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3-dichloro-acrylic acid | 13167-36-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3-dichloro-acrylic acid
英文别名
2,3-Dichlor-acrylsaeure;α,β-Dichlor-acrylsaeure;α,β-Dichloracrylsaeure;2,3-Dichloracrylsaeure;alpha,beta-Dichloroacrylic acid;2,3-dichloroprop-2-enoic acid
2,3-dichloro-acrylic acid化学式
CAS
13167-36-7
化学式
C3H2Cl2O2
mdl
——
分子量
140.954
InChiKey
YQYHCJZVJNOGBP-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6 °C
  • 沸点:
    212.5±20.0 °C(Predicted)
  • 密度:
    1.586±0.06 g/cm3(Predicted)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5
  • 重原子数:
    7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37.3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2

安全信息

  • 海关编码:
    2916190090

SDS

SDS:05e422de51ad6dc0a6c15cc2c1c2d3f7
查看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Markierte verbindumgen XVII. Tetrachlorcyclopropen-(14C) und tetrachloryclopropen- (36CL) ringoffiung im alklischen und sauren medium
    摘要:
    四氯环丙烯(1)与甲醇钠反应生成α-氯-B-甲氧基-原丙烯酸甲酯(3)、α,β-二氯-原丙烯酸甲酯(4)和β-氯-原丙炔酸甲酯(5) ),在含水酸性或碱性介质中至α。 β-二氯丙烯酸 (10)。使用 14C 和 36Cl 标记的化合物研究了 1 至 4 和 10 的反应。 4- (14C) 和 10-(14C) 均在 C 3 -体系中具有 14C 的统计分布,由三氯乙烯 -(1. 2- 14C) 经由 1H-五氯环丙烷-(1. 2. 3- 14C) 合成14C 和 1 -(14C.) 的非统计分布。由 1H-三氯乙烯- (2- 36CL) 经 1H-五氯环丙烯- (2.3- 36CL) 和 1 -(36CL) (非统计分布 36CL) 合成在 C3 体系中统计分布为 36 CL 的 10 -(36 CL) 。 14C和36CL的分布通过与其他标记化合物的反应来证明。 - 三氯环丙烯鎓离子作为中间体解释了结果。
    DOI:
    10.1002/jlcr.2590090410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Raulet,C.; Levas,E., Bulletin de la Societe Chimique de France, 1963, p. 2144 - 2147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Cu(II)-Promoted Oxidative Homocoupling Reaction of Terminal Alkyn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作者:Huan-Feng Jiang、Jin-Yu Tang、A-Zhong Wang、Guo-Hua Deng、Shao-Rong Yang
    DOI:10.1055/s-2006-926372
    日期:——
    Oxidative homocoupling reaction of various terminal alkynes 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cCO 2 ) has been reported. The final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s for the reaction in scCO 2 were determined to be cupric chloride (2 mmol), sodium acetate (2 mmol), methanol (1 mL) and CO 2 (14 MPa) at 40 °C. Sodium acetate was superior to pyridine in the present reaction system. Methanol, as a co-solvent
    已经报道了各种末端炔烃在超临界二氧化碳 (scCO 2 ) 中的氧化同偶联反应。在 scCO 2 中反应的最终优化反应条件确定为 40 °C 下的氯化铜 (2 mmol)、乙酸钠 (2 mmol)、甲醇 (1 mL) 和 CO 2 (14 MPa)。在本反应体系中乙酸钠优于吡啶。甲醇作为 scCO 2 的助溶剂,有助于溶解无机盐并促进反应。氯化铜在scCO 2 -甲醇介质中的溶解度高于其他铜盐,例如CuSO 4 、Cu(NO 3 ) 2 、Cu(OAc) 2 和溴化铜,保证了其高催化能力。seCO 2 的压力和温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反应效率几乎没有影响。一种涉及铜(II)-乙炔络合物的机制被认为是AcO-或Cl-代替含氮化合物作为配体。scCO 2 中的反应系统是一种有效且环保的替代方法,可替代先前涉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末端炔烃的同偶联方法。
  • Dichlorocyclopropenone
    作者:Robert West、James Chickos、Eiji Osawa
    DOI:10.1021/ja01016a064
    日期:1968.7
  • Prins,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14, vol. <2>89, p. 416
    作者:Prins
    DOI:——
    日期:——
  • DE261689
    申请人:——
    公开号:——
    公开(公告)日:——
  • Klebanski; Wolkenstein; Orlowa,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35, vol. 5, p. 1262
    作者:Klebanski、Wolkenstein、Orlowa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