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phenyl 3-O-benzoyl-2-deoxy-1-thio-α-L-fucopyranoside | 167012-06-8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phenyl 3-O-benzoyl-2-deoxy-1-thio-α-L-fucopyranoside
英文别名
phenyl 3-O-benzoyl-2,6-deoxy-1-thio-α-L-lyxo-hexopyranoside;Phenyl-3-O-benzoyl-2,6-dideoxy-1-thio-α-L-galactopyranoside;[(2S,3R,4S,6S)-3-hydroxy-2-methyl-6-phenylsulfanyloxan-4-yl] benzoate
phenyl 3-O-benzoyl-2-deoxy-1-thio-α-L-fucopyranoside化学式
CAS
167012-06-8
化学式
C19H20O4S
mdl
——
分子量
344.431
InChiKey
YZPZSJRHVBKMBV-XDKFSHSG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4
  • 重原子数:
    24
  • 可旋转键数:
    5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2
  • 拓扑面积:
    81.1
  • 氢给体数:
    1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phenyl 3-O-benzoyl-2-deoxy-1-thio-α-L-fucopyranoside吡啶 、 sodium azide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N,N-二甲基甲酰胺 为溶剂, 生成 Benzoic acid (2S,3S,4S,6S)-3-azido-2-methyl-6-phenylsulfanyl-tetrahydro-pyran-4-yl ester
    参考文献:
    名称:
    糖肽糖基转移酶合成效用的系统研究
    摘要:
    参与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可用于生成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糖修饰类似物。一些糖基转移酶具有宽松的底物特异性,并且已经假定滥交是该类的一个特征。作为探索这些酶合成效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使用纯化的酶和化学合成的 TDP β- 分析了将类似的 2-脱氧-L-糖连接到万古霉素型糖肽苷元的糖基转移酶的底物选择性。 2-脱氧-L-糖类似物。我们表明,虽然这些糖肽糖基转移酶中的一些是混杂的,但其他糖肽糖基转移酶只能容忍它们将处理的底物的微小修改。例如,糖基转移酶 GtfC 和 GtfD,分别将 4-epi-L-vancosamine 和 L-vancosamine 转移到万古霉素假糖苷和氯定向素 B 的葡萄糖单元的 C-2,显示出适度放松的供体底物特异性对其天然苷元的糖基化。相比之下,GtfA,一种将 4-epi-L-vancosamine 连接到苄基位置的转移酶,仅利用与其天然 TDP 糖底
    DOI:
    10.1021/ja052945s
  • 作为产物:
    描述:
    phenyl-3,4-O-diacetyl-2,6-dideoxy-1-thio-α-L-galactopyranoside 在 吡啶sodium methylate 作用下, 以 甲醇 为溶剂, 反应 2.0h, 生成 phenyl 3-O-benzoyl-2-deoxy-1-thio-α-L-fucopyranoside
    参考文献:
    名称:
    糖肽糖基转移酶合成效用的系统研究
    摘要:
    参与细菌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的糖基转移酶可用于生成生物活性天然产物的糖修饰类似物。一些糖基转移酶具有宽松的底物特异性,并且已经假定滥交是该类的一个特征。作为探索这些酶合成效用计划的一部分,我们使用纯化的酶和化学合成的 TDP β- 分析了将类似的 2-脱氧-L-糖连接到万古霉素型糖肽苷元的糖基转移酶的底物选择性。 2-脱氧-L-糖类似物。我们表明,虽然这些糖肽糖基转移酶中的一些是混杂的,但其他糖肽糖基转移酶只能容忍它们将处理的底物的微小修改。例如,糖基转移酶 GtfC 和 GtfD,分别将 4-epi-L-vancosamine 和 L-vancosamine 转移到万古霉素假糖苷和氯定向素 B 的葡萄糖单元的 C-2,显示出适度放松的供体底物特异性对其天然苷元的糖基化。相比之下,GtfA,一种将 4-epi-L-vancosamine 连接到苄基位置的转移酶,仅利用与其天然 TDP 糖底
    DOI:
    10.1021/ja052945s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Method of forming multiple glycosidic linkages in a single step
    申请人:The Trustees of Princeton University
    公开号:US05635612A1
