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熵化学
数据库官网
小程序
打开微信扫一扫
首页 分子通 化学资讯 化学百科 反应查询 关于我们
请输入关键词

29-hydroxy-20-oxo-30-norlupan-28-oic acid

中文名称
——
中文别名
——
英文名称
29-hydroxy-20-oxo-30-norlupan-28-oic acid
英文别名
(1R,3aS,5aR,5bR,7aR,11aR,11bR,13aR,13bS)-1-(2-hydroxyacetyl)-5a,5b,8,8,11a-pentamethyl-9-oxo-2,3,4,5,6,7,7a,10,11,11b,12,13,13a,13b-tetradecahydro-1H-cyclopenta[a]chrysene-3a-carboxylic acid
29-hydroxy-20-oxo-30-norlupan-28-oic acid化学式
CAS
——
化学式
C29H44O5
mdl
——
分子量
472.665
InChiKey
LMMXKTCZWLXJCH-APJSBJJISA-N
BEILSTEIN
——
EINECS
——
  • 物化性质
  • 计算性质
  • ADMET
  • 安全信息
  • SDS
  • 制备方法与用途
  • 上下游信息
  • 反应信息
  • 文献信息
  • 表征谱图
  • 同类化合物
  • 相关功能分类
  • 相关结构分类

计算性质

  • 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
    5.2
  • 重原子数:
    34
  • 可旋转键数:
    3
  • 环数:
    5.0
  • sp3杂化的碳原子比例:
    0.9
  • 拓扑面积:
    91.7
  • 氢给体数:
    2
  • 氢受体数:
    5

上下游信息

  • 上游原料
    中文名称 英文名称 CAS号 化学式 分子量

反应信息

  • 作为反应物:
    描述:
    苯肼29-hydroxy-20-oxo-30-norlupan-28-oic acid溶剂黄146 作用下, 以89%的产率得到[3,2b]indolo-29-hydroxy-20-oxo-30-norlupan-28-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2,3-吲哚贝酸的结构修饰: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
    摘要:
    通过修饰丁二酸的C2,C3,C20和C28位置,获得了一系列十九个含氮的羽扇豆三萜类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作为我们先前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将2,3-吲哚-布丁酸用作主要模板,对C-(28)-羧基进行不同的修饰,以获得氰基-,甲基氰基乙氧基-,炔丙基氧基-和羧酰胺衍生物。通过对丁二酸进行臭氧分解,然后进行费歇尔吲哚化反应,合成了2,3-吲哚-丁二酸的20-羟基和29-羟基-20-羰基-30-正类似物。为了比较稠合的吲哚或七元A环对抑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在C28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卢潘烷A-氮杂环庚烷酮。结构-活性关系表明,当2,3-吲哚-贝多酸的羧酸基团转化为相应的酰胺时,酶的抑制活性急剧增加(高达4730倍)。因此,甘氨酸酰胺和L-苯丙氨酸酰胺的IC50值分别为0.04和0.05μM。该研究还表明,2,3-吲哚-铂酸的活性是母体三萜类化合物的4.5倍,IC50为0.4
    DOI:
    10.1016/j.bioorg.2019.102957
  • 作为产物:
    描述:
    路路通酸臭氧 作用下, 以 二氯甲烷 为溶剂, 以75%的产率得到3,20-dioxo-30-norlupan-28-oic acid
    参考文献:
    名称:
    2,3-吲哚贝酸的结构修饰:高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
    摘要:
    通过修饰丁二酸的C2,C3,C20和C28位置,获得了一系列十九个含氮的羽扇豆三萜类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作为我们先前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将2,3-吲哚-布丁酸用作主要模板,对C-(28)-羧基进行不同的修饰,以获得氰基-,甲基氰基乙氧基-,炔丙基氧基-和羧酰胺衍生物。通过对丁二酸进行臭氧分解,然后进行费歇尔吲哚化反应,合成了2,3-吲哚-丁二酸的20-羟基和29-羟基-20-羰基-30-正类似物。为了比较稠合的吲哚或七元A环对抑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在C28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卢潘烷A-氮杂环庚烷酮。结构-活性关系表明,当2,3-吲哚-贝多酸的羧酸基团转化为相应的酰胺时,酶的抑制活性急剧增加(高达4730倍)。因此,甘氨酸酰胺和L-苯丙氨酸酰胺的IC50值分别为0.04和0.05μM。该研究还表明,2,3-吲哚-铂酸的活性是母体三萜类化合物的4.5倍,IC50为0.4
    DOI:
    10.1016/j.bioorg.2019.102957
点击查看最新优质反应信息

文献信息

  • Structural modifications of 2,3-indolobetulinic acid: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highly potent α-glucosidase inhibitors
    作者:Elmira F. Khusnutdinova、Anastasiya V. Petrova、Ha Nguyen Thi Thu、Anh Le Thi Tu、Tra Nguyen Thanh、Cham Ba Thi、Denis A. Babkov、Oxana B. Kazakova
    DOI:10.1016/j.bioorg.2019.102957
    日期:2019.7
    betulonic acid and their α-glucosidase inhibiting activity was investigated. Being a leader compound from our previous study, 2,3-indolo-betulinic acid was used as the main template for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at C-(28)-carboxyl group to obtain cyano-, methylcyanoethoxy-, propargyloxy- and carboxamide derivatives. 20-Oxo- and 29-hydroxy-20-oxo-30-nor-analogues of 2,3-indolo-betulinic acid were synthesized
    通过修饰丁二酸的C2,C3,C20和C28位置,获得了一系列十九个含氮的羽扇豆三萜类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作为我们先前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将2,3-吲哚-布丁酸用作主要模板,对C-(28)-羧基进行不同的修饰,以获得氰基-,甲基氰基乙氧基-,炔丙基氧基-和羧酰胺衍生物。通过对丁二酸进行臭氧分解,然后进行费歇尔吲哚化反应,合成了2,3-吲哚-丁二酸的20-羟基和29-羟基-20-羰基-30-正类似物。为了比较稠合的吲哚或七元A环对抑制活性的影响,合成了在C28处具有不同取代基的卢潘烷A-氮杂环庚烷酮。结构-活性关系表明,当2,3-吲哚-贝多酸的羧酸基团转化为相应的酰胺时,酶的抑制活性急剧增加(高达4730倍)。因此,甘氨酸酰胺和L-苯丙氨酸酰胺的IC50值分别为0.04和0.05μM。该研究还表明,2,3-吲哚-铂酸的活性是母体三萜类化合物的4.5倍,IC50为0.4
查看更多