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二甲基二硫 | 624-92-0

中文名称
二甲基二硫
中文别名
二甲基二硫醚;DMDS;二甲二硫;二硫化二甲基
英文名称
Dimethyldisulfide
英文别名
Dimethyldisulphide;Methyl disulfide;1,2-dimethyldisulfane;DMDS;(methyldisulfanyl)methane;Dimethyl Disulfide
二甲基二硫化学式
CAS
624-92-0
化学式
C2H6S2
mdl
——
分子量
94.2016
InChiKey
WQOXQRCZOLPYPM-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85 °C
  • 沸点:
    109 °C(lit.)
  • 密度:
    1.0625
  • 蒸气密度:
    3.24 (vs air)
  • 闪点:
    76 °F
  • 溶解度:
    2.7g/l
  • 介电常数:
    9.7699999999999996
  • 暴露限值:
    ACGIH: TWA 0.5 ppm (Skin)
  • LogP:
    1.91 at 20℃
  • 物理描述:
    Dimethyl disulfide appears as a colorless oily liquid with a garlic-like odor. Denser than water and slightly soluble in water. Vapors heavier than air. May irritate skin and eyes. Used to make other chemicals.
  • 颜色/状态:
    Yellow liquid
  • 气味:
    Garlic-like
  • 蒸汽密度:
    3.24 (NTP, 1992) (Relative to Air)
  • 蒸汽压力:
    28.7 mm Hg at 25 °C
  • 亨利常数:
    0.00 atm-m3/mole
  • 大气OH速率常数:
    2.27e-10 cm3/molecule*sec
  • 自燃温度:
    >300 °C
  • 粘度:
    0.62 mPa.sec at 20 °C
  • 气味阈值:
    0.029 mg/cu m (recognition in air)
  • 折光率:
    Index of refraction: 1.5289 at 20 °C/D
  • 保留指数:
    718;723;732;736;729;723;731;721;736;722;722;728;722;732;722;731;733;731;720;730;720;745;726;723;722;729;728;748;730;736;736;718;731;732;734;734;729;733;731;729;725;732;730;736;736.2;722;723;743;732;734;735;723.4;741;734;726.2;718.9;723;722;735;732;740;736;768;720;722;725;731;748;733;722;735;726;730;738;722;722;723;724;739;730;719;719;720;724;743;726;727;742;723.6
  • 稳定性/保质期:
    1. 远离氧化物、还原剂和碱。 2. 它是一种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恶臭,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和醋酸混溶。 3. 该物质存在于烤烟烟叶及烟气中。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1.8
  • 重原子数:
    4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0.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1.0
  • 拓扑面积:
    50.6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2

ADMET

代谢
甲硫醇在大鼠体内的代谢进行了研究。在大鼠通过结肠接触非昏迷剂量的甲硫醇后,呼出气体中挥发性硫化物甲硫醇、二甲基硫化物和二甲基二硫化物的水平升高。
The metabolism of methanethiol was studied in rats. The levels of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methanethiol, dimethylsulfide and dimethyldisulfide in the air expired by rats exposed to a noncomatogenic dose of methanethiol through the colon were elevated.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代谢
硫化氢是由牙周袋内的龈下微生物群形成的。研究了这些微生物群在人类血清中形成各种挥发性硫化物的能力。硫化氢是主要的挥发性硫化物。仅检测到微量的二甲基硫和二甲二硫。血清蛋白发生了广泛的降解。在大多数反应混合物中,硫化氢达到了高度有毒的水平。
Hydrogen sulfide is formed by the subgingival microbiotas of periodontal pockets. The capacity of these microbiotas to form various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s in human serum was studied. Hydrogen sulfide was the predominant volatile sulfur compound. Only traces of dimethyl sulfide and dimethyl disulfide were detected. There was an extensive degradation of the serum proteins. In most of the reaction mixtures hydrogen sulfide reached highly toxic levels.
来源:Hazardous Substances Data Bank (HSDB)
毒理性
  • 暴露途径
这种物质可以通过吸入、皮肤接触和摄入被身体吸收。
The substance can be absorbed into the body by inhalation, through the skin and by inges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吸入症状
咳嗽。喉咙痛。头痛。恶心。眩晕。嗜睡。
Cough. Sore throat. Headache. Nausea. Dizziness. Drowsiness.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皮肤症状
易于吸收!红色。进一步见吸入。
EASILY ABSORBED! Redness. Further see Inhala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眼睛症状
红斑。疼痛。
Redness. Pai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毒理性
  • 摄入症状
见吸入。
See Inhalation.
来源:ILO-WHO International Chemical Safety Cards (ICSCs)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等级:
    3
  • 危险品标志:
    F
  • 安全说明:
    S16,S26,S28A,S36/37/39,S38,S45,S60,S61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R22,R26,R11,R51/53
  • WGK Germany:
    2
  • 海关编码:
    2930909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2381 3/PG 2
  • 危险类别:
    3
  • RTECS号:
    JO1927500
  • 包装等级:
    II
  • 储存条件:
    将化学品存放在密封容器中,并置于阴凉、干燥的地方。存储位置需加锁,钥匙应由技术人员及其助手共同保管。请注意避开潮湿环境,避免接触氧化剂和还原剂,禁止与强碱一同存放。

