的合成路线图如下:
Swainsonine是从紫云英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生物碱类,为α-甘露糖苷酶(α-mannosidase)抑制剂,具有抗肿瘤活性。
化学性质苦马豆素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可溶于甲醇、乙醇、DMSO等有机溶剂。它来源于黄花棘豆、疯草(豆科黄芪属和棘豆属统称疯草)以及灰苦马豆。
用途苦马豆素具有抗病毒、抗菌及抗肿瘤作用,对治疗感染性疾病和免疫抑制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 | (1S,2R,8R,8aS)-8-hydroxy-1,2-O-iso-propylideneoctahydro-1,2,8-indolizidine triol | 228098-81-5 | C11H19NO3 | 213.277 |
1,2-异亚丙基苦马豆素 | (3aR,9R,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 | 85624-09-5 | C11H19NO3 | 213.277 |
—— | Acetic acid (1S,2R,8R,8aR)-1,2-diacetoxyoctahydroindolizin-8-yl ester | 72741-89-0 | C14H21NO6 | 299.324 |
中文名称 | 英文名称 | CAS号 | 化学式 | 分子量 |
---|---|---|---|---|
1,2-异亚丙基苦马豆素 | (3aR,9R,9aR,9bS)-octahydro-2,2-dimethyl-[1,3]dioxolo[4,5-a]indolizin-9-ol | 85624-09-5 | C11H19NO3 | 213.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