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 70841-78-0

中文名称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indolizidine-1,3-dione
英文别名
tetrahydro-indolizine-1,3-dione;Tetrahydroindolizine-1,3(2H,5H)-dione;6,7,8,8a-tetrahydro-5H-indolizine-1,3-dione
四氢-吲哚嗪-1,3-二酮化学式
CAS
70841-78-0
化学式
C8H11NO2
mdl
MFCD06796633
分子量
153.181
InChiKey
PQHMWZAXLPCIC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11
  • 可旋转键数:
    0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75
  • 拓扑面积:
    37.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33990090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在 sodium azide 、 3-氯磺酰基苯甲酸 作用下, 以 乙腈 为溶剂, 以53 %的产率得到2-diazotetrahydroindolizine-1,3(2H,5H)-dione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氮特特拉姆酸通过 Rh(II) 催化的 O–H 插入/碱基促进环化提供类似天然的螺环 Δα,β-丁烯内酯
    摘要:
    3-重氮四胺酸被发现是最近发现的类似天然 Δ α,β -螺丁烯内酯方法的有效底物,该方法通过 Rh(II) 催化的 O-H 插入丙炔酸,然后进行碱促进的分子内迈克尔加成。目标Δα ,β-螺丁烯内酯通常以高产率获得,并且在手性5-单取代3-重氮四甲酸的情况下,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我们在这里报道的Δα ,β-螺丁烯内酯的合成实际上对丙炔酸的结构不敏感,尽管它对3-重氮四甲酸的结构有些敏感,从而表现出相当大的范围。因此,鉴定出了适合实现上述方法的一类新的α-重氮羰基化合物。
    DOI:
    10.1021/acs.joc.2c0260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重氮特特拉姆酸通过 Rh(II) 催化的 O–H 插入/碱基促进环化提供类似天然的螺环 Δα,β-丁烯内酯
    摘要:
    3-重氮四胺酸被发现是最近发现的类似天然 Δ α,β -螺丁烯内酯方法的有效底物,该方法通过 Rh(II) 催化的 O-H 插入丙炔酸,然后进行碱促进的分子内迈克尔加成。目标Δα ,β-螺丁烯内酯通常以高产率获得,并且在手性5-单取代3-重氮四甲酸的情况下,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我们在这里报道的Δα ,β-螺丁烯内酯的合成实际上对丙炔酸的结构不敏感,尽管它对3-重氮四甲酸的结构有些敏感,从而表现出相当大的范围。因此,鉴定出了适合实现上述方法的一类新的α-重氮羰基化合物。
    DOI:
    10.1021/acs.joc.2c0260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hort Syntheses of (-)-<b>(</b> <b><i>R</i></b> <b>)</b>-Pyrrolam A and (1<b><i>S</i></b>)-1-Hydroxyindolizidin-3-one
    作者:Rainer Schobert、André Wicklein
    DOI:10.1055/s-2007-966035
    日期:——
    (-)-( R)-Pyrrolam A was prepared in five steps, 95% ee and 25% yield, from ( R)-benzyl prolinate. Closure of the pyrrolidine ring was effected by a domino addition-Wittig alkenation reaction with ylide Ph 3 PCCO, immobilized on a polystyrene resin. An indolizidinone was obtained likewise from ( R)-benzyl pipecolate. The reduction of 1-ketopyrrolizidinones and 1-ketoindolizidinones is described.
