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溴乙酸-13C2 | 52947-00-9

中文名称
溴乙酸-13C2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13C2-bromoacetic acid
英文别名
[13C2]-2-bromoacetic acid;1,2-13C-bromoacetic acid;Bromoacetic-13c2 acid;2-bromoacetic acid
溴乙酸-13C2化学式
CAS
52947-00-9
化学式
C2H3BrO2
mdl
MFCD00002679
分子量
140.927
InChiKey
KDPAWGWELVVRCH-ZDOIIHCH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47-49 °C (lit.)
  • 沸点:
    208 °C (lit.)
  • 闪点:
    >230 °F
  • 溶解度:
    氯仿(微溶)、甲醇(微溶)
  • 稳定性/保质期:
    遵照规定使用和储存,则不会分解。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4
  • 重原子数:
    5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5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危险品标志:
    T,C,N
  • 安全说明:
    S26,S36/37/39,S45,S61
  • 危险类别码:
    R23/24/25,R50,R35
  • WGK Germany:
    2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3425 8/PG 2
  • 储存条件:
    保持贮藏器密封,并将其放入一个紧密的容器中。应储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

SDS

SDS:580e862fb34d0f2c2d4e7a9f72e72abd
查看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溴乙酸-13C2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13C Labeled bromoacetic acid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仅用于研发。不作为药品、家庭或其它用途。

模块 2. 危险性概述
2.1 GHS-分类
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3)
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3)
急性毒性, 经皮 (类别 3)
皮肤腐蚀 (类别 1A)
严重眼睛损伤 (类别 1)
呼吸过敏 (类别 1)
急性水生毒性 (类别 1)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象形图
警示词 危险
危险申明
H301 吞咽会中毒
H311 皮肤接触会中毒
H314 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
H331 吸入会中毒。
H334 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H40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警告申明
预防措施
P260 不要吸入粉尘或烟雾。
P264 操作后彻底清洁皮肤。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护目镜/戴面罩.
P285 如通风不良,须戴呼吸防护设备。
事故响应
P301 + P310 如果吞下去了: 立即呼救解毒中心或医生。
P301 + P330 + P331 如果吞咽:漱口,不要催吐。
P303 + P361 + P353 如果皮肤(或头发)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用水清洗皮肤/淋
浴。
P304 + P340 如吸入: 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休息,并保持呼吸舒畅的姿势。
P305 + P351 + P338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缓慢温和地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
出,取出隐形眼镜,然后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P322 具体处置(见本标签上提供的急救指导)。
P361 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
P363 沾污的衣服清洗后方可再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 + P233 存放于通风良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13C Labeled bromoacetic acid
别名
: 13C2H3BrO2
分子式
: 140.93 g/mol
分子量
组分 浓度或浓度范围
Bromoacetic acid-13C2
<=100%
化学文摘登记号(CAS 52947-00-9
No.) 607-065-00-X
索引编号

模块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 向到现场的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如呼吸停止,进行人工呼吸。 请教医生。
皮肤接触
立即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 立即将患者送往医院。 请教医生。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食入
禁止催吐。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通过口喂任何东西。 用水漱口。 请教医生。
4.2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无数据资料

模块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溴化氢气
5.3 给消防员的建议
如必要的话,戴自给式呼吸器去救火。
5.4 进一步信息
无数据资料

模块 6. 泄露应急处理
6.1 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
戴呼吸罩。 避免粉尘生成。 避免吸入蒸气、烟雾或气体。 保证充分的通风。 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避免吸入粉尘。
6.2 环境保护措施
如能确保安全,可采取措施防止进一步的泄漏或溢出。 不要让产品进入下水道。
一定要避免排放到周围环境中。
6.3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
收集和处置时不要产生粉尘。 扫掉和铲掉。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
6.4 参考其他部分
丢弃处理请参阅第13节。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充气保存 吸湿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备防护眼部。
皮肤保护
戴手套取 手套在使用前必须受检查。
请使用合适的方法脱除手套(不要接触手套外部表面),避免任何皮肤部位接触此产品.
使用后请将被污染过的手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有效的实验室规章程序谨慎处理. 请清洗并吹干双手
所选择的保护手套必须符合EU的89/686/EEC规定和从它衍生出来的EN 376标准。
身体保护
全套防化学试剂工作服, 防护设备的类型必须根据特定工作场所中的危险物的浓度和数量来选择。
呼吸系统防护
如危险性评测显示需要使用空气净化的防毒面具,请使用全面罩式多功能微粒防毒面具N100型(US
)或P3型(EN
143)防毒面具筒作为工程控制的候补。如果防毒面具是保护的唯一方式,则使用全面罩式送风防毒
面具。 呼吸器使用经过测试并通过政府标准如NIOSH(US)或CEN(EU)的呼吸器和零件。

