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Di(α-dichlorovinyl) sulfide | 40709-81-7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Di(α-dichlorovinyl) sulfide
英文别名
di(1,2-dichloroethyl) sulfide;bis-(1,2-dichloro-ethyl)-sulfide;1.2.1'.2'-Tetrachlor-diaethylsulfid;Bis-(1,2-dichlor-aethyl)-sulfid;α.β.α'.β'-Tetrachlor-diaethylsulfid;Bis-(α.β-dichlor-aethyl)-sulfid;Ethane, 1,1'-thiobis[1,2-dichloro-;1,2-dichloro-1-(1,2-dichloroethylsulfanyl)ethane
Di(α-dichlorovinyl) sulfide化学式
CAS
40709-81-7
化学式
C4H6Cl4S
mdl
——
分子量
227.97
InChiKey
YBHLKUQDUXKUDT-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沸点:
    132-133 °C(Press: 15 Torr)
  • 密度:
    1.634 g/cm3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6
  • 重原子数:
    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25.3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1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Di(α-dichlorovinyl) sulfide 生成 bis-(2-chloro-vinyl)-sulfane
    参考文献:
    名称:
    Cusa; McCombi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37, p. 769,770
    摘要:
    DOI:
  • 作为产物:
    描述:
    二乙烯基硫醚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反应 1.5h, 以85%的产率得到Di(α-dichlorovinyl) sulfide
    参考文献:
    名称:
    Amosova, S. V.; Gostevskaya, V. I.; Gavrilova, G. M.,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USSR (English Translation), 1984, vol. 20, p. 2294 - 2298
    摘要:
    DOI: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ueller,E.; Metzger, Journal fur praktische Chemie (Leipzig 1954), 1926, vol. <2>114, p. 132 Anm.
    作者:Mueller,E.、Metzger
    DOI:——
    日期:——
  • Chabrier, Annales de Chimie (Cachan, France), 1942, vol. <11>17, p. 357
    作者:Chabrier
    DOI:——
    日期:——
  • Bougault; Chabrier,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eances de l'Academie des Sciences, 1941, vol. 213, p. 400
    作者:Bougault、Chabrier
    DOI:——
    日期:——
  • Alexander; McCombie, 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1931, p. 1916
    作者:Alexander、McCombie
    DOI:——
    日期:——
  • Kliger, Zhurnal Obshchei Khimii, 1933, vol. 3, p. 906
    作者:Kliger
    DOI:——
    日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