SDS

SDS:ab519e7dc683d86c62693e8c4c81ef14
查看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二硫化二甲基;甲基化二硫
化学品英文名称: Dimethyl disulfide;Methyl disulfide
中文俗名或商品名:
Synonyms:
CAS No.: 624-92-0
分子式: C 2 H 6 S 2
分子量: 94.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纯化学品 混合物
化学品名称:二硫化二甲基;甲基化二硫
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侵入途径: 吸入 食入
健康危害: 本品遇高热或接触酸或酸雾能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 误服或吸入本品可引起中毒。接触后可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易燃,高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静卧休息。严重者立即就医。
食入: 误服者用水漱口,饮牛奶或蛋清。立即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24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下限[%(V/V)]: 1.1
爆炸上限[%(V/V)]: 16.0
最小点火能(mJ):
爆燃点: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充装要控制流速,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应严格执行极毒物品“五双”管理制度。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最高容许浓度: 中 国 MAC:未制订标准前苏联MAC:未制订标准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
监测方法:
工程控制: 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防毒面具。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微黄色液体。
pH:
熔点(℃): -84.7
沸点(℃): 116~118
相对密度(水=1): 1.06(16℃)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3.24
饱和蒸气压(kPa): 3.81(25℃)
燃烧热(kJ/mol):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闪点(℃): 24
引燃温度(℃): 无资料
爆炸上限%(V/V): 16.0
爆炸下限%(V/V): 1.1
分子式: C 2 H 6 S 2
分子量: 94.2
蒸发速率:
粘性:
溶解性: 不溶于水,可混溶于醇、醚等。
主要用途: 用于有机合成。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在常温常压下 稳定
禁配物: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强碱。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不能出现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 LC50:15.85mg/m3,2小时(大鼠吸入)
急性中毒:
慢性中毒: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焚烧炉排出的硫氧化物通过洗涤器除去。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32114
UN编号: 2381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夏季最好早晚运输。运输时所用的槽(罐)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严禁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严禁用木船、水泥船散装运输。
RETCS号:
IMDG规则页码: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国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国际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周国泰,化学危险品安全技术全书,化学工业出版社,1997 2.国家环保局有毒化学品管理办公室、北京化工研究院合编,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2 3.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CHEMINFO Database.1998 4.Canadian Centre for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RTECS Database, 1989
填表时间: 年月日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3
MSDS修改日期: 年月日

制备方法与用途

理化性质

二甲基二硫(二甲基二硫醚)工业品纯度≥99%,为易燃黄色液体,具有硫黄气味,熔点-84.7℃,沸点109.6℃。其蒸汽压在20℃时为3.0×106mPa,KowlgP值为1.91,Henry常数为105Pa·m3/mol(计算)。相对密度在20℃下为1.062。水中溶解度(20℃)为2.7g/L,在15~25℃时能与大多有机溶剂互溶。该物质在加热至300℃仍稳定,但在氧化剂中加热时不稳定。冰点为16℃。

毒性

GRAS (FEMA)。

使用限量
  • 焙烤食品:16.9 mg/kg
  • 冷冻乳制品:4.8 mg/kg
  • 肉类制品:2.2 mg/kg
  • 软糖:9.4 mg/kg
  • 胶冻和布丁:8.3 mg/kg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及残留标准

