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物质呈现橙红色粉状,微溶于冷水,在热水中会变成棕黄色。它难溶于乙醇,且呈现出黄橄榄棕色。在浓酸环境中显现出红色,稀释后则变为桔黄色。与氢氧化钠反应后水溶液呈紫蓝色。对金属的敏感性较低,在染色过程中表现良好。其在80℃水中溶解度为100g/L。
用途主要用于羊毛的毛条、毛线和毛毯的染色,也可用于蚕丝和锦纶的染色,建议采用后媒法进行处理。经乙酸铬预处理后的羊毛织物可以直接印花,该产品还可用于皮革染色及作为颜料使用。它是酸性媒介染料中较为鲜艳明亮的一种品种,匀染性能优良,但染浅色时日晒牢度较差,一般适用于中等以上的蓝色或与酸性媒介深黄 GG、桃红 3BM、灰 BS 等拼色。
用途主要应用于毛条、毛线以及其他毛织物的染色,特别适合地毯的染制。
生产方法由2-羟基-3-甲苯甲酸与2,6-二氯苯甲缩合而成,再通过氧化和碱熔过程进行处理。最终产品为橙红色均匀粉末状物质,色光标准接近纯蓝或红光藏青,强度值在100±3(分)之间,水分含量小于5%,不溶于水的杂质含量不超过1%,细度符合要求(通过80目筛余物含量不超过5%)。在羊毛织物上的染色坚牢度测试结果为:日晒、皂洗、碳化和干摩擦均为4级,水浸和汗浸等条件下的牢度为5级,煮呢和熨烫的牢度则为4-5级。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主要原料包括2,6-二氯苯甲醛(290kg/t)、2-羟基-3-甲基苯甲酸(560kg/t)、纯碱(75kg/t)、烧碱(30kg/t)和碳酸氢钠(255k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