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
N-甲基-N-甲酰肼(MFH)是通过水解食用蘑菇鹿花菌(Gyromitra_esculenta)的主要毒素鹿花菌素形成的。细胞色素P-450介导MFH氧化成羟基胺衍生物,进而形成亚硝酰胺。这种亚硝酰胺的形成可能是甲基甲酰肼已知肝致癌性的原因。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口服食用蘑菇毒素gyromitrin后,在大鼠肝微粒体中发现了一种时间和剂量依赖性的细胞色素P-450减少。在应用200毫克/千克(LD50的80%)后,最大减少到约50-60%的对照组,在应用后8-12小时观察到,48小时后恢复正常。在应用N-甲基-N-甲酰肼后,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N-甲基-N-甲酰肼是通过gyromitrin迅速水解形成的。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单甲基肼可以由弱氧化剂2,6-二氯酚靛酚氧化,但N-甲基-N-甲酰肼(MFH)不行,后者是一种蘑菇毒素。MFH必须在体内激活成为有毒代谢物,这些代谢物最终导致了MFH已知的高致癌性。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GYROMITRIN 在体外和体内都能迅速非酶促地水解为乙醛和N-甲基-N-甲酰肼;后者在生理条件下以更慢的速度水解,形成N-甲基肼和甲酸。在37°C下,1毫摩尔GYROMITRIN在pH 2的条件下水解成N-甲基肼,半衰期为122分钟;而在pH 3的条件下,72小时后只有9%出现为N-甲基肼。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N-甲基肼在小鼠口服9毫克辣根碱后3小时,在其腹水中被发现。口服4毫克/动物辣根碱后,在小鼠胃中发现了N-甲基肼。辣根碱、N-甲基肼和N-甲基-N-甲酰肼在小鼠口服9毫克辣根碱后3小时,在其腹水中被发现。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神经毒素 - 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毒素
来源:Haz-Map, Information on Hazardous Chemicals and Occupational Diseases
毒理性
单独注射N-甲基-N-甲酰肼(MFH)以及与盐酸吡哆醇联合给予瑞士小鼠。MFH引起的毒性症状仅被这种维生素轻微抑制。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暴露的特定处理方法包括用肥皂和水彻底清洗所有暴露的皮肤区域,大量冲洗眼睛,并及时将患者从暴露源移开。/联胺/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经吸入后,需要观察是否出现进行性呼吸窘迫。应监测胸部X光和动脉血气。可能需要给予氧气、插管和辅助通气。需要排除肺炎和支气管炎。/联胺/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如果已经摄入,应进行洗胃或催吐,随后给予活性炭和导泻。如果在摄入后30分钟内开始催吐,效果最佳。/肼/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