二甲基二硫醚作为食品用香料,其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需遵循相关法规。

化学性质

淡黄色透明液体,有恶臭。不溶于水,可与乙醇、乙醚、醋酸混溶。

用途

用于作溶剂和农药中间体、燃料及润滑油添加剂、乙烯裂解炉和炼油装置的结焦抑制剂等。也用作甲基磺酰氯及甲基磺酸产品的主要原料,并且GB 2760--19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品用香料。

二甲基二硫又称为二甲基二硫化物,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倍硫磷、螨胺磷的中间体对甲硫基间甲酚、硫丙磷及对甲硫基苯酚。还可用作溶剂和催化剂的纯化剂以及农药中间体、结焦抑制剂等。

二甲二硫与甲酚反应生成2-甲基-4-羟基苯甲硫醚,然后在碱性介质中与O,O-二甲基硫化磷酰氯缩合得到倍硫磷。这是一种高效低毒有机磷杀虫剂,对水稻螟虫、大豆食心虫和牛虻幼虫的防治效果优良,并可用于兽药方面歼除牛蝇蛆和牛壁虱。

生产方法

由硫酸二甲酯与二硫化钠反应而得。具体步骤为:在搅拌下将硫磺粉加入硫化钠溶液中,升温至80-90℃反应1小时后降温至30℃左右;再滴加硫酸二甲酯继续反应2小时,然后蒸馏分层并静置后经进一步蒸馏获得成品。

工业上采用硫酸二甲酯法合成二甲基二硫:将固体硫化钠及水投入反应釜内,加热使其溶解于温度50~60℃之间;然后加入等摩尔的硫磺保温1小时,冷却到45℃后开始滴加硫酸二甲酯并维持反应温度在40~45℃,加完后再保温1小时即可蒸出产品。

此外也可通过碘代甲基镁和二氯化二硫、二硫化二钠与甲基硫酸钠或溴甲烷与硫代硫酸钠反应获得二甲基二硫。

类别

易燃液体;高毒;急性毒性:吸入-大鼠LC50:16毫克/立方米/2小时,吸入-小鼠LC50:12 毫克/立方米/2小时。遇明火、高温或氧化剂易燃,并可能分解产生有毒氧化硫气体。