模块 9. 理化特性
9.1 基本的理化特性的信息
a) 外观与性状
形状: 固体
b) 气味
无数据资料
c) 气味阈值
无数据资料
d) pH值
无数据资料
e) 熔点/凝固点
熔点/凝固点: 47 - 49 °C
熔点/凝固点: 47 - 49 °C - lit.
f) 沸点、初沸点和沸程
208 °C208 °C - lit.
g) 闪点
113 °C - 闭杯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易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蒸汽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密度/相对密度
无数据资料
n)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o) n-辛醇/水分配系数
无数据资料
p) 自燃温度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无数据资料
10.2 稳定性
无数据资料
10.3 危险反应
无数据资料
10.4 应避免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相容的物质
无数据资料
10.6 危险的分解产物
其它分解产物 -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1. 毒理学资料
11.1 毒理学影响的信息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皮肤刺激或腐蚀
无数据资料
眼睛刺激或腐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吸入可引起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致突变性
致癌性
IARC: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吸入危险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吸入会中毒。 该物质对组织、粘膜和上呼吸道破坏力强
摄入 误吞会中毒。 引致灼伤。
皮肤 如果被皮肤吸收会有毒性 引起皮肤灼伤。
眼睛 引起眼睛灼伤。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痉挛,发炎,咽喉肿痛, 痉挛,发炎,支气管炎, 肺炎, 肺水肿, 灼伤感:, 咳嗽, 喘息, 喉炎, 呼吸短促, 头痛,
恶心, 呕吐, 该物质对粘膜组织和上呼吸道、眼睛和皮肤破坏巨大。,
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2. 生态学资料
12.1 生态毒性
对水蚤和其他水生无脊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大型蚤 (水蚤) - 65 mg/l - 24 h
椎动物的毒性
对藻类的毒性 半数效应浓度(EC50) - 近具刺链带藻 (绿藻) - 0.02 - 14.00 mg/l - 72 h
12.2 持久性和降解性
无数据资料
12.3 潜在的生物累积性
无数据资料
12.4 土壤中的迁移性
无数据资料
12.5 PBT 和 vPvB的结果评价
无数据资料
12.6 其它不良影响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

模块 13. 废弃处置
13.1 废物处理方法
产品
将剩余的和不可回收的溶液交给有许可证的公司处理。
与易燃溶剂相溶或者相混合,在备有燃烧后处理和洗刷作用的化学焚化炉中燃烧
受污染的容器和包装
按未用产品处置。

