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Alizarinsulfonate | 130-22-3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Alizarinsulfonate
英文别名
sodium;3,4-dihydroxy-9,10-dioxoanthracene-2-sulfonic acid
Alizarinsulfonate化学式
CAS
130-22-3
化学式
C14H8NaO7S+
mdl
MFCD00013049
分子量
343.27
InChiKey
HFVAFDPGUJEFBQ-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物化性质

  • 熔点:
    >250°C
  • 沸点:
    287-289°C
  • 溶解度:
    水中的溶解度为1mg/mL
  • 最大波长(λmax):
    556nm, 596nm, 423nm, 546nm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2.79
  • 重原子数:
    23
  • 可旋转键数:
    1
  • 环数:
    3.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0
  • 拓扑面积:
    137
  • 氢给体数:
    3
  • 氢受体数:
    7

安全信息

  • TSCA:
    Yes
  • 危险品标志:
    Xi
  • 安全说明:
    S26,S36
  • 危险类别码:
    R36/37/38
  • WGK Germany:
    3
  • 海关编码:
    2914400090
  • 危险品运输编号:
    NONH for all modes of transport
  • RTECS号:
    CB1095300
  • 危险性防范说明:
    P261,P305+P351+P338
  • 危险性描述:
    H315,H319,H335

SDS

SDS:10d361e052ea2e7e9d8356fe2723a7e8
查看

制备方法与用途

使用历史

1869年,德国化学家卡尔·格雷贝和卡尔·里伯曼从煤焦油中提炼出了,并通过氧化和碱熔合制成了茜素红。这一过程使茜素红成为首个被人工合成的天然染料,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植物染料行业。茜素红不仅能够大规模生产,而且价格便宜,迅速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商业需求,导致天然茜素红的需求大幅下降,欧洲大片的草田被迫改种其他作物。

如今,茜素红仍然被用作织物染料,但在众多人工染料的竞争下,它的地位已经大不如前。从欧洲草根部提取的茜素红曾被用作食品添加剂着色剂,但因研究发现其存在致癌风险,已被日本和欧美国家禁止使用。目前,商用茜素红主要用于织物染色、制作“深红”(madder lake)绘画颜料以及进行成骨细胞茜素红染色实验。

制备

一种溶性茜素红S的制备方法如下:

  1. 在10000毫升三口烧瓶中加入2500克发烟硫酸(20% SO3重量百分比),在常温下边搅拌边加入1000克茜素粉末,约需30分钟加完。将反应温度升至42℃并在110℃加热4-5小时。

  2. 反应完毕后,将产物加入10升中,过滤沉淀物(微量),将滤液在40℃下加入氯化钠进行盐析。冷却并放置过夜后,再进行过滤,并用1000毫升10%氯化钠溶液洗涤,最终得到约4050克糊状物。

  3. 最后去除其中的食盐等杂质,并用乙醇乙醚洗涤、干燥,得到茜素红S

毒性

茜素红S在浓度为400 mg/L时96小时死亡率为零;当浓度达到900 mg/L时,在72小时内所有扁吻鱼幼鱼全部死亡。另外,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4小时788 mg/L、48小时718 mg/L、72小时651 mg/L、96小时618 mg/L;其安全质量浓度为179 mg/L。这表明茜素红S对扁吻鱼幼鱼的毒性较低,适合作为其标记放流使用。实际操作中建议选用浓度在179-400 mg/L之间作为标记物,以确保存活率的同时取得较好的标记效果。

用途

茜素红S主要用于粗纺、精纺、地毯和毛毯中的拼色染料;也用于生化研究领域;此外还作为一种酸碱指示剂,pH值3.7~5.2时呈黄色,在加盐酸后变为橙黄色,加入氢氧化钠后变成蓝色。其溶液在氨水中呈紫色,主要用于测定化物、显微染色和神经组织的活体染色等实验中。

同类化合物

齐斯托醌 黄决明素 马普替林相关物质D 马普替林杂质E(N-甲基马普替林) 马普替林杂质D 马普替林D3 马普替林 颜料黄199 颜料黄147 颜料黄123 颜料黄108 颜料红89 颜料红85 颜料红251 颜料红177 颜料紫27 顺式-1-(9-蒽基)-2-硝基乙烯 阿美蒽醌 阳离子蓝FGL 阳离子蓝3RL 长蠕孢素 镁蒽四氢呋喃络合物 镁蒽 锈色洋地黄醌醇 锂钠2-[[4-[[3-[(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1-蒽基)氨基]-2,2-二甲基-丙基]氨基]-6-氯-1,3,5-三嗪-2-基]氨基]苯-1,4-二磺酸酯 锂胭脂红 链蠕孢素 铷离子载体I 铝洋红 铂(2+)二氯化1-({2-[(2-氨基乙基)氨基]乙基}氨基)蒽-9,10-二酮(1:1) 钾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alpha-(丙烯酰氨基)-[4-[[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苯氧基]甲苯磺酸盐 钠[[3-[[4-(环己基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1-氧代丙基]氨基]苯磺酸盐 钠[3-[[9,10-二氢-4-(异丙基氨基)-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丁基]苯磺酸盐 钠6,11-二氧代-6,11-二氢-1H-蒽并[1,2-d][1,2,3]三唑-4-磺酸酯 钠4-({4-[乙酰基(乙基)氨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2-[(4-氨基-9,10-二氧代-3-磺基-9,10-二氢-1-蒽基)氨基]-4-{[2-(磺基氧基)乙基]磺酰基}苯甲酸酯 钠1-氨基-9,10-二氢-4-[[4-(1,1-二甲基乙基)-2-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钠1-氨基-4-[(3-{[(4-甲基苯基)磺酰基]氨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3,4-二甲基苯基)氨基]-9,10-二氧代-9,10-二氢-2-蒽磺酸酯 钠1-氨基-4-(1,3-苯并噻唑-2-基硫基)-9,10-二氧代蒽-2-磺酸盐 醌茜隐色体 醌茜素 酸性蓝P-RLS 酸性蓝41 酸性蓝27 酸性蓝127:1 酸性紫48 酸性紫43 酸性兰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