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3-Methyl-2-phthalimidyl pentanoyl chloride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3-Methyl-2-phthalimidyl pentanoyl chloride
英文别名
2-(1,3-Dioxoisoindol-2-yl)-3-methylpentanoyl chloride
3-Methyl-2-phthalimidyl pentanoyl chloride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14H14ClNO3
mdl
——
分子量
279.723
InChiKey
XKBISUNTQAWJAH-UHFFFAOY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3.2
  • 重原子数:
    19
  • 可旋转键数:
    4
  • 环数:
    2.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36
  • 拓扑面积:
    54.4
  • 氢给体数:
    0
  • 氢受体数:
    3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3-Methyl-2-phthalimidyl pentanoyl chloride 在 3-hydroxy quinuclidine 、 copper diacetate 、 Selectfluor 、 三乙胺 、 silver carbonate 作用下, 以 甲苯乙腈 为溶剂, 反应 9.0h, 生成 2-phthalimido-2-fluoro-3-methyl-N-(pyridin-2-yl)pentanamide
    参考文献:
    名称:
    铜(II)催化α-C(sp 3)–H直接氟化配位合成α-氟代α-氨基酸季铵盐衍生物
    摘要:
    已经开发了一种配位的,铜催化的直接α-C(sp 3)-H氟化方法来制备重要的季铵化α-氟化α-氨基酸衍生物。提出了一种Cu(II)催化SET氧化加成机理,涉及一种关键的氟化物偶联的Cu(II)电荷转移配合物。该方案可以耐受多种α-氨基酸,为此,辅助基团可以高产率去除,并可以直接制备具有可分离的,单一的绝对绝对构型的目标化合物的二肽衍生物。
    DOI:
    10.1021/acs.orglett.8b03044
  • 作为产物:
    描述:
    参考文献:
    名称:
    新型 N-α-氨基酸间隔基偶联邻苯二甲酰亚胺-三嗪衍生物:合成、抗菌和分子对接研究
    摘要:
    为了设计和开发新型抗菌剂,合成了一系列基于邻苯二甲酰亚胺-三嗪的衍生物 ( 6a-6e ),并对其潜在抗菌活性进行了表征和评估。这些化合物是通过6-苯基-1,3,5-三嗪-2,4-二胺与含有脂肪族氨基酸的邻苯二甲酰亚胺部分反应制备的。合成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是通过各种表征技术进行的,例如 FT-IR、1 H 和13 C-NMR 以及质谱。结构确认后,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对两株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抗菌筛选) 和两株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肠炎沙门氏菌)。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6d对所有受试微生物菌株的活性最强,MIC值为1.25 µg/µl。合成的化合物对接到大肠杆菌-DNA 促旋酶 B 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结合位点–DNA 促旋酶复合物,探索它们的理论结合模式以及这些配体与这两个靶标的可能相互作用。对接研究显示了氢键和疏水相互作用作为与目标的关键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基于
    DOI:
    10.1007/s00726-023-03232-1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Amino Acid Conjugates of Aminothiazole and Aminopyridine as Potential Anticancer Agents: Synthesis, Molecular Docking and in vitro Evaluation
    作者:Shagufta Naz、Fawad Ali Shah、Humaira Nadeem、Sadia Sarwar、Zhen Tan、Muhammad Imran、Tahir Ali、Jing Bo Li、Shupeng Li
    DOI:10.2147/dddt.s297013
    日期:——
    antioxidant and anticancer potential of synthesized compounds. Redox imbalance and oxidative stress are hallmarks of cancer, therefore, synthesized compounds were preliminarily screened for their antioxidant activity using DPPH assay, and further five derivatives S3b, S3c, S4c, S5b, and S6c, with significant antioxidant potential, were selected for investigation of in vitro anticancer potential. The cytotoxic
    目的:对现有抗癌药物产生耐药性正日益成为一个重大挑战,新的化学实体可能会被发现以弥补这种治疗失败。目前的研究证明了 2-氨基噻唑 [ S3 ( ad ) 和S5 ( ad )] 和 2-氨基吡啶 [ S4 ( ad ) 和S6 ( ad )] 衍生物的合成,可以靶向与癌症发展有关的多个细胞网络。 方法:进行生物学测定以研究合成化合物的抗氧化和抗癌潜力。氧化还原失衡和氧化应激是癌症的标志,因此,通过DPPH测定初步筛选了合成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并进一步选择了具有显着抗氧化潜力的五种衍生物S3b、S3c、S4c、S5b和S6c进行研究。体外抗癌潜力。针对亲本 (A2780) 和顺铂耐药 (A2780CISR) 卵巢癌细胞系评估细胞毒性活性。此外,进行活性化合物的分子对接研究以确定结合亲和力。 结果:结果显示,与亲本细胞相比,S3c、S5b和S6c在顺铂耐药细胞系中的耐药因子 (RF) 和 IC
  • Synthesis and Study of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Containing Amino acid moieties as Anticancer Agent
    作者:Ali H. Samir、Ruwaidah S. Saeed、Fadhel S. Matty
    DOI:10.13005/ojc/340131
    日期:2018.2.28
    Elemental analysis (CHN), UV-Vis Spectroscop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tibacterial activity were screened via two kinds of bacteria. Also, anticancer activity were examined for most of the modified polyvinyl alcohol.