模块 14. 运输信息
14.1 联合国危险货物编号
欧洲陆运危规: 3425 国际海运危规: 3425 国际空运危规: 3425
14.2 联合国运输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 BROMOACETIC ACID, SOLID
国际海运危规: BROMOACETIC ACID, SOLID
国际空运危规: Bromoacetic acid, solid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8 国际海运危规: 8 国际空运危规: 8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是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是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16 - 其他信息
N/A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 下游产品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溴乙酸-13C2sodium hydroxide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100%的产率得到乙醇酸-13C2
    参考文献:
    名称:
    Synthesis of (1, 2-13C2) 2-phosphoglycolic acid
    摘要:
    描述了从商业可获得的 (1,2- 13C2) 溴乙酸合成 (1,2- 13C2) 2-磷酸甘油酸 5 的过程,以及其一些溶液 NMR 特征。
    DOI:
    10.1002/jlcr.2580340806
  • 作为产物:
    描述:
    乙酸-13C2三氟乙酸酐三溴化磷 作用下, 反应 2.0h, 以50%的产率得到溴乙酸-13C2
    参考文献:
    名称:
    基于碳13标记的γ-内酯和氘代的δ-内酯与综合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的稳定同位素稀释法定量测定乳汁中的九种内酯
    摘要:
    内酯是例如水果和发酵食品以及乳制品例如奶油或奶粉中众所周知的香气化合物。后者通常用于糖果产品,例如牛奶巧克力。内酯被认为有助于乳制品的独特香气,并且在牛奶巧克力中也有报道。然而,关于它们对这种巧克力的总体香气的贡献的数据很少。由于其依赖于pH值的不稳定性和低挥发性,因此对内酯进行可靠的定量分析是一项挑战。因此,为了在一次电离模式下通过飞行时间质谱在一个单一的全面二维气相色谱中对九种内酯进行定量分析,为五个碳13标记的γ-内酯和四个碳-内酯开发了新的合成路线氘标记的δ-内酯 环中带有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稳定同位素稀释测定。然后分析生和巴氏灭菌的奶油以及热处理过的生奶油中九种内酯的浓度。δ-十二烷内酯和δ-癸内酯在生奶油和巴氏杀菌奶油中均显示最高浓度。在后者中,δ-十二内酯的浓度是生奶油的2.5倍。随后在实验室规模进行的热处理分别进一步增加了13和19倍,表明乳脂中内酯前体的潜力很大。该结果为进
    DOI:
    10.1021/acs.jafc.7b0440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yntheses of Metabolites ofS-Carboxymethyl-L-cysteine andS-Methyl-L-cysteine and of Some Isotopically Labelled (2H,13C) Analogues
    作者:Claus O. Meese、Dagmar Specht、Ute Hofmann
    DOI:10.1002/ardp.19903231205
    日期:——
    The chemical syntheses of human metabolites of S‐carboxymethyl‐L‐cysteine (3) and S‐methyl‐L‐cysteine (12) are described. The additional preparation of some 2H‐ and 13C‐labelled isotopomers enabled the direct evaluation of the stabilities of 3 and 12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and also facilitated the unambiguous assignments of the signals in the 13C‐NMR spectra of all compounds mentioned.
    描述了S-羧甲基-L-半胱氨酸(3)和S-甲基-L-半胱氨酸(12)的人体代谢物的化学合成。一些 2H 和 13C 标记的同位素异构体的额外制备使得能够在生理条件下直接评估 3 和 12 的稳定性,并且还促进了所有提到的化合物的 13C-NMR 光谱中信号的明确分配。
  • Poly(ethylene glycol)-Based Stable Isotope Labeling Reagents for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Metabolites by LC−MS
    作者:Nicolas Abello、Paul P. Geurink、Marco van der Toorn、Antoon J. M. van Oosterhout、Johan Lugtenburg、Gijs A. van der Marel、Huib A. M. Kerstjens、Dirkje S. Postma、Hermen S. Overkleeft、Rainer Bischoff
    DOI:10.1021/ac801215c
    日期:2008.12.1
    reversed-phase column, and their identification was facilitated based on m/z values and retention times using 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s. The mass increase due to PEG derivatization moved low molecular weight metabolite signals out of the often noisy, low m/z region of the mass spectra, which resulted in enhanced overall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Furthermore, elution at increased retention times resulted in