    (-)-(R)-Pyrrolam A 由 (R)-脯氨酸苄酯分五步制备,95% ee 和 25% 产率。吡咯烷环的闭合通过与叶立德 Ph 3 PCCO 的多米诺加成-维蒂希烯化反应实现,固定在聚苯乙烯树脂上。同样由(R)-苄基哌可酸得到吲哚齐酮。描述了 1-ketopyrrolizidinones 和 1-ketoindolizidinones 的还原。
  • Diazo Tetramic Acids Provide Access to Natural-Like Spirocyclic Δ<sup>α,β</sup>-Butenolides through Rh(II)-Catalyzed O–H Insertion/Base-Promoted Cyclization
    作者:Dmitry Dar’in、Grigory Kantin、Daria Glushakova、Vladimir Sharoyko、Mikhail Krasavin
    DOI:10.1021/acs.joc.2c02600
    日期:——
    3-Diazotetramic acids were found to be valid substrates for the recently discovered approach toward natural-like Δα,β-spirobutenolides via Rh(II)-catalyzed O–H insertion into propiolic acids followed by base-promoted intramolecular Michael addition. The target Δα,β-spirobutenolides were obtained in generally high yields and, in the case of chiral 5-monosubstituted 3-diazotetramic acids, high diastereoselectivity
    3-重氮四胺酸被发现是最近发现的类似天然 Δ α,β -螺丁烯内酯方法的有效底物,该方法通过 Rh(II) 催化的 O-H 插入丙炔酸,然后进行碱促进的分子内迈克尔加成。目标Δα ,β-螺丁烯内酯通常以高产率获得,并且在手性5-单取代3-重氮四甲酸的情况下,具有高非对映选择性。我们在这里报道的Δα ,β-螺丁烯内酯的合成实际上对丙炔酸的结构不敏感,尽管它对3-重氮四甲酸的结构有些敏感,从而表现出相当大的范围。因此,鉴定出了适合实现上述方法的一类新的α-重氮羰基化合物。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长春内日啶 钩藤碱e 钩藤碱d 钩藤碱A 钩藤碱 C 钩藤碱 虎皮楠生物碱B 甲基二氯镓 流涎胺 栗精胺 柯诺辛B 柯诺辛 恩卡林碱 F 异钩藤碱 异帽叶碱 异去氢钩藤碱 帽柱叶碱 四氢-吲哚嗪-1,3-二酮 去氢钩藤碱 卡拉巴宾 六氢吲嗪-8-酮 六氢吲哚嗪-3,7-二酮 六氢-5(1H)-吲嗪硫酮 六氢-3(2H)-吲嗪硫酮 八氢吲嗪 八氢-6,7-吲嗪二醇 八倾吲嗪三醇 二环[2.2.1]庚烷-2-醇,3-(二甲氨基)-,[1S-(内,内)]-(9CI) 丙酸,2,2-二甲基-,八氢-7,8-二羟基-1,6-中氮茚二基酯,1S-(1.α.,6.β.,7.α.,8.β.,8a.β.)- 一叶萩碱 一叶秋碱 α.-塔洛-九吡喃糖,1,6:2,3-二脱水-4,7,8,9-四脱氧- [(1S,6S,7S,8R,8aR)-1,7,8-三羟基-1,2,3,5,6,7,8,8a-八氢吲嗪-6-基] 丁酸酯 N-[(1S,6S,7R,8R,8aR)-1,7,8-三羟基辛氢-6-吲哚嗪基]乙酰胺 8a-乙炔基-2,3,5,6,7,8-六氢-1H-吲嗪 8-氨基-3-氧代八氢-1-吲嗪羧酸 8-中氮茚醇,八氢-1,6,7-三(苯基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6,7-二羟基苦马豆素 5(1H)-中氮茚酮,六氢-,(R)- 4-氨基-1H-苯并咪唑-6-羧酸 2-甲基-5-氧代八氢-3-吲嗪甲醛 1-甲基八氢-1-吲哚嗪并l 1,7,8-中氮茚三醇,八氢-6-(1-甲基丙基)氨基- 1,6,7-中氮茚三醇,八氢-8-甲氧基-,1S-(1.α.,6.β.,7.α.,8.β.,8a.β.)- 1,2-异亚丙基苦马豆素 (八氢吲哚啉-8-基)-甲醇 (R)-12-羟基十八烷酸 (8aS)-六氢-5,8-吲嗪二酮 (6S,7R,8R,8aR)-1,2,3,5,6,7,8,8a-八氢吲嗪-6,7,8-三醇 (6R,8AS)-6-(8-氨基-1-溴咪唑并[1,5-A]吡嗪-3-基)六氢中氮-3(2H)-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