储运特性

库房通风低温干燥;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

灭火剂

干粉、干砂、二氧化碳、泡沫及1211灭火剂均可用于扑灭火灾。

上下游信息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Ionization and Dissociation by Electron Impact; Methylene, Methyl, and Methane
    摘要:
    The appearance potentials of C+, CH+, and CH2+ in the mass spectra of methylene, methyl, and methane are found to be mutually consistent and when combined with the spectroscopic value of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carbon atom (11.26 ev) lead to 15.5±0.5 ev/molecule for the heat of atomization of methane. This value (15.5) when further combined with the heat of formation of methane (—0.78 ev/molecule) and the dissociation energy of H2 (4.48 ev/molecule) yields 5.76 ev/atmos or 133 kcal/mole for the heat of sublimation of graphite. The set of appearance potentials confirmed the spectroscopic value for the heat of dissociation of CH+ (3.6 ev/molecule) and yield the following additional energetic quantities: D(CH2–H) = 3.75±0.3 ev/molecule, D(CH–H) = 3.99±0.3 ev/molecule, D(CH3+–H) = 1.34±0.1 ev/molecule, D(CH2+–H) = 5.54±0.2 ev/molecule, and D(CH+–H) = 3.37±0.2 ev/molecule. Earlier determinations of Iz(CH4), Iz(CH3) and D(CH3–H) are confirmed (within the experimental error) and the ionization potential of the methylene radical, Iz(CH2), is found to be 11.75±0.1 ev/molecule. Combination of the appearance potentials of CH2+ in the methane and diazomethane mass spectra gives 46±6 kcal/mole for the heat of formation of diazomethane.
    DOI:
    10.1063/1.1739930
  • 作为产物:
    描述:
    对甲苯磺酸甲酯 在 sodium carbonate 、 sulfur 、 硫脲 作用下, 以 为溶剂, 反应 3.0h, 以84%的产率得到二甲基二硫
    参考文献:
    名称:
    使用硫脲和元素硫从卤代烷和甲苯磺酸烷基酯一锅式高效合成二硫化物,而不会被高级多硫化物污染
    摘要:
    在碳酸钠存在下,在湿聚乙二醇(PEG 200)中,在40℃下,在碳酸钠存在下,使用硫脲和元素硫从烷基卤化物高效无味地合成二硫化物,而又不被高级多硫化物污染。然后将该程序扩展至在70°C下由甲苯磺酸烷基酯制备二硫化物。
    DOI:
    10.1007/s13738-012-0141-0
  • 作为试剂:
    描述:
    4-(2-(methylthio)acetyl)benzonitrilecis-2-phenyl-4-t-butyl-cyclohexanone 在 hydridotetakis(triphenylphosphine)rhodium(I) 、 二甲基二硫1,2-双(二苯基膦)乙烷 作用下, 以 四氢呋喃 为溶剂, 反应 9.0h, 以32%的产率得到(2S*,4S*)-4-(t-butyl)-2-methylthio-2-phenylcyclohexanone
    参考文献:
    名称:
    α-苯基酮的α-甲硫醇的活化催化剂RhH(PPh3)4-dppe-Me2S2
    摘要:
    在催化量的 RhH(PPh3)4、1,2-双(二苯基膦)乙烷 (dppe) 和二甲基二硫化物存在下,环状和非环状 α-苯基酮与对氰基-α-甲硫基苯乙酮反应生成 α -甲硫基-α-苯基酮。含有二甲基二硫化物的活化催化剂对这些反应性较低的底物的 α-甲基硫醇化反应是有效的。© 2010 Wiley Periodicals, Inc. 杂原子化学 22:18–23, 2011; 在 wileyonlinelibrary.com 上在线查看这篇文章。DOI 10.1002/hc.20650
    DOI:
    10.1002/hc.20650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Developments in the Simmons−Smith-Mediated Epoxidation Reaction
    作者:Varinder K. Aggarwal、Michael P. Coogan、Rachel A. Stenson、Raymond V. H. Jones、Robin Fieldhouse、John Blacker
    DOI:10.1002/1099-0690(20021)2002:2<319::aid-ejoc319>3.0.co;2-r
    日期:2002.1
    bearing a sulfide at the 5 position] produced a reagent that gave up to 54% ee in the epoxidation process. The same system was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terminal aziridines from imines. The optimum group on nitrogen was a sulfonyl group, although groups capable of chelation of zinc (o-methoxyphenyl) were also effective. Attempts to render the aziridination process asymmetric by using the above strategy
    Et2Zn、ClCH2I、硫化物和醛之间的反应以高产率提供末端环氧化物。该反应通过类碳化锌发生,后者与硫化物反应生成叶立德,后者又与醛反应生成环氧化物。检查了能够与锌螯合的手性配体 [1,2-氨基醇、氨基酸、双(恶唑啉)、taddols],但仅观察到低对映选择性(高达 11% ee)。还检查了许多手性硫化物,但再次仅观察到低对映选择性(高达 16% ee)。然而,将硫化物连接到能够与锌螯合的金属 [在 5 位带有硫化物的双(恶唑啉)] 产生的试剂在环氧化过程中产生高达 54% 的 ee。相同的系统用于从亚胺制备末端氮丙啶。氮上的最佳基团是磺酰基,尽管能够螯合锌(邻甲氧基苯基)的基团也是有效的。通过使用上述策略使氮丙啶化过程不对称的尝试不太成功(高达 19% ee)。
  • <i>N</i>-Ammonium Ylide Mediators for Electrochemical C–H Oxidation
