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系列10,10'-双(2-(Ñ -alkylphenothiazine -3-基)乙烯基)-9,9'-联蒽化合物(PVBAn,Ñ = 2,8,12和16),用不同长度ñ -设计并合成了烷基链以系统地研究链长对其固态荧光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化合物在溶液和固态下均发出强荧光。它们的发射波长也受溶剂极性的强烈影响,表明分子内电荷转移(ICT)跃迁。有趣的是,PVBAn固体的荧光发射和磨削引起的光谱偏移与烷基长度有关。PVBA2在机械力刺激下显示出最小的荧光和吸收光谱位移。具有更长烷基链的同系物在研磨后表现出相似的机械致变色行为和更大的荧光对比度。此外,磨碎的固体PVBA16的荧光发射可以在室温下恢复,但是其他化合物需要高温才能恢复荧光。差示扫描量热法实验表明,冷结晶温度差是热恢复行为的原因。这项工作证明了通过结合化学结构的简单变化和外部刺激下聚集体形态的物理变化来调节荧光有机化合物的固态光学性能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