    苹果酸邻苯二甲酸酐,硝基邻苯二甲酸酐,2-苯基-4H-苯并[d] [1,3]恶嗪-4-酮,2-的反应合成了一系列新的邻苯二甲酰亚胺化合物[3-7] ai。 (4-硝基苯基)-4H-苯并[d] [1,3]恶嗪-4-酮,具有不同的氨基酸,如甘酸,丙酸,缬酸,亮酸,异亮氨酸丝氨酸,苏酸,酪氨酸和苯丙酸[1] ai融合条件。化合物[3-7] ai在苯存在下与SOCl2反应生成化合物[8-12] ai。通过使用二甲基甲酰胺使PVA与化合物[812] ai反应获得聚乙烯醇化学改性,得到化合物[13-17] ai。合成化合物的结构通过其分析和光谱数据表征,例如红外光谱,1H,13C-NMR,元素分析(CHN),紫外-可见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通过两种细菌筛选抗菌活性。同样,对大多数改性聚乙烯醇的抗癌活性进行了研究。
查看更多

同类化合物

(甲基3-(二甲基氨基)-2-苯基-2H-azirene-2-羧酸乙酯) (±)-盐酸氯吡格雷 (±)-丙酰肉碱氯化物 (d(CH2)51,Tyr(Me)2,Arg8)-血管加压素 (S)-(+)-α-氨基-4-羧基-2-甲基苯乙酸 (S)-阿拉考特盐酸盐 (S)-赖诺普利-d5钠 (S)-2-氨基-5-氧代己酸,氢溴酸盐 (S)-2-[[[(1R,2R)-2-[[[3,5-双(叔丁基)-2-羟基苯基]亚甲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苄基-N,3,3-三甲基丁酰胺 (S)-2-[3-[(1R,2R)-2-(二丙基氨基)环己基]硫脲基]-N-异丙基-3,3-二甲基丁酰胺 (S)-1-(4-氨基氧基乙酰胺基苄基)乙二胺四乙酸 (S)-1-[N-[3-苯基-1-[(苯基甲氧基)羰基]丙基]-L-丙氨酰基]-L-脯氨酸 (R)-乙基N-甲酰基-N-(1-苯乙基)甘氨酸 (R)-丙酰肉碱-d3氯化物 (R)-4-N-Cbz-哌嗪-2-甲酸甲酯 (R)-3-氨基-2-苄基丙酸盐酸盐 (R)-1-(3-溴-2-甲基-1-氧丙基)-L-脯氨酸 (N-[(苄氧基)羰基]丙氨酰-N〜5〜-(diaminomethylidene)鸟氨酸) (6-氯-2-吲哚基甲基)乙酰氨基丙二酸二乙酯 (4R)-N-亚硝基噻唑烷-4-羧酸 (3R)-1-噻-4-氮杂螺[4.4]壬烷-3-羧酸 (3-硝基-1H-1,2,4-三唑-1-基)乙酸乙酯 (2S,4R)-Boc-4-环己基-吡咯烷-2-羧酸 (2S,3S,5S)-2-氨基-3-羟基-1,6-二苯己烷-5-N-氨基甲酰基-L-缬氨酸 (2S,3S)-3-((S)-1-((1-(4-氟苯基)-1H-1,2,3-三唑-4-基)-甲基氨基)-1-氧-3-(噻唑-4-基)丙-2-基氨基甲酰基)-环氧乙烷-2-羧酸 (2S)-2,6-二氨基-N-[4-(5-氟-1,3-苯并噻唑-2-基)-2-甲基苯基]己酰胺二盐酸盐 (2S)-2-氨基-N,3,3-三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苯基甲基)丁酰胺, (2S)-2-氨基-3,3-二甲基-N-2-吡啶基丁酰胺 (2S,4R)-1-((S)-2-氨基-3,3-二甲基丁酰基)-4-羟基-N-(4-(4-甲基噻唑-5-基)苄基)吡咯烷-2-甲酰胺盐酸盐 (2R,3'S)苯那普利叔丁基酯d5 (2R)-2-氨基-3,3-二甲基-N-(苯甲基)丁酰胺 (2-氯丙烯基)草酰氯 (1S,3S,5S)-2-Boc-2-氮杂双环[3.1.0]己烷-3-羧酸 (1R,5R,6R)-5-(1-乙基丙氧基)-7-氧杂双环[4.1.0]庚-3-烯-3-羧酸乙基酯 (1R,4R,5S,6R)-4-氨基-2-氧杂双环[3.1.0]己烷-4,6-二羧酸 齐特巴坦 齐德巴坦钠盐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苯基甲基酯,(2a,3a)- 齐墩果-12-烯-28-酸,2,3-二羟基-,羧基甲基酯,(2a,3b)-(9CI) 黄酮-8-乙酸二甲氨基乙基酯 黄荧菌素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1-6) 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 (1-5) 酰肼 黄体瑞林 麦醇溶蛋白 麦角硫因 麦芽聚糖六乙酸酯 麦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