    作者:Masato Saito、Yu Kawamata、Michael Meanwell、Rafael Navratil、Debora Chiodi、Ethan Carlson、Pengfei Hu、Longrui Chen、Sagar Udyavara、Cian Kingston、Mayank Tanwar、Sameer Tyagi、Bruce P. McKillican、Moses G. Gichinga、Michael A. Schmidt、Martin D. Eastgate、Massimiliano Lamberto、Chi He、Tianhua Tang、Christian A. Malapit、Matthew S. Sigman、Shelley D. Minteer、Matthew Neurock、Phil S. Baran
    DOI:10.1021/jacs.1c03780
    日期:2021.5.26
    taking a first-principles approach guided by computation, these new mediators were identified and rapidly expanded into a library using ubiquitous building blocks and trivial synthesis techniques. The ylide-based approach to C–H oxidation exhibits tunable selectivity that is often exclusive to this class of oxidants and can be applied to real-world problems in the agricultural and pharmaceutical sectors
    强 C(sp 3 )-H 键的位点特异性氧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无可争议的效用。从简化对代谢物的获取和先导化合物的后期多样化到截断逆合成计划,学术界和工业界都越来越需要新的试剂和方法来实现这种转变。当前化学试剂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在结构和反应性方面缺乏多样性,这阻碍了用于快速筛选的组合方法的使用。在这方面,定向进化仍然最有希望在各种复杂环境中实现复杂的 C-H 氧化。在此,我们提出了一个设计合理的平台,该平台使用N-铵叶立德作为电化学驱动的氧化剂,用于位点特异性、化学选择性 C(sp 3 )-H 氧化。通过采用以计算为指导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这些新的介质被识别出来,并使用无处不在的构建块和简单的合成技术迅速扩展到一个库中。基于叶立德的 C-H 氧化方法表现出可调的选择性,这通常是此类氧化剂独有的,可应用于农业和制药领域的实际问题。
  • Investigations on Gold‐Catalyzed Thioalkyne Activation Toward Facile Synthesis of Ketene Dithioacetals
    作者:Xiaohan Ye、Jin Wang、Shengtao Ding、Seyedmorteza Hosseyni、Lukasz Wojtas、Novruz G. Akhmedov、Xiaodong Shi
    DOI:10.1002/chem.201702710
    日期:2017.8.4
    from a gold‐associated thioketene intermediate. Based on this interesting mechanistic insight, a gold(I)‐catalyzed thioether addition to thioalkynes was developed as a novel approach to prepare ketene dithioacetals with good yields and high efficiency.
    在各种催化条件下研究了硫代炔烃的亲核加成反应,并确定金(I)配合物是最佳催化剂。产品的结构评估揭示了意外的顺式加成,由金缔合的硫烯酮中间体产生。基于这一有趣的机制见解,金(I)催化的硫醚加成硫代炔被开发为一种制备烯酮二硫缩醛的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收率和高效率。
  • Total syntheses of (+)-paspalicine and (+)-paspalinine
    作者:Amos B. Smith、Toshiaki Sunazuka、Tamara L. Leenay、Jill Kingery-Wood
    DOI:10.1021/ja00178a071
    日期:1990.10
    cornerstone of the approach comprised a stereocontrolled, nine-step construction of tricyclic ketone ()-5 [9.4% overall yield from (+)-Wieland-Miescher ketone], a prospective common intermediate containing the critical C(12b,12c) vicinal quaternary centers. In this communication we demonstrate the viability of this unified strategy with the first total syntheses of (+)-paspalicine (2) and (+)-paspalinine
    该方法的基石包括三环酮 (-)-5 的立体控制的九步构建 [(+)-Wieland-Miescher 酮的总产率为 9.4%],这是一种含有关键 C(12b,12c) 的预期通用中间体邻近的第四纪中心。在本次交流中,我们通过 (+)-paspalinine (2) 和 (+)-paspalinine (3) 的首次全合成证明了这种统一策略的可行性
  • NOVEL GPR119 AGONIST COMPOUNDS
    申请人:Mankind Pharma Ltd.
    公开号:US20170291894A1
    公开(公告)日:2017-10-12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novel compounds of formula (I), process for preparation of the same and composition comprising these compounds.
    本发明涉及公式(I)的新化合物,其制备方法以及包含这些化合物的组合物。
查看更多

表征谱图

  • 氢谱
    1HNMR
  • 质谱
    MS
  • 碳谱
    13CNMR
  • 红外
    IR
  • 拉曼
    Raman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mass
cnmr
ir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 峰位数据
  • 峰位匹配
  • 表征信息
Shift(ppm)
Intensity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Assign
Shift(ppm)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测试频率
样品用量
溶剂
溶剂用量
查看更多图谱数据,请前往“摩熵化学”平台

相关功能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