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历史搜索
热门化合物
HOT
喹啉
水杨醛
二溴甲烷
谷胱甘肽
L-乳酸
苯巴比妥
辣椒碱
非那明
百草枯
联苯烯
首页
分子通
L(-)-ephedrine hemihydrate
L(-)-ephedrine hemihydrate | 299-42-3
分子结构分类
有机化合物
-
苯类化合物
-
苯和取代衍生物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L(-)-ephedrine hemihydrate
英文别名
Ephedrine hydrate;(1R,2S)-2-(methylamino)-1-phenylpropan-1-ol;hydrate
CAS
299-42-3
化学式
C
10
H
15
NO*0H
2
O
mdl
——
分子量
174.243
InChiKey
QZXAALGSONQMBF-GNAZCLTHSA-N
BEILSTEIN
——
EINECS
——
物化性质
计算性质
ADMET
安全信息
SDS
制备方法与用途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表征谱图
同类化合物
相关功能分类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0.5
重原子数:
13
可旋转键数:
3
环数:
1.0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4
拓扑面积:
33.3
氢给体数:
3
氢受体数:
3
制备方法与用途
制备方法
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碱的过程如下:
将麻黄草的茎枝切成2~4厘米长,加入7倍量水,在0.15MPa的压力下热压浸煮5次,共计16小时,得到含有麻黄总碱的水溶液。
将水煎液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至12后,使用2倍量甲苯在60~70℃条件下进行萃取。将甲苯层中加入2%草酸溶液,使甲苯层的pH降至7,从而将麻黄总碱转移到草酸溶液中。分离掉甲苯层后,得到含有麻黄总碱的草酸盐稀溶液。
将含生物碱的草酸稀溶液在70℃条件下减压浓缩,冷却至30℃时,由于草酸麻黄碱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析出结晶。离心分离并干燥后,得到粗品草酸麻黄碱。母液中含草酸伪麻黄碱。
从草酸麻黄碱粗品中加入8~10倍量的水及1.5%活性炭,煮沸过滤,滤液在搅拌下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或显浑浊后,得到麻黄碱盐酸盐溶液。随后,再加入硫化钠调节pH值至7.5~8以静置沉淀出草酸钙和硫化铁等杂质,过滤并取上清液,在其中加入适量盐酸调至pH值为6~6.5后抽滤、减压浓缩,并冷却至30℃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成品麻黄碱盐酸盐。
上述含草酸伪麻黄碱的母液经过氢氧化钠碱化处理可以进一步分离出伪麻黄碱,再通过酰化、转位、水解和中和等步骤获得草酸麻黄碱结晶。接着按照上述方法再次进行处理以得到最终的麻黄碱盐酸盐成品。
用途简介
麻黄碱是一种拟肾上腺素药物,可以兴奋交感神经,并且药效比肾上腺素更为持久;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血管;具有显著的中枢兴奋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支气管哮喘和预防哮喘发作。
对于严重的支气管哮喘,其疗效不及肾上腺素,但在缓解鼻黏膜充血和治疗鼻塞方面比肾上腺素更为有效。
反应信息
作为反应物:
描述:
L(-)-ephedrine hemihydrate
、 (-)-(ethyl hydrogen methylphosphonite)pentacarbonylmolybdenum*dicyclohexylamine 以
环己烷
为溶剂, 以67%的产率得到(-)-(ethyl hydrogen methylphosphonite)pentacarbonylmolybdenum*(-)-ephedrine
参考文献:
名称:
Reiff, Louis P.; Rossman, David I.; Szafraniec, Leonard J., Inorganic Chemistry, 1986, vol. 25, # 9, p. 1451 - 1455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Koester, Roland; Seidel, Guenter; Wrackmeyer, Bernd, Chemische Berichte, 1990, vol. 123, p. 2287 - 2302
作者:
Koester, Roland、Seidel, Guenter、Wrackmeyer, Bernd
DOI:
——
日期:
——
US5681583A
申请人:
——
公开号:
US5681583A
公开(公告)日:
1997-10-28
Reiff, Louis P.; Rossman, David I.; Szafraniec, Leonard J., Inorganic Chemistry, 1986, vol. 25, # 9, p. 1451 - 1455
作者:
Reiff, Louis P.、Rossman, David I.、Szafraniec, Leonard J.、Aaron, Herbert S.
DOI:
——
日期:
——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
相关结构分类
有机杂环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
木脂素、新木脂素和相关化合物
苯丙烷和聚酮
脂质和类脂质分子
有机酸及其衍生物
有机氧化合物
生物碱及其衍生物
有机硫化合物
核苷、核苷酸和类似物
碳氢化合物衍生物
有机氮化合物
碳氢化合物
有机卤素化合物
有机聚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乙炔化物
有机磷化合物
叠烯
有机1,3-偶极化合物
碳化物
有机盐
有机阳离子
卡宾
有机阴离子
热门分子
TOP
喹啉 | 91-22-5
水杨醛 | 90-02-8
二溴甲烷 | 74-95-3
谷胱甘肽 | 70-18-8
L-乳酸 | 79-33-4
苯巴比妥 | 50-06-6
辣椒碱 | 404-86-4
非那明 | 300-62-9
百草枯 | 4685-14-7
联苯烯 | 259-79-0
香茅醛 | 106-23-0
苯甲腈 | 100-47-0
4-硝基苯肼 | 100-16-3
黄夹苷 | 11018-93-2
上一个:(3-fluorodichloromethyl-1,2,4-thiadiazol-5-yl)-oxyacetic acid N-methylanilide
下一个:4,5-Diethyl-2,2,3-trimethyl-1-oxa-6-aza-2-sila-5-bora-3-cyclonon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