    公开(公告)日:1997-06-03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methods that permit the rapid construction of oligosaccharides and other glycoconjugates. Methods for forming multiple glycosidic linkages in solution in a single step are disclosed. The invention takes advantage of the discovery that the relative reactivity of glycoside residues containing anomeric sulfoxides and nucleophilic functional groups can be controlled. In another aspect of the invention, the reactivity of activated anomeric sugar sulfoxides is utilized in a solid phase method for the formation of glycosidic linkages. The methods disclosed may be applied to the preparation of specific oligosaccharides and other glycoconjugates, as well as to the preparation of glycosidic libraries comprising mixtures of various oligosaccharides, including glycoconjugates, which can be screened for biological activity.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构建寡糖和其他糖蛋白的方法。揭示了在单步溶液中形成多个糖苷键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了发现的含有异构亚磺酰基和亲核官能团的糖苷残基的相对反应性可以被控制的特性。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利用激活的异构糖亚磺酰基的反应性,用于形成糖苷键的固相方法。所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特定寡糖和其他糖蛋白的制备,以及制备包含各种寡糖的混合物的糖苷库,包括糖蛋白,可以用于生物活性筛选。
  • US5635612A
    申请人:——
    公开号:US5635612A
    公开(公告)日:1997-06-03
  • US5792839A
    申请人:——
    公开号:US5792839A
    公开(公告)日:1998-08-11
  • US5861492A
    申请人:——
    公开号:US5861492A
    公开(公告)日:1999-01-19
  • US6194393B1
    申请人:——
    公开号:US6194393B1
    公开(公告)日:2001-02-27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βS)-β-氨基-4-(4-羟基苯氧基)-3,5-二碘苯甲丙醇 (S)-(-)-7'-〔4(S)-(苄基)恶唑-2-基]-7-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2,2',3,3'-四氢-1,1-螺二氢茚 (S)-盐酸沙丁胺醇 (S)-3-(叔丁基)-4-(2,6-二甲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磷杂环戊二烯 (S)-2,2'-双[双(3,5-三氟甲基苯基)膦基]-4,4',6,6'-四甲氧基联苯 (S)-1-[3,5-双(三氟甲基)苯基]-3-[1-(二甲基氨基)-3-甲基丁烷-2-基]硫脲 (R)富马酸托特罗定 (R)-(-)-盐酸尼古地平 (R)-(+)-7-双(3,5-二叔丁基苯基)膦基7''-[((6-甲基吡啶-2-基甲基)氨基]-2,2'',3,3''-四氢-1,1''-螺双茚满 (R)-3-(叔丁基)-4-(2,6-二苯氧基苯基)-2,3-二氢苯并[d][1,3]氧杂磷杂环戊烯 (R)-2-[((二苯基膦基)甲基]吡咯烷 (N-(4-甲氧基苯基)-N-甲基-3-(1-哌啶基)丙-2-烯酰胺) (5-溴-2-羟基苯基)-4-氯苯甲酮 (5-溴-2-氯苯基)(4-羟基苯基)甲酮 (5-氧代-3-苯基-2,5-二氢-1,2,3,4-oxatriazol-3-鎓) (4S,5R)-4-甲基-5-苯基-1,2,3-氧代噻唑烷-2,2-二氧化物-3-羧酸叔丁酯 (4-溴苯基)-[2-氟-4-[6-[甲基(丙-2-烯基)氨基]己氧基]苯基]甲酮 (4-丁氧基苯甲基)三苯基溴化磷 (3aR,8aR)-(-)-4,4,8,8-四(3,5-二甲基苯基)四氢-2,2-二甲基-6-苯基-1,3-二氧戊环[4,5-e]二恶唑磷 (2Z)-3-[[(4-氯苯基)氨基]-2-氰基丙烯酸乙酯 (2S,3S,5S)-5-(叔丁氧基甲酰氨基)-2-(N-5-噻唑基-甲氧羰基)氨基-1,6-二苯基-3-羟基己烷 (2S,2''S,3S,3''S)-3,3''-二叔丁基-4,4''-双(2,6-二甲氧基苯基)-2,2'',3,3''-四氢-2,2''-联苯并[d][1,3]氧杂磷杂戊环 (2S)-(-)-2-{[[[[3,5-双(氟代甲基)苯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基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S)-2-[[[[[[((1R,2R)-2-氨基环己基]氨基]硫代甲基]氨基]-N-(二苯甲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2-硝基苯基)磷酸三酰胺 (2,6-二氯苯基)乙酰氯 (2,3-二甲氧基-5-甲基苯基)硼酸 (1S,2S,3S,5S)-5-叠氮基-3-(苯基甲氧基)-2-[(苯基甲氧基)甲基]环戊醇 (1-(4-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1-(3-溴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氯苯基)环丁基)甲胺盐酸盐 (1-(2-氟苯基)环丙基)甲胺盐酸盐 (-)-去甲基西布曲明 龙胆酸钠 龙胆酸叔丁酯 龙胆酸 龙胆紫 龙胆紫 齐达帕胺 齐诺康唑 齐洛呋胺 齐墩果-12-烯[2,3-c][1,2,5]恶二唑-28-酸苯甲酯 齐培丙醇 齐咪苯 齐仑太尔 黑染料 黄酮,5-氨基-6-羟基-(5CI) 黄酮,6-氨基-3-羟基-(6CI) 黄蜡,合成物 黄草灵钾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