    稳定同位素标记(SIL)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是最广泛使用的定量分析方法之一,因为它具有灵敏度高和能够处理极其复杂的生物样品的能力。但是,用于代谢物分析的SIL方法通常在多重分析,衍生化分析物的色谱特性或其电离效率方面仍然受到限制。在这里,我们描述了一种新的基于伯胺的含13C聚(乙二醇)链(PEG)的五氟苯基活化酯的含伯胺化合物的SIL试剂,解决了这些缺点。PEG链的顺序建立允许引入各种数量的13C原子,从而打开了扩展的复用可能性。亲水性较强的分子(例如氨基酸和谷胱甘肽)的PEG衍生物已成功保留在标准C18反相色谱柱上,并基于m / z值和保留时间,使用提取的离子色谱图进行了鉴定。由于PEG衍生化而导致的质量增加,使低分子量代谢物信号从质谱图中通常嘈杂的低m / z区域移出,从而提高了总体灵敏度和选择性。此外,由于流动相中乙腈的含量较高,因此保留时间增加的洗脱导致有效的电喷雾电离。该方法已成
  • A Peptoid Ribbon Secondary Structure
    作者:J. Aaron Crapster、Ilia A. Guzei、Helen E. Blackwell
    DOI:10.1002/anie.201208630
    日期:2013.5.3
    Joining the fold: A series of peptoids, or oligomers of N‐substituted glycines, adopt a novel secondary structure, designated the “peptoid ribbon”. This fold was stable at short chain lengths and in a variety of solvents (both organic and aqueous), and arose from a primary sequence of peptoid monomers designed to enforce an alternating pattern of cis and trans main‐chain amides.
    加入折叠:一系列拟肽或N取代甘氨酸的低聚物采用新型二级结构,称为“拟肽带”。这种折叠在短链长度和各种溶剂(有机溶剂和水溶剂)中是稳定的,并且产生于拟肽单体的主要序列,旨在强制执行顺式和反式主链酰胺的交替模式。
  • Structure-activity analysis of CJ-15,801 analogues that interact with Plasmodium falciparum pantothenate kinase and inhibit parasite proliferation
    作者:Christina Spry、Alan L. Sewell、Yuliya Hering、Mathew V.J. Villa、Jonas Weber、Stephen J. Hobson、Suzannah J. Harnor、Sheraz Gul、Rodolfo Marquez、Kevin J. Saliba
    DOI:10.1016/j.ejmech.2017.08.050
    日期:2018.1
    and the trans-substituted double bond of CJ-15,801 is important for the selective, on-target antiplasmodial effect, while replacement of the carboxyl group is permitted, and, in one case, favored. Additionally, we show that the antiplasmodial potency of CJ-15,801 analogues that retain the R-pantoyl and trans-substituted enamide moieties correlates with inhibition of P. falciparum pantothenate kinase
    人类疟疾寄生虫恶性疟原虫的存活取决于泛酸(维生素B 5),泛酸是基本酶辅因子辅酶A的前体。CJ-15,801,泛酸的酰胺类似物,从真菌Seimatosporium sp。分离。先前显示,CL28611可通过靶向泛酸利用来抑制恶性疟原虫的体外增殖。为了告知下一代类似物的设计,我们着手合成和测试了一系列合成的带有酰胺基的泛酸类似物。我们证明了R-泛酰基部分和反式的守恒CJ-15,801的双取代双键对于选择性的靶向抗血浆药物作用很重要,同时允许羧基取代,在一种情况下,这是有利的。此外,我们显示保留R-泛酰基和反式取代的酰胺基部分的CJ-15,801类似物的抗血浆活性与抑制恶性疟原虫泛酸激酶(Pf PanK)催化的泛酸磷酸化相关,暗示与Pf PanK的相互作用为抗疟原虫活性的关键决定因素。
  • On the Biosynthetic Origin of Methoxymalonyl-Acyl Carrier Protein, the Substrate for Incorporation of “Glycolate” Units into Ansamitocin and Soraphen A
    作者:Silke C. Wenzel、Rachel M. Williamson、Christian Grünanger、Jun Xu、Klaus Gerth、Rodolfo A. Martinez、Steven J. Moss、Brian J. Carroll、Stephanie Grond、Clifford J. Unkefer、Rolf Müller、Heinz G. Floss
    DOI:10.1021/ja064408t
    日期:2006.11.1
    the metabolic source of methoxymalonyl-ACP, the substrate for incorporation of "glycolate" units into ansamitocin P-3, soraphen A, and other antibiotics. They point to 1,3-bisphosphoglycerate as the source of the methoxymalonyl moiety and show that its C-1 gives rise to the thioester carbonyl group (and hence C-1 of the "glycolate" unit), and its C-3 becomes the free carboxyl group of methoxymalonyl-ACP
    用同位素标记的前体喂养实验排除了羟基丙酮酸和 TCA 循环中间体作为甲氧基丙二酰-ACP 的代谢来源,这是将“乙醇酸”单位掺入安丝菌素 P-3、soraphen A 和其他抗生素的底物。他们指出 1,3-二磷酸甘油酸酯是甲氧基丙二酰部分的来源,并表明其 C-1 产生硫酯羰基(因此“乙醇酸酯”单元的 C-1),其 C-3 成为甲氧基丙二酰-ACP 的游离羧基,在 I 型模块化聚酮化合物合酶 (PKS) 的后续克莱森缩合中丢失。d-[1,2-(13)C(2)]Glycerate 也被特异性地掺入到 soraphen A 的“乙醇酸”单元中,但不是安丝菌素 P-3,表明生产生物体激活甘油酸的能力存在差异。提出了从 1,3-二磷酸甘油酸到甲氧基丙二酰-ACP 的生物合成途径。作为这项工作的一部分,开发了 R-和 S-[1,2-(13)C(2)] 甘油的两种新合成方法。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 麦撒奎 鹅膏氨酸 鹅膏氨酸 鸦胆子酸A甲酯 鸦胆子酸A 鸟